English

谈历史感

2009-01-3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北京大学教授 叶朗 我有话说
李岚清同志的《突围》这本书,用温厚、纯净、平和的语调,回忆和论述了我国对外开放初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这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也是很有趣味的书。我谈一点最突出的感受。

最突出的感受,就是这本书有一种很浓的历史感。我想了一下,这种历史感包含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这本书生动展现了对外开放

艰难起步时期(主要是1984年之前)的历史面貌。作者根据他的亲身经历,亲见亲闻,实际参与,又作了实地考察,查阅大量文献档案资料,真实地、准确地、生动地再现了那段历史,重点阐述了创办经济特区、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利用外资举办中外合资企业、利用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实施外贸体制改革等历史过程。很多事情一般读者是不知道的。我举个例子。我在北大工作。北大的王选院士带领的团队研发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我是知道的,这是北大的骄傲。但是我读了这本书才知道,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发,是一个在引进中超越的自主创新的过程。这是一个在中央领导同志直接关怀和支持下研发成功的项目。这里包括指导思想、下拨资金、科研单位整合、科研单位和制造单位结合、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结合、出口市场的调查等等。当时担任“国家进出口委”副主任兼秘书长的江泽民同志为此写了一份报告,报谷牧副总理。谷牧副总理以及国务院其他领导同志都作了批示。就在“国家进出口委”的支持下,自主创新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诞生了。方毅副总理又把激光排版的样书直接送给邓小平同志。邓小平同志又作了重要批示。正是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关心下,汉字激光照排系统顺利实现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产业。像这样一些事实,看起来是历史的细节,实际上包含有丰富的内涵,可以给读者多方面的启示。

第二个层面,这本书在展现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的同时,十分注意总结和提取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对外开放初期这段历史的经验教训是什么呢?我读了这本书,体会主要有三点。第一,是作者所说的,“对外开放,国则兴,闭关自守,国则衰”。用小平同志的话,就是:“不改革开放,死路一条!”第二,也是作者所说的,“对外开放每迈出一步,都要突破重重阻力,打破许多条条框框,是很不容易的,甚至还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和风险”。第三,要冲破阻力,思想必须解放。思想不解放,寸步难行。“正是邓小平同志带领大家突破‘左’的思想禁锢,”“才‘杀开一条血路’,开辟了一个对外开放的新时代”。作者在书中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说明了这三点经验教训。很多在今天大家看得很平常的事,当年迈出第一步是何等的艰难!就拿创办“经济特区”来说,极左思潮的干扰十分严重。当时指责特区的议论很多。很多大帽子压下来,说特区是搞资本主义,是“殖民地”、“租界”,甚至说深圳特区就剩下一面五星红旗是红色的了。这给特区建设者的压力之沉重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形势下,邓小平同志顶住这种压力,一再出来说话,一再强调,“特区姓‘社’不姓‘资’”,“坚持对外开放政策,这个不能变。要变,只能是越变越开放。”建合资饭店也是如此。今天看来很平常,可是当时建“建国饭店”、“兆龙饭店”,也是阻力很大,有人上纲上线甚至把建合资饭店说成是“卖国主义”。也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出面顶住压力,冲破阻力,使这些工程得以顺利进展。回顾这段历史,我想在每个读者心中都会再一次升起对邓小平同志的无限的敬意。

改革开放30年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记取。今天我们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仍然会遇到观念和体制方面的重重阻力,仍然需要解放思想。

第三个层面,这本书展现了对外开放起步阶段这段历史的“意义”。当代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说:“历史理解的真正对象不是事件,而是事件的‘意义’。”这就是说,历史研究不仅限于展示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也不仅限于总结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历史研究的最高兴趣是在于理解历史事件的“意义”。所以历史研究不能限于回忆。历史当然要回忆,但简单的回忆还不是历史。正因为如此,所以研究历史要如本书作者所说,“需要拉开一定的距离”。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事件的内涵和意蕴会更加清晰地显露出来,这就是为什么要拉开一定的距离。距离有助于提升和强化对历史事件的理解。黑格尔说过,同一句格言,年轻人说出来和老年人说出来,内涵是不一样的。就是因为老年人有丰富的阅历,他对格言的理解要比年轻人的理解丰富得多,深刻得多。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也是如此。

那么对外开放最初阶段这种种事件的“意义”何在呢?照我读这本书的体会,就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以及当时在中央担负决策责任的领导同志,还有千千万万在改革开放第一线参加实践的干部和群众,他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夙兴夜寐、心急如焚、不怕吃苦、不怕失败、不怕担风险、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献身精神。我们读邓小平同志的讲话,特别是他的南方讲话,总感到这些讲话有一种历史感,有一种崇高感,就是因为这些讲话充分体现了这种为中华民族复兴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岚清同志这本书也浸透了这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那段历史(当然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的灵魂,这种精神就是作者描绘、论述的那段历史的“意义”。这本书,除了告诉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那段历史的真实面貌,除了告诉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那段历史的经验教训,更重要的是要使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感受和理解那段历史的意义,就是感受和理解邓小平同志的这种精神,感受和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这种精神,感受和理解千千万万为改革开放事业开拓奋进的干部和群众的这种精神。有哲学家认为,历史研究的最高目标是追寻人的存在的意义。如果依照这个说法,我想,中国现代和当代的任何阶段的历史,它的意义最终都是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现代和当代的任何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最终都在于千百万群众(包括领袖人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它的意义就在于此。

以上是我理解的历史感的三个层面。

我认为,这样一本充满了历史感的书,就有一种流动的气韵,能够释放出无穷的意味。它能引导读者进到历史过程的内部去理解,去感受,从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我在开头提到这本书的温厚、纯净、平和的语调。我读岚清同志写的《音乐笔谈》等几本书,也一再感受到这种语调。为什么要谈语调?因为语调很重要。一本书的语调,体现作者的人生经历,体现作者的文化修养,说到底就是体现作者的精神境界。中国古人说,文如其人。西方学者说,风格就是人。巴尔扎克说,看一个人拿拐杖的姿势,就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也可以说,看一本书的语调,就可以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岚清同志写书的这种温厚、纯净、平和的语调,体现作者丰富的人生经历,体现作者深厚的文化修养,最终体现作者的高远的精神境界。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一个人进入年老时期,不仅不是意味着从生活中退出,相反还可以使自己的人生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因为年老时期的生命体变得比任何时期都更为完整无缺和成熟圆满,因为童年、少年、青年和壮年的生命力都在年老时合成一体,造成人的生命力空前未有的旺盛状态。所以年老时期是人生的高潮。另方面,人在年轻时追求有光芒、有亮度,到了年老时期,可能产生一个升华,“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进入一个平静、平淡、平和的境界。岚清同志的书的温厚、纯净、平和的语调,正体现了这种精神境界,也就是既有旺盛的生命力、创造力,同时又有精神的平静、安宁的境界。这是炉火纯青的境界。我读岚清同志的书,感触最深的一个是前面所说的历史感,再一个就是他的书所体现的这种平静、平淡、平和的境界,这种炉火纯青的境界。就我个人来说,这是我向往的境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