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芜湖“医药分开”改革毕现创新活力

2009-02-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陈续 我有话说

本报合肥1月31日电(记者李陈续)“‘医药分开’经过一年的运行,在解决药价虚高问题上取得的效果,可以令人满意”――在2008年1月正式投入运行的安徽芜湖市“医疗机构药品管理中心”喜逢“周岁”,面对着由一摞摞报表和一组组数字构成的“成长记录”,无论是当初的设计者、实施者,还是直接验证者――广

大患者都给予比较满意的评价。

作为芜湖医药分开创新模式的标志,全国第一家实质性医药分开专门机构――芜湖市医疗机构药品管理中心(本报2008年1月6日曾报道),从运行的第一天就受政府委托,全面接收了市属8家参加“医药分开”改革公立医院的药品购销权以及药剂人员的人事、工资等关系,把医院药房改为药管中心下属的药品调配中心,取代了过去医院经营药品的所有职责。因此,芜湖的医药分开在全国众多的改革尝试中,被国家有关部门和专家评价为“机构、人员和利益‘三个完全分开’。”

“解决药价虚高的民生难题,关键在走出以药养医的误区;而实现以药养医的利益分割,关键是政府责任落实到位。”芜湖市委书记、时任市长的陈树隆这样阐明芜湖“医药分开”制度设计的初衷。

为了把政府责任落实到位,芜湖市建立了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保障机制,买下了五笔“大单”:一是从2008年开始,连续5年政府每年投入不低于5000万元,支持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将8家公立医院近1500名离退休人员全部剥离进社保,原每年近4000万元事业费不减;三是改医保病人费用后付制为预付制,按上年同期医保费用预付80%给医院,缓解医院资金压力;四是安排2500万元无息借款,帮助8家医院偿还药款欠账;五是医院原药剂人员划转后,工资、福利等由市财政定额拨付。

“现在药品价格不像过去那样高了”――医药分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药价虚高,统计显示,芜湖8家医疗机构2008年共销售药品2.44亿元,全年直接让利患者达1200万元。从去年4月下旬开始,药管中心在对一季度8家医院门诊用药量排名前20名的药品进行统计分析后,挑选出31个影响大的品种再次进行降价,其中部分品种降价幅度达到10%,加上原已降价的5%,实际上已达到零差价销售。而在2009年度8家公立医院所需基本药品招标采购中,中标的2055种药品,其中标价与基本限价相比,综合降价幅度达31.4%,按2008年全市8家公立医院药品实际采购金额匡算,预计节约资金6000万元左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