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弘扬民族魂魄 提倡创新精神

2009-02-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前宽 我有话说
今年是建国60周年,一大批革命历史题材都将争相亮相,在这个时候,探究历史上的经典影片为何久映不衰?我们不难发现:高科技再发达,现代包装再丰富,有些东西都是不能丢弃的。在今天我仍然要说――

回眸中国电影史,一条醒目的红线贯穿中国电影的百年

史册――这条红线就是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怀,就是努力表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勤劳勇敢的昂扬精神,就是集中体现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的凛然魂魄。

具备这些优秀品质的影片,深深印刻在广大观众心中,多少年过去,它们久映不衰。尽管现在看来,这些影片确实缺少高科技含量,也没有所谓的现代包装。然而,至今电影频道的播出记录中,这些影片仍然拥有高收视率。譬如,新中国诞生后的《白毛女》、《钢铁战士》、《平原游击队》、《南征北战》、《暴风骤雨》、《风暴》、《青春之歌》、《红旗谱》等。为什么这些影片让人耐看,引人深思,具有极强的魅力?在新中国建国60周年,一大批革命历史题材紧张制作时,这个问题非常值得研究。

20年前,我们接到《开国大典》的电影剧本时,好心的朋友曾经提醒我们:这可是个难拍的片子,那么多历史事件,那么多历史真人,集中在一部电影里同时出现,弄不好就是个大拼盘,那可就砸锅了。当时我们认为,难拍更具挑战性,克服了难点也许就能成就优点和个性。

现在有些创作者却不同了,他们认定只要弄个革命历史题材就已经占有优势,就能够获得支持,就有人保驾护航。我认为,题材只是一个前提,更多的是要创新,要用艺术角度来诠释作品,使影片生动好看,令人耳目一新。当然,一部令人难忘的影片,还应当把镜头聚焦在塑造人物鲜活的个性上。电影的魅力贵在真实,一个虚假的概念化的人物,观众是不会喜欢的。电影与文学一样,归根结底还是人学,不讲人学的电影是没有生命力的。

当年我拍《开国大典》时,把毛泽东与蒋介石放在同一个历史舞台上,力求真实可信地去塑造、刻画和表现他们。《开国大典》能受到海内外观众的认可,就是把握了历史风云中的关键人物。当时,这部影片并没有做更多的宣传造势,但仅在香港居然创造了连续放映143天的纪录,这一纪录至今还没有被打破。上映期间,报纸每天都有评说,认为这部影片不仅艺术上有诗情画意的浪漫追求,人物鲜活生动,而且有极大的信息量,有众多的侧面均可延伸成另一部影片,是多年来难得一见的佳作,影片找到了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电影样式,让观众看到了真实感人的银幕形象。

创作的实践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中国电影首先应该永远保持中国的魂魄,弘扬民族历史、人文内涵和中国风骨,这是中国电影的灵魂。我以为,无论过多少年,无论电影高科技怎样发达,有些东西是不能丢弃的,那就是深含在影片中的民族精神的魂魄。遗憾的是,有些很好的主旋律题材给糟蹋了,粗制滥造,毫无艺术独创性可言,难怪受到观众和媒体的批评。当然,也有个别舆论的偏见,好像只有表现所谓人性与爱才有艺术性。但是,我们可以坦率地说:拍好主旋律电影更需要深知中国的魂魄,更需要艺术的功力,这是不可小视的大课题。我们呼吁:艺术家们,应当调动一切艺术表现手段,创造出既让观众爱看,又让观众从美的娱悦中领悟思想内涵的厚重影片。电影是要让人欣赏的艺术产品,要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的构思和精良的制作去感染人。没有高水准的艺术性,再好的主题思想也是没有价值的。

今天的电影人是以创作精神产品为已任的文艺工作者,应有“国家意识”,在艺术实践中要标新立异,不断创新。改革开放30年来,从主旋律影片《孙中山》、《开国大典》和《大决战》等,到商业大片《英雄》、《赤壁》、《投名状》,到《集结号》、《梅兰芳》等商业化运作的战争片和文艺片等,都体现着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中国魂魄。

今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诞生60周年。中国电影人将会献上一大批好影片。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作品中,一定会出现众多令观众为之惊喜的绚丽多彩的精品,我们的银幕必将献给观众更多弘扬中国魂魄的富有艺术魅力的佳作。

(作者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