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规划纲要的一个重要战略要点张力

2009-02-0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国家正在研究制定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第一个国家层面的中长期教育规划,其中一个重要战略基点就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所谓人力资源强国,是指全体国民的人力资源实现充分开发、普遍提升、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并位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总结讲话

中提出我国要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并在2006年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和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多次重申这一战略要点,既是对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教育论述的重要继承,更是对新世纪新阶段国家教育战略思路的重大创新,为我国中长期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创造了初步条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全国99%人口所在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有了长足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有了不少突破性进展,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残疾人学生等就学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长期给予倾斜支持,大大促进了教育公平。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30年,是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支撑综合国力持续提升的30年。

目前,我国在世界上已成为劳动力和专门人才都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国家,其主要标志是,15岁及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超过8.5年和10.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全民教育监测报告中,我国处于前三分之一位次,随着“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仅就入学机会而言,我国已跻身于全球义务教育免费水平较高国家行列;在联合国开发署关于以入学率为核心指标的人类发展指数测评中,我国已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0.5,提升到2005年的0.777,在177个国家(地区)中排第81位。这些国际比较均说明,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已经处于发展中国家较好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为我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将巨大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创造了初步条件。

二、发达国家高强度支持教育发展的咄咄逼人态势,迫使我国必须尽快找准应对方略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竞争更加激烈,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重视并加快教育发展成为许多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特别是发达国家在形成人力资源强国集群的基础上,还在打造更有质量的教育体系。以经合发展组织30国为例,主要体现出四个特点。一是学龄人口与教育资源关系较为宽松,高中阶段教育近乎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高,从1998年平均48%提高到最近60%以上,也就是当我国加快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同期,发达国家纷纷迈入了“普及化”阶段,把发展中国家甩在更远;二是发达国家倡导全民终身学习理念,更加看重教育促进就业功能,如以学位学历学分互认为特点的欧盟“博洛尼亚进程”的启动,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数字化学习方式的兴起,从制度和技术不同层面为公众提供更多弹性学习的机会;三是发达国家普遍保持高强度教育经费投入,2005年经合发展组织成员国政府和社会的教育投入占GDP比重分别为5%和0.8%,大中小学每年生均教育经费分别为1.2万美元、7804美元和6252美元,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为人才竞争提供了可靠保障;四是充分发挥大学对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撑作用,加紧建设一流大学科研创新基地平台,确保在原始创新和专利技术等方面的传统优势,为知识经济不断注入新的动力,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近期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非但没有改变上述特点,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还凸显其中一些特点的空前重要性。

相比之下,我国自从世纪之交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以来,人均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的压力显得更大,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要靠教育来深度开发人力资源。但是,面对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遇到的严峻挑战,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面对人民群众对教育日益增长的强烈期待,我国教育还有许多不适应的问题,存在很多矛盾和困难。教育发展还有许多体制性障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财政教育投入水平不高和农村教育薄弱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转变,教育体制改革需要深化,教育质量需要提高。因此,谋划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立足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个大局,把握世情国情,找准应对方略,克服体制障碍,破解发展难题。

三、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需要赶超式发展,教育总投入占GDP6%将是个基础条件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需要许多政策措施作为支撑,其中,教育经费是必要条件之一。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指出,“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要求到2000年“拿出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五办教育”,其本意应指政府对教育投入。但是,直到2007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3.32%(如果按照国家统计局新修订的GDP基数,此指标仅为3.22%),已是设置这项指标以来的最好水平,仍未达到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 2000 年4%的预期目标。据1998-2002 年间163个国家数据估算,公共教育经费占GDP平均为4.5%,比20世纪90年代平均4%又有提升,而我国这一指标在世界上应该排在100多位,处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同年我国非财政教育投入占GDP1.5%,在世界上属于民间教育投入偏高水平,从历年统计数据看,我国教育总经费(包括政府和社会投入)占GDP的比例从未超过5%。对此,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海克曼曾评论说,“中国对人进行投资的支出远远低于各国平均数。……而人力资本是最终决定中国富裕的资产。”

回顾多年来的我国教育持续快速发展,基本上是在财政投入不足条件下,政府、学校、社会和群众共同付出巨大努力、创造条件得以实现的。我国上世纪后期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世纪之交高等教育大众化,当时都面临两个选择,要么放慢进度、延迟到条件完全具备后再发展,要么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实现跨越,我国先后都选择了后者并取得了成功。但是,由于实现跨越的方法完全是超常规的,决不能误以为这一方式是可持续的。目前我国地方财政依然没能形成依法保障教育经费增长的长效机制,其直接后果是许多地区学校始终处于紧张运行状态,以省级区划为单位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全国最高与最低的省份甚至相差5-9倍,多数公办高校的学费占生均成本50%以上,这在世界上都是很少见的。如果说,政府投入占GDP3个多百分点,社会投入不到两个百分点,仅能支持基本水准的、尚不均衡的九年义务教育、支持60%多的高中阶段入学率和20%多的高等教育入学率,那么,落实党的十七大“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大部署,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至关重要,若缺乏经费保障是不可能很好完成的。

从世界上公认的人力资源强国运行条件看,教育总投入应占GDP6%左右,而且政府和社会投入占GDP比例通常有个配比关系,比如,欧洲福利国家多为5.5个百分点对0.5个百分点,东亚国家曾是3.5-4个百分点对2-2.5个百分点,我们要在13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建成人力资源强国,必须保持教育赶超式发展态势,必须尽快促使教育总投入超过6%。如果政府投入长期低于4个百分点,仅靠社会投入增至两个多百分点,可能抑制其他短期消费需求;如果政府投入迅速增至5%以上,社会投入降至1%,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因此,预计到2020年,在保证经费使用监管制度严格而有效的前提下,我国政府投入需要稳定在4.5个百分点左右,“应保尽保”地充分体现教育公益性质和政府责任,同期社会投入需要保持在1.5个百分点,争取达到两个百分点,充分发挥教育资金多样化来源的功效,共同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

(作者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