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奇袭白虎团”勇士新传奇

2009-02-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温庆生 本报特约记者 丁广阳 我有话说
南京军区某炮兵团,是全军唯一具有“知识分子团”雅号的英雄团队。1940年在抗日战争烽火中组团之后,他们以79名北平各大学学生为骨干,凭着知识、智慧和勇气,参加大小战役1000多次,一路过关斩将;当年“奇袭白虎团”传奇,原型就是他们的故事。

如今,这个英雄团队列装我军最先进的陆军主战装备,他们发挥“知识分子

团”的传统优势,大胆探索,实现人与武器最佳结合,成为我军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火力拳头”。

从无到有

我军最先进的陆军主战装备落户“知识分子团”时,全团上下一片欢腾。面对缺大纲、缺教材、缺人才的矛盾,“知识分子团”官兵没有畏缩。团党委一班人表示,一定作好“无中生有”这篇文章。他们不等不靠,个个争当“吃螃蟹”的人,带领官兵在新装备涉及的20多个专业100多个战斗岗位发起攻击。

为了解决新装备训练缺教材、缺大纲问题,“知识分子团”团长丁仕夫殚精竭虑。一次,他外出参观,发现一位专家手中有一本某新武器系统的教材,硬是熬了一个通宵,将3万多字的材料一字不漏抄下来。回来后丁团长和团领导带领各专业骨干,白天跟班跟训,晚上扎进说明书中啃原理、编课目、分步骤、定标准。两个多月后,他们编写的全军首套某新型装备操作训练教材出炉,成为全军新一代训练大纲中此类装备训练的“蓝本”。这几年,他们编写两种新装备的10套36类教案、课件,拍摄制作6部教学录像片,其中《某新装备实弹射击的组织与实施》被总部评为“新装备电化教学”一等奖,给部队训练提供了范本。

一般新型武器列装部队初期,大多是“少部分人训、大部分人看”,战斗力生成较慢。 为了提高训练进度和效益,“知识分子团”政委潘学军提出“设计一套仿真模拟训练软件,让官兵借助网络平台人人都能训起来”。然而,开发这套训练软件有很多技术难关,团领导带领课题组三上合肥炮兵学院,到刚成立的某新型武器教研室求教。在专家指导下,课题组埋头钻研4个多月,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在全军率先开发出某新装备分队指挥训练模拟系统。他们将系统软件嵌入团综合信息网,官兵在营连网络室、班排终端就可以训练,一举解决了训练资源不足的难题。

从有到强

新型陆军主战装备列装不到半年时间,团队便开赴大漠戈壁组织实弹射击,成功打响新装备全军“第一炮”。

团作训股起草了一份部队实弹射击情况报告,其中有“新装备当年列装,当年形成战斗力”之类的话。团长丁仕夫和政委潘学军却在情况报告上面打了几个大大的问号。他们把这件事拿到机关干部大会上剖析,大家摆出许多诸如为追求命中率、优秀率,电磁干扰选择越小越好、目标设置选择最佳射程等现象。这样下去,即使次次都打“满堂红”,也不能真正提高战斗力!顺着这个思路继续查找不足,他们很快“拎”出“指挥员技能不过硬、技术骨干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后装保障不配套”等数十个问题。

凭着这种对战斗力建设高度负责的精神,这个团在信息化建设的大道上越走越宽广。前几年,全军列装某陆军主战装备部队包括生产厂家,都只进行过单炮单发实弹射击。一次,军委领导视察,丁团长大胆建议进行“单炮满管齐射“、“连建制满管齐射”。军委领导当即首肯,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们。为此,这个团机动至大漠戈壁。实弹射击那天,目标区风速达到每秒17米,现场专家建议推迟射击。团领导科学分析后,果断决定按计划射击,命中率远远高于设计定型标准,并取得28组射击数据,填补了新装备射击检验空白。

训练理念的突破,开启了一扇不断超越自我的大门,同时也联通了一条不断挑战极限的路。一次,部队在皖东山区组织某新型反坦克武器对运动目标实弹射击,天公不作美,雾非常大,“敌”坦克目标若隐若现。负责发射的战车车长报告:瞄准很困难,能否等雾散了再打?团领导说:“我们是打仗的,就是要挑这种恶劣天候检验‘坦克杀手’的效能。”当即决定按时开火,结果准确命中“敌”坦克运动目标,填补了某新型反坦克武器在能见度极差的条件下实弹射击空白。

近年来,这个团坚持把新装备训到极致,放在最大射程、最大和最小开仓高度、最复杂的电磁环境和最恶劣的天候下检验,最大限度地挖掘作战潜能,在不断的突破中,走出一条发挥新装备最大作战效能的新路。

从强到精

二营五连指挥班班长安波,是全团小有名气的“软件专家”。某新型武器系统计算机时常出现死机,安波发现是指挥软件有两处程序漏洞所致。安波鼓足勇气闯进团长办公室,陈述自己要解决这一难题的想法。丁团长当即表态:“你大胆干,有困难找我。”有了团领导支持,安波信心十足,自编程序给系统漏洞打上“补丁”,提高了系统稳定性、缩短了反应时间。厂方专家赞叹:“小兵解决了大问题。”

毕业于南京通信工程学院的二营技术员李建明,发现操作系统计算机主板通信芯片传输容易乱码。经过近百次摸索,他创出一个“绝招”:将通信芯片由插口式改为焊接式,让通信更加稳定。训练中,四连指挥班新战士周俊生发现,指挥终端计算机与操作系统计算机解算出的诸元与系统理论容易存在误差。他反复检测,找出误差原因,并通过对计算机系统软件升级,成功降低误差。近年来,团队官兵自主创新解决新装备设计、用材、性能等方面的“瓶颈”32个,提出合理化建议80多条,使得新装备战斗力不断跃升,从强到精。

创新让官兵们尝到甜头,也坚定了团党委创新部队战斗力建设的决心。由于新型装备列装存在时间差,如果各营自行训练,训练效益参差不齐的问题非常突出。为让不同时间列装的分队同步、快速提升作战能力,团领导问计于官兵,创新出“三个打破”的训练模式:专业训练中把所有分队按专业编为4个专业模块,分专业集中分训;协同训练打破程序,战炮协同训练中采取先系统、后分训、再合练的方法;实弹射击打破序列,对所有列装的火炮和指挥员、主要操作手实行“轮换制”,确保每人每炮都有实弹射击经历。那年深秋,这个团打出全军最好成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