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长三角:消费券迎来旅游业的“春天”

2009-02-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通讯员 陆炜 我有话说
春节期间,长三角多个城市推出了旅游消费券,意图刺激假日经济,“点燃”人们出游的热情。面对金融危机可能带来的旅游“冰河期”,这些城市不约而同地“出招”,为当地旅游业迎来“春天”。

长三角城市争送“旅游礼包”

大年初一,苏州市旅游局局长沈文娟来到火车站出站口,向游客免

费派送“旅游红包”。由苏州市旅游局策划的“牛游苏州―2009新春旅游大红包”活动,面向长三角地区派送300万份旅游“大红包”。从农历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期间,游客凭“红包”可享受41个景区景点和36家酒店给出的折扣优惠,景区最高折扣达5折,酒店则达到了3.5折。

南京市则用总价值1亿元的“旅游大礼包”开始“破冰”。1月22日,南京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从1月26日起至6月30日,华东六省一市,包括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福建、江西和上海的市民,凡持有当地公园年卡的市民均可半价游览包括中山陵在内的27个著名景点,优惠总额将不少于8000万元。同时,南京市还向市民发送了价值2000万元的“乡村旅游券”,既可在选定的乡村游景点使用,也可在景区内的住宿、餐饮等延伸行业使用。

杭州市将从2月底起,向外地市场派送4000万元的杭州旅游消费券。同时,杭州本市市民凭市民卡在指定线路旅游,也将享受半价优惠;上海市则针对低收入家庭、退休老人、外来务工人员等旅游消费“盲点”,推出了“百元游上海”系列活动,还特意为外来务工人员设计了“99元过新年”的旅游线路,希望以低价策略拉动旅游消费。

旅游消费券“立竿见影”

恰逢春节黄金周,旅游消费券的效果立竿见影。在南京,来自上海、浙江、安徽等地的游客,抓准了持当地公园年卡享受半价的优惠政策,畅游南京各大景点,南京各大公园从初一到初三入园人数创下历史纪录。

在苏州,从初一到初五,全市41个景点约2万人次使用“大红包”,实际让利20万元左右。整个黄金周期间,苏州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45万人次,同比增长了16%。以苏州传统景区拙政园为例,春节黄金周期间,拿着“旅游大红包”来的游客近8000人次,占入园散客的45%。

上海市旅游局策划的二十余条“百元游上海”线路门庭若市,一些百元线路还因受到市民的追捧而不得不加开班次。线路所涉及的旅游景区景点游客接待量均有不同幅度增长,其中上海影视乐园举办宝岛风采游园会活动,共接待游客1.86万人次,同比增长了389%,为各景点游客增幅之最。

旅游消费券的出现让长三角一带的短途游呈现出了火爆场面,江苏、浙江春节的出游率分别增长20%至40%,上海市春节黄金周期间接待观光游客248.98万人次,同比增长4.39%。长三角各省市的“旅游大礼包”派送,迎来了旅游业的“春天”,也在不同程度上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让利于民”应常态化

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统计数据,2008年11月来华外国人旅游人数同比下降17%,已经连续7个月出现下滑。各地政府纷纷将眼光放在国内游市场上,但是经历了雪灾、地震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负面因素的影响,国内游的市场也并非火爆。长三角地区发放旅游消费券,与国内拉动内需的大背景十分吻合。

尽管效果明显,但是旅游消费券还是引来了争议,争议并不在于“要不要发”,而是“发多少”、“该怎么发”等。如南京发放的乡村旅游券,使用方式和范围限制太多,“自驾游发生的交通费用等是不可以抵用的”、“申领乡村旅游券市民的条件必须是南京户口”,将在南京工作的外来人口以及自驾游的爱好者排除在外。而对于外省市游客到杭州游玩,旅游消费券的抵用额度相对于总消费量来说显得略微“单薄”,对于那些持观望态度的消费者来说,“说服”他们的力度还不够。

有关专家表示,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发送消费券刺激市场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措施,迅速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打消观望者的疑虑,在短时间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消费券不该成为一种短期的刺激行为。高价门票将旅游者挡在了门外,有些景区的门票达上百元,甚至连本市的市民都未曾进去游览过。“让利于旅游者”,应成为旅游业的一种常态。实打实地降低票价,“解放”消费券的诸多限制,必将吸引到更多的游客。

专家认为,旅游是产业链长、拉动性强的行业,对于其消费潜力的挖掘,将对城市多个行业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根据相关机构测算,旅游业每创造1元钱收入,可间接创造7元钱社会财富;旅游业直接增加1个就业岗位,可间接带动7个人就业。在国家投入4万亿拉动内需的大背景下,旅游业的拉动效应无疑充满了诱惑。各地政府应把握时机,借助人们消费观念的升级,使旅游业成长为消费和经济的增长点。

“牛游苏州――2009新春旅游大红包”发放活动在这个暖冬里持续升温,不光给苏州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更吸引了不少自驾前来的周边城市游客。(资料照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