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顺口溜里“读懂”社情民意

2009-02-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钱念孙 我有话说
一年一度备受各界关注的“两会”召开在即,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在以不同方式积极调研,准备议案、提案和建议,以反映社情民意,为国家和地区发展把脉问诊,献计献策。这使我想起2007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杨志福痛陈虚浮工作作风,曾向温家宝总理转述的一个顺口溜:“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国务院下
文件,一层一层往下念,念完文件下饭店,文件根本没兑现。”

由于手机的普及,发送短信的便捷,现在各种顺口溜传播既快又广。一些官员往往把它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姑妄听之,一笑了之。确实,有些顺口溜只是“搞笑”而已,不值得认真对待。但也有不少顺口溜,特别是那些反映民生问题的顺口溜,就是老百姓在生活中的所遭、所遇、所感、所受,就是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愿、所求,可说是社情民意集中典型的表现,因此值得各级官员仔细体会,认真反思。

笔者曾任省政协常委,现在忝列全国人大代表,曾多次在政协、人大会上听到代表委员运用顺口溜陈述民情,积极议政。诸如“工作的落实在哪里?在会议里。该刹的歪风在哪里?在通知里。动听的词汇在哪里?在汇报里。辉煌的成绩在哪里?在总结里。尊敬的英模在哪里?在悼词里。优质的商品在哪里?在广告里……”,等等等等,可谓五花八门,数不胜数。

从广大民众到代表委员到政府官员,常常不约而同地用反映民生问题的顺口溜议政,原因显而易见。当下一些官员不论是作报告还是接访民众,都习惯说大话、空话和套话,满口政治术语,一付官腔官调,说的话有思想、有高度,就是凌虚蹈空,不解决实际问题,令人闻之生厌,只好敬而远之。而顺口溜来源于民间,它简洁明白、鲜活生动,琅琅上口、易记易诵,虽非洋洋洒洒、夸夸其谈,却有的放矢、一针见血,各界人士喜闻乐见。更重要的是,顺口溜多半言简意赅地反映了老百姓的生存状况及困境,表达了他们对社会生活中不正之风的不满和愤慨,真切表达了他们最朴素的诉求和愿望,因而应该引起为政者高度重视。

早在周朝时期,我国古代为政者就十分关注反映民情和民意的顺口溜。当时官府派有专人深入民间“采诗”,即搜集各地流传的顺口溜,然后从乡到邑,从邑到府,一级一级地呈报上去,直至送到周天子手中。周天子了解这些也就是顺口溜的“诗”,是想从中知道老百姓赞扬何物,怨恨何事,对官府有何要求,以便顺乎民心,治理天下。收集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的许多作品,如《硕鼠》、《七月》、《北山》等等,就是这类“诗”(顺口溜)的代表。《诗经・伐檀》篇所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就是当时下层老百姓以顺口溜的方式对奴隶主不劳而获行径的责问和抗议。周朝统治者了解这些顺口溜的诗,当时在朝廷里叫“观风”,也就是观察掌握民情风尚的意思。

统治者之所以要重视来自民间的顺口溜,汉代政治家王充在《论衡》里说得好:“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就是说,只有站在屋下的人,才知道房屋是否漏雨;只有身处社会底层的人,才知道当政者的缺失在哪里。为政者要了解民意、体察民情、关注民心、重视民生,必须倾听老百姓的声音。倾听百姓之声虽有多种途径,但顺口溜无疑是最简便通畅的渠道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代表委员和政府官员用顺口溜谈论民生问题,既很好地传达了民意,也是尊重民声的表现,值得充分肯定。

不过,尊重民声、传达民意不等于解决问题。用顺口溜解说民生问题固然值得称道,但更重要、更值得期待的是,各级官员要依据顺口溜所反映的民意民情,去切切实实地解决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每一个民生顺口溜都是给政府出的一道考题。譬如,“数字出干部,干部出数字”,这是老百姓对扭曲了的官场政绩观和弄虚作假的浮夸风有意见。“得个阑尾炎,白种一年田”,这是反映看病贵、看病难,老百姓不敢生病、不敢看病。“住不起,一万多元一平米”,这是说房价太高,老百姓无法“居者有其屋”。至于“中国人正在从食品中完成化学扫盲……”,则表现了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状况的担忧。

总之,对那些反映民生问题的顺口溜,代表委员和政府官员不仅应该留意它、重视它,用它来“观风俗,知得失”,更要对它所反映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解决。只有矛盾和问题解决得彻底、解决得精彩,真正做到让老百姓满意,流传民间的顺口溜才会在少一些埋怨、少一些讽刺、少一些哀叹的同时,多一些理解、多一些赞扬、多一些欢歌笑语。

我们由衷地期待这种状况早日出现。

(作者系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