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黄永厚:冰炭同炉

2009-02-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祝勇 我有话说

黄永玉与黄永厚,许多人分不出来。曾经上网,查黄永玉网站,发现贴的是黄永厚的照片。这种玩笑,报纸也开过不少。(好在是人物介绍,如果是公安局通缉令,那永厚先生可要倒霉。)大抵因为编辑百忙之中,无暇分辨这两位兄弟画家的

区别。他们的外貌的确酷似――尤其前些年,永玉先生还瘦的时候,简直像双胞胎。有时,有慕名者来万荷堂,进了庭院,见一枯瘦老头立于堂下,便笑盈盈作揖行礼,小老头身手敏捷,连忙躲闪,指着堂内,说:“不是我,在里面!”还未过招,永厚先生就已知来者的底细,想必又把自己当作黄永玉了。

作为弟弟的黄永厚,比作为哥哥的黄永玉,问世时间晚了四年。早在2004年,黄永玉就迎来了自己的八十大寿。那年我去凤凰,永玉先生要我住他的玉氏山房。在他的画室里,他搬了一本大画册送我,书名就是《黄永玉八十》。大八开画册,几十斤重。2005年,我从美国回来,去北京万荷堂看永玉先生,他说,刚刚办过寿宴,怎么也找不到我了。永厚先生的八十寿辰迟到了四年。也出了本八开画册,写了字送我,名字叫《黄永厚画集》,后来看黄永玉写的序文,才知道,他本无意编书,还是大先生劝说,才勉强为之。

这件事至少透露两层含义:大先生的呵护、二先生的淡泊。

2009年2月6日
第3期总第155期

责任编辑:邓凯王斯敏

电话:010-67078807/8979

邮箱:gmrbrw@126.com

前者,在大先生序文中有明白无误的表达。或许,对往事的回忆,是许多老人表达现实感情的一种间接方式。黄永玉说:“八十多年前,我们家那时从湘西凤凰老西门坡搬回文星街旧居没几年。厚弟刚诞生不久,斜街对面文庙祭孔,我小小年纪躬逢其盛。演礼完毕,父亲荣幸地分到一两斤从‘牺牲’架上割下来的新鲜猪肉,回到古椿书屋,要家人抱起永厚二弟,让他用小舌头舔了一下孔庙捧来的这块灵物,说是这么非同寻常的一舔,对他将来文化上的成长是有奇妙的好处的。”

“想想当年这一对年轻夫妇对于文化的执著热衷,是一个多么温馨的场面!”

这段往事与黄氏兄弟后来的命运有怎样的关系,有待考证。但大先生与二先生对画画的兴趣相继发生,却有些令人匪夷所思:“过不了几年,湘西的政治变幻,这一切都崩溃了。家父谋事远走他乡,由家母承担着供养五个男孩和祖母的生活担子。我有幸跟着堂叔到厦门集美中学读书,算是跨进天堂,而遥远的那块惶惶人间,在十二岁的幼小心灵中,只懂得用眼泪伴着想念,认准那是个触摸不着的无边迷惘的苦海。”

“我也寄了些小书小画册给弟弟们,没想到二弟竟然在院子大照壁上画起画来,他才几岁大,孤零零一个人爬在梯子上高空作业。”那幅画如今已经具有“文物价值”。几年前我去凤凰,五先生黄永前还向我展示过二先生的那幅“旧作”。

在二十世纪的世道变迁中摸爬滚打,他们各自的经历都无比复杂,像永厚先生说的:“我习惯了朝不保夕的日子,还真没想到有更悲惨的世界等着我”。未曾了却的,或许就是那一份牵挂。那次,我带了中央电视台一个摄制组去凤凰,准备先斩后奏,拍一点黄永玉的影像资料。行前,在北京,我给他打电话,说我要去凤凰。我代张(仃)先生向他问好。他说:“能不能约几个人一起来?”我问:“谁?”他说:“苗子。”我说:“黄先生腿不好,不好走。”他说:“李辉怎样?”我说:“他忙。”他说:“老二怎样?你陪老二来吧。”他想念二先生。

那次我和央视诸君经张家界先行抵达凤凰,北京的画家风子陪同永厚先生乘火车到湘西。我们几乎同时到达。在玉氏山房,我第一次同时见到他们。这种眼福,真不可言喻。那天的玉氏山房太热闹了,一二十人团团转,像个舞台。人群中有两个主角,人再多也看得出来。

凤凰的面目几乎与他们各自离家前一模一样。快八十年的时光,倏忽不见了。

后来,在万荷堂,春天,他们各自躺在躺椅上,在桃树下,闭目养神。花瓣在风中飘落。

那是别一种的浪漫。

永厚先生家住北京通州一幢普通居民楼。他的生活简朴至极。

像一个普通的退休老头。

院内不许乱停车。如说是找永厚先生,看门人会网开一面。

永厚先生的淡泊,圈里几乎尽人皆知。他向来深居简出,不好热闹。有时与学界老人混混。但近来也聚得少了。老人们的聚会令他伤感。他说:“每次聚会,都会少一个人……”王若水、郁风、牧惠……一个一个,排着队走了。我还记得与他们难得的几次相聚,有李锐、李普、蓝英年、牧惠、邵燕祥、陈四益,还有江青的辩护律师张思之,大家叽叽喳喳,说说吵吵。如今,年纪日增,永玉先生爱引用胡风口号诗:“时间,前进呀!”大家却躲在自家屋里,成为惰性物质,不愿与时俱进,这种聚会,已是无法重复的记忆了。

有一次,某画家在美术馆办展,永玉先生到场了,美术馆的陈履生在给韩美林的电话里说:“除了黄永玉先生外,这里还来了一位平时不大出动的人……”没等他说完,韩美林就揭了谜底:“永厚!”可见他这一癖性是在圈子里出了名的。

黄永厚对“宣传”了无兴趣,几乎从不办展,不出书,这一点,让许多人看得着急。难怪永玉先生屡次催他,也难怪大家偶尔认错人。范曾曾经对永厚先生说:“你太穷了,我介绍你去日本办画展吧,不过,你画李白就李白,杜甫就杜甫,别从他们身上扯远了,他们的汉学家就那么点功力,不要为难人家了。”但永厚先生对范曾的好意不以为然,他想:“李杜我又不认识,不从他二位身上挖点东西出来,又画什么呢?”这注定又是一趟削足适履之旅,永厚先生放弃了。据他本人透露,自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次画展之后,他就已经看穿了所谓画展的削足适履的本质,对办“个展”兴味索然了。

“画展中的一个上午,来了一对农村新婚夫妇。两位衣着光鲜,笑语盈盈,这在‘文革’肃杀之气还未褪尽的时候很是抢眼。我一想,坏了,我的任何画里都没有‘祝你快乐’的内容,便赶快上前好言相劝:‘介物事勿好看,侬勿要看伊!’同时指了指画廊里面。但两位不依,那位男士把受阻看得比上当还严重得多,白了我一眼,自愿买票入场。我当然心里有数,手里捏着一毛钱(两张入场券的价格)等候在出口处。果然,两位不到三分钟就把四十张画看完了,几乎是跑步转了一圈就出来了。还毫不客气地开骂了:‘啥物事,勿好看!’这种情形在我意料之中,便笑着把票款奉上。那位男士气犹未消,挡开我的手说:‘阿拉花得起。’尽管这样我还要感谢他二位给我上了一课――我的画不会受到普遍欢迎。不久又来了一位干部,派头十足,只欠了几个吆喝的衙役。他转了半圈,忽然回头问我:‘你画的?为什么这样画,为什么要写上许多字,工农兵能懂吗?’来者不善嘛,但对我这个吃过二十多年粉笔灰的教书匠来说简直就正中下怀,我给他先背诵了一段恩格斯语录:对于非音乐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会失去意义。接着问他:‘你就是工农兵吧?我没有当过工农,只是转业军人,这是我当先生业余时间画的,你不懂不学也不问还有理?革命导师哪一位教你不懂不学也不问还有理?还要挑别人的错,还要别人为你的不懂不学不问负责任?’说话间他已走到出口处,这时旁边聚集的一些观众哄堂大笑。”

这事有点老皇历,不过,即使今天,在艺术家与观众之间建立信任关系,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众(即从前的“工农兵”)需要寻找的某些东西,艺术家并不负责提供,艺术,从来都不是根据大众的订货而生产,并且,艺术价值永远与市场行情无关。供销两旺的作品未必是好作品。大众找不到他们需要的作品,而作品,也找不到它们需要的观众。艺术排斥中庸主义的世俗道路,也因此受到世俗道路的排挤,这使艺术的生存环境更加险恶和艰辛――那条“道路”现在已经变得日益嚣张,充分证明今天是一个不需要灵魂的年代,如同一位学者说的,“整个世界差不多都是灵魂的西伯利亚:寒冷、凛冽而又含情脉脉――即使是商品生产者号称自己的产品如何如何人性化、如何如何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努力迈进,事实最终都会证明,那不过是商品生产者处心积虑之中,终于为产品找到了能够且必须更新换代的合法性。”

商品运营术在艺术领域锋芒毕露,许多“艺术大师”不如被唤作“艺术运作大师”更为贴切。凡是依靠市场确认自身价值的艺术家,大概都是缺乏自信者,因为除了“市场”以外,他们不可能以其他的方式获得首肯,而大众,除了金钱以外,也找不到其他方法表达他们对艺术的热衷。艺术沦为市场的打工仔,这无疑是可笑的,但这在无数人眼里已经成为严肃的真理。在这种真理的倡导下,艺术的供求双方都业已沦为不可救药的金钱强迫症患者。叔本华曾在一家餐厅里说出了他的名言:“在这个餐厅里如果有人进餐时不谈金钱,我就把我的金币送给他。”我从未从永厚先生那里听到过他对此有任何非议,但我能够感受到他的不屑一顾。他的孤傲中,包含着一种顽固的自信。这是一个令人大呼过瘾的老头儿,像他这样倔强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成珍稀品种。

永玉先生说,永厚先生的画风是“在几十年精神和物质极度奇幻的压力下形成的”,他取陆游“幽姿不入少年场”的诗意,以“幽姿”称之。他说,“无家国之痛,得不出这种画风的答案”。“陆游的读者,永厚的观众,对二者理解多深,得到的痛苦也有多深,排解不掉,抚慰不了。”

他说,家中兄弟,老二最苦。“他小时候多病,有一回几乎死掉。因为发高烧,已经卷进芭蕉叶里了,又活过来”,这个,我以前没听说过。

总是在听他说笑话。他眼里到处是好玩的事。哈哈哈笑个没完。

他只在画里哭。

我喜欢他的人物画,庄子、宋玉、九方皋、李白、杜甫、李贺、刘禹锡、李涉、张敞、吕安、山涛、嵇康、阮籍、阮咸、刘伶、向秀、王戎、郑板桥、谭嗣同、钟馗、武松、刘姥姥、鲁迅……都像画他自己。我最喜欢魏晋那一组。能感觉到狂风从纸页上呼啸而过,竹林七贤辫发纷飞,衣缕飘扬,袒胸露腹,丑得可爱,一副满不在乎的架势,粗砺怪诞中,独具风骨。想起周晓枫一句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翻白眼。”永厚先生在《嵇康》画上写:“汤武统一脑袋;周礼规定秩序,嵇康的非汤武,争的是独立思考……他的‘越名教、任自然’都是冲着主流来的。绝非某些人口里嚷嚷要回归自然,骨子里装满了汤武、行为又不出周礼那么闹着玩儿,人家可是搭着性命的啊。”《嵇康》,画册里收了两个版本,我更喜欢后一个版本,用笔已到最简,嵇康一袭白袍,黑发掩面,两种笔触,互相呼应,气氛如死亡般静美。在司马氏的屠刀落下之前,嵇康的风华绝代,被宣纸留住了,绝美的《广陵散》,还在这浊世上做着最后的逗留――尽管那份华美无比脆弱,在血雨腥风中不堪一击。美似乎永远与悲剧相连。这一点,永厚先生看透了。所以,他才像八大山人一样“哭之”“笑之”,冰炭同炉。“拿自己做了理想的人质,把自己逼成了操守的祭品,在水土流失中死不改悔地站稳了立场。”在这一点上,画里人、画外人走到了一起。

还记得十多年前,我在出版社上班的时候,有一次收到永厚先生的信,撕开信封,竟展开一幅水墨。这样珍贵的一幅画作,就叠放在不起眼的薄信封里寄来了。好在我撕信还算小心,没有把它弄残废。我电话里问他,为何没有挂号,他说,丢就丢了,一幅画算什么。又有一次,永厚先生打来电话,我不在,我的同事王钢接的电话,与永厚先生聊得投机。没几日,永厚先生又给这位没见过面的朋友寄了画。而权钱在握的人捧了大把银子上门求画,也难免失望而归――不是看画的人,给他画有什么用?他就是这么个人。刘海粟先生给永厚先生写一条幅:“大丈夫不从流俗”,对永厚先生的赞赏算是慷慨。没有人比他更狂狷任性,如他笔下徐文长,得大自在的,不是他,是谁?他不怕死,就怕活得不够精彩。如同一位朋友笔下的古代诗人:“他将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冶于一炉,力不从心地悲愤着、崇高着,吃了防腐剂般拒绝着时髦的道德沦丧。”他在后来赠我的一幅画上题:“歌泣空能动鬼神,更谁批豁对吾真。平生履历堪夸处,但博头衔一字人。”我想,潘受的这首诗也可算是永厚先生的自我表白吧。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个错位的世界上,配得上“人”这个头衔的,已经为数不多,因为“人”这个称号里包含着一定程度的精神要求。将此视为人生目标,应不算夸张。北岛不是说过吗,“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看来有志青年,并非只潘受一位。有人说永厚先生古怪、傲慢、小器,我要发笑。或许,永厚先生也在暗自发笑。

不流俗,好幽居,“哭之”“笑之”,冰炭同炉――这就是黄永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