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农村改革的逻辑与结构

2009-02-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沈可 我有话说

中国的改革起步于农业,30年间,中国农村上演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变迁。在我们回顾和总结30年改革、开放、发展的历史之时,揭示中国农村改革的内在逻辑和一般规律是一个重要任务。作为“中国改革30年研究丛书”的一种,《中国农村改革与变迁――30年历程和经验分析》(蔡?、王德文、都阳著,格致出版社)在综合了

大量历史资料、统计数据的基础上,使用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以城乡关系为主要考察对象,分三阶段描述和分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进程。

作者指出,人民公社、统购统销和户籍制度成为导致城乡分割体制的“三驾马车”,而农村改革的重心便围绕着如何挣脱三驾马车的缰绳。无论从时间上还是逻辑上,抛弃人民公社制、实施家庭承包制都是改革的起点。它的直接成效是改善了农民的激励机制,释放了压抑已久的积极性,带来农业生产力的迅猛增长与农产品产量的大幅增加。进一步看,牵一发而动全身,农民在获得剩余索取权后,自然需要通过市场流通的方式交换剩余农产品,集市贸易、批发市场应运而生,奠定了统购统销体制变革的硬件基础;生产力提高减少了农业中劳动力的使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踏上城市化的征程、谋求新的机会,户籍制度改革虽然长路漫漫却终究不可逆转。

在改革经验的总结中,作者反复提及“渐进式改革”。“渐进”从形式上看是由点及面、由浅入深;从本质上看,是尽可能少地触动既有利益格局,实现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是本着把蛋糕做大,让所有人都更好的理念。家庭承包制的“包干到户”被形容为“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兼顾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的权益;在不触及统购统销制度的情况下,单纯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切实提高了农民收入,且没有损害粮食流通领域的任何一方利益;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增加了农户的收入总额,也填补了城市的岗位缺口,惠及城市居民和地方、中央政府。帕累托改进的原则,使得改革在启动前阻挠的力量较弱,而在启动后反对的呼声较小;而改进的空间在改革进程中被不断挖掘、反复创造,成为改革成功的关键。

与时序上“渐进式改革”配套的是空间中“上下结合”的改革方式。30年农村改革一直循着人民首创、政府支持的轨迹:中国政府在改革之初并没有一个改革蓝图和推进日程,包干到户是农民应对饥荒的新探索、劳动力流动是农民“用脚投票”的选择,政府的应对是在思想上从禁锢到解放、在政策上从承认到鼓励。上下互动的推进方式使改革动机内生于农民需求,改革手段契合于农村实际,改革成果应用于农业发展。

从改革的成效看,“三驾马车”的前两驾已寿终正寝,户籍制度的撤销却欲进又止。户籍制度对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人为分割、对城市偏向福利政策的保护,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自80年代末又重新扩大。这一现象推动中国进入到城乡统筹的全面改革阶段,新一轮“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启动了。改革的征程不知还有多远,但沿途的风景已柳暗花明:30年前我们为脱贫而战,30年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已站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高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