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产业振兴机遇何在

2009-02-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闻观察员 郭丽君 我有话说

国际金融危机至今没有见底,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正逐步加深。为避免受到金融危机严重的冲击,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十大行业关系中国经济命脉,正在成为政府扶持的重中之重。近日,汽车、钢铁和纺织、装备制造四大行业调整振兴规划已破茧而出。

从现实表现来看

,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正在成为拉动我国经济走出低谷的巨大引擎。在财税、金融等多种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将成为贯穿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主线;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新的社会需求,将成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瞄准的首要目标。

产业振兴,不可忽视痼疾的解决。长期以来,一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就汽车产业来说,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自主品牌的缺失,导致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都无法掌控话语权,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这些问题,在遭遇危机冲击时,更显突出。而此时,也正是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痼疾的良好时机。

产业振兴,不可忽视优势产业。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第一次将纺织工业定为“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孙淮滨说,“民生产业”的明确定位,让众多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企业老板长舒了一口气。纺织业是十大振兴产业中吸纳劳动力最多、产业链最长的行业之一,就业人数在2000万人左右;而纺织业的对外依存度也最高,超过50%。因此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比其他行业面临更多风险,更需要政府的扶持。

由于2006年被列为十大产能过剩行业,使得纺织业成了夕阳产业,限制类产业。在银行申请贷款时经常会遭遇“有色眼镜”,资金紧张成为大多数纺织企业面临的第一困难。此次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大财税金融支持,鼓励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这向银行、金融机构等市场各方释放了积极信号,让那些正在技术升级和优势扩张的纺织企业看到了希望。

现在看来,财税、金融措施往往见效较快。比如,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购置税的调整,对于消费者而言,等于给1.6升排量以下的乘用车集体降了一次价,短期刺激作用不言而喻。纺织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到15%,这项普惠性政策对于中小纺织企业来说,如同久旱逢甘霖,将直接“拯救”它们于危难――这1%对于纺织业广大中小企业来说,意味着企业可以增加约90亿元人民币的利润,意味着公司的机器可以照常运转。目前规模以上纺织行业中约70%的企业平均利润率为0.1%,涉及就业岗位700多万个。

产业振兴,不可忽视转型升级。事实上,产业振兴不仅是为了应对眼前的经济衰退,避免经济指标出现大幅度滑落,更着眼于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因此,要振兴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在所难免,这几个词也就成为规划中的关键词。而几大产业规划恰恰将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联合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当然,我们不能指望通过一个振兴规划彻底解决这些产业遇到的难题,还是应该在结构调整中提升整体竞争力。

产业要在调整中振兴,调整是振兴的基础,也是振兴的途径。以纺织业而言,目前的问题是国外需求急剧萎缩,国内产能过剩,纺织行业的重新洗牌不可避免。规划强调了市场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结构调整的“四大调整”思路,突出了国家鼓励扶持的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技术,与国家推行自主创新、节能降耗等宏观政策一脉相承。产业振兴不会搞“一刀切”,优势企业和潜力企业可以借力成长,而落后产能必须淘汰。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介绍,我国将围绕比较优势在国内的提升和梯度转移,防止比较优势因结构调整而中断,加大行业结构、区域结构的调整,提高跨国配置资源的水平。同时,纺织业将瞄准国际前沿技术,加强国际合作和自主研发结合,扩展开放式创新局面。

振兴产业,不可忽视质量振兴。在十大产业中,很多产业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而纺织产业更是个典型,出口萎缩使纺织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要振兴产业,更多的是质量振兴,在没有周详的中长期产业升级规划和具体的阶段性目标之前,刺激需求特别是出口的做法只能是权宜之计,不应与产业整合与升级背道而驰。

要想在竞争中“以质取胜”,而不是“以价取胜”,关键要靠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用新技术、信息化武装各个行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面对危机,中国政府坚决果断决策,决策的力度和决策的速度让国际社会看到了希望,让我们看到了产业振兴的希望。应抓住时机,加快调整原先不够合理的产业布局,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产业结构,把危机当做产业发展、提升的春天。相信经历严冬的考验后,这些产业将会在下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迸发出更加强大的活力。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的一些经济指标已开始有好转迹象:工业增速有所回升,出口陡降之势放缓,货币供应量增幅由连续下降转为强劲反弹;钢铁价格开始回升,部分企业库存减少,港口积压的矿石开始疏散;车市开始回暖。这些黎明前的点点霞光,或许将为寒冬中的中国经济带来丝丝暖意。

“抗旱”保增长郭红松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