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望春,读春,春且住!

2009-02-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申林 我有话说

最爱大年初一,在番禺看民间艺术表演,龙与狮,锣与鼓,艳与俗,感受来自民间古朴而敦实的风,粗糙而温润的情,感悟民间文化的交洽与嬗变。然后,在一片锣鼓声中,在一张张如花笑面的夹缝里钻出来,沾着喜庆的沫屑,暖暖地走回家,候鸟般等待又一个春天的到来。

广州的冬季通常都比较温暖,这也是我至爱南

方,背井留下的主要原因。尽管生性钟爱北方的春与秋,四季分明,冷与暖,个性鲜明,但季节转换时,如期而至的感冒和咳嗽,镂心刻骨,遂割爱于丰满的理想,臣服于骨感的现实,来到四季如夏的花城定居――哎,也挺好,让四季的轮回,妩媚变幻在梦里;让温暖的冬季,浸润生命的骨肉。

喜欢在春节后蜕下厚重的“冬茧”,套上飘逸的春裙,节日气球般,逡巡在有穿透力的阳光里,迷失在浓情化不开的问候中,心情和呼吸都走进洋溢着负离子的“亲情氧吧”,格外放松、淡泊。

然而,开不败的花就会跌价,太顺利的圆满缺少曲折过程的张力,春亦像待嫁少女,挟满悱恻的心事和些许的茫然。那天,从百万葵园看完经过特殊技术处理而提前开放的烂漫多情的梅花,还幻想着梅花枝上长满的牙签般小而硬的蓓蕾,孰料一场大雨,便喊回了风那冰冷多情的眼泪妹妹。

“朵朵频飞落,不知是何花。”冰霜雨雪不谙怜香惜玉,总在为难梅花。或许正因为此,梅花总是让人浮想联翩。母亲是由梅陪伴着出生的,她大半生的遭历,也总让人想起梅,想起梅凌寒的孤寂,傲雪的坚韧。那天和她聊起这番感受,她竟然浑然不知,仿佛雨雪是梅花的奏乐颂诗,也瞬间仿佛成了我心头的闪烁。而那落花,也别有了异样的感觉。

故乡的这个季节通常会下雪的。梅鹅黄色的蓓蕾,点缀在雪丛中,若隐若显,似有似无。当我们面对冬天的冷硬、黑暗,和各种生物的枯裸,只要梅的一缕暗香,就会让人感受到春就藏在它动人的花晕里,使我们不由自主地想望春天的“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细流”。再丰富的想象也难以包容春季多彩的欢欣,而一个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仿佛都是对生命轮回对岁月的奖赏。每个人都不可能满足现状,多色多彩多味的春,无疑是梦最好的飞翔和栖居的世界。不过,这奖赏,是要用心慢慢等来的。

“慢慢”,两个字可以来解释望春的心情。

春天的到来,总是充满诡秘和曲折。小寒、大寒,本是带着“寒”而来,却不一定冷,也不一定不冷,或是冷过即暖,或是非常温暖平和,反而立春过后会冷上一段时间。老家人说是“倒春寒”,也有人叫“余寒”,每年这段时间,“倒春寒”的手就会把我的衣柜扒拉得乱七八糟――时而挂出春裙,时而叠出秋装,时而要穿上冬衣,这种情形很多,仿佛是春在和我们调情,又或春故意修炼我们的脾气。呵呵,这只是表象,许多痼疾,也会在春天里悄悄萌发、侵袭,让人措手不及。比如我眼里的沙粒肿、慢性支气管炎、胃病,等等。仿佛像泉水,不知不觉间就从不为我知的角落冒出来。疾病的到来,加剧了“慢”的感觉。

余寒过后,春天便渐渐露面了。虽然不甘寂寞的寒意也会偶尔偷袭,在广州,到了春天,暖便是主色调了。即便是潮湿阴冷的梅雨季节,冷的风,湿的雨,不时撩拨着怀春少女的愁绪,但多半不会寒彻入骨。只是缺少阳光、天气和植物的笑容,春的感觉还不算太明显。间或,春也会偶尔峥嵘,却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欲说还休”。

望春,是一种“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心情和心境。望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感受生命的蓬勃,感悟人生的丰盛。尤其是在四季分明的河南老家,看着那原本褪去绿衣,光着身子的树,泛出星星的绿,爆出颗颗的芽,长出甜甜的叶,涅?之后,又一个轮回开始了。在田野,那原本枯黄的草,经春雨的滋润,转眼之间,铺起一片挂着露珠的浅绿的地毯,昂起一张张毛绒绒的脸,看着这新奇而又鲜亮的世界。不看任何人的眼色,不因人事的变动,不问时世的变迁,仅依着自然界自身的规律,该绿的绿,该红的红,该开花的便开花。直至,静静地发现躲得远远的核桃花,那些几乎无花的慢慢成熟的美,已开成云在青天,开成“花开无声鸟无踪”的旋律,美在心底。那样的等,是何等的宁静而自由,清雅而淡远……

而在广州就缺少这种情致。广州总是四季如花,连绵不断地开花。心里就缺少了一种期待,也便少了一分惊艳,一如坐缆车登高山,全无“会当凌绝顶”的气概。当然,广州次第不断的花语,也让人连绵不断地感谢春天,只是,少了几分眼前一亮的蓦然情韵,和等待过程的万千感悟。

非但如此,曾去葵园。眼前的每块土地,每丛树林都是碧绿一片,柔美的大自然最漂亮的面孔已经显现。看梅花,还有玫瑰、熏衣草、菊花等等都争相献媚。花农告诉我,随着种植养护技术的提高,花期可以提前,可以延长,花色可以改变,只要人们愿意。孰不知,那份望春的心情,在花儿们不知疲倦的绽放中疲劳,甚至荡然无存。迎合市场的花匠们不会理会花的心情,人的心情,正为自己的杰作而得意洋洋呢。

就像我们的人生和爱情,满满地,满满地,等待春天,驰骋着,幻想着。而春天,总是踟蹰着,考验着我们,然后,才和我们一起美丽地走过。可惜,走路的人很多,而带着欣赏眼光走路的人不多;喜春、惜春的人很多,而望春、读春的人并不多。许多人只是把春天作为幸福的梦想和华丽的封面,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浮华甚至是妄想乃至失落与苦痛中,而不是用来慢慢地品读和享受,从过程中获得每一份真和美,发现辉煌与平淡各有千秋的情和境。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其实,何不妨学学辛翁,把心思刻在花瓣:“春且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