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少儿应多读科普名著

2009-02-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兴诗 我有话说

科普是一个宣传和普及科学的问题。然而在百年以来的中国,科普却并不仅仅是一单纯的科学问题。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中,饱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中国人民,从血的现实里认清了一个道理,没有科学武装自己,只有挨打受气的份。说中国需要科学,需要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其中含有莫大的期望和志气,有时代精神,也有我们自己的鲜明民族特点。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早在1895年就提出了发展科学,提高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必须和振兴中华紧密联系起来,“故欲我国转弱为强,反衰为盛,必使学校振兴,家弦户诵。无民非士,无士非民。而后能与泰西诸国并驾齐驱,驰骋于地球之上。”

这段话说得多好啊!充分说明了科普对于振兴中华具有极端重要性和急迫性。在这样的形势下,严复首先在1898年翻译了第一部国外的科普作品赫胥黎的《天演论》,鲁迅也从1902年开始介绍法国科幻小说作家凡尔纳的作品。五四运动提出中国需要“德先生”的同时,还迫切需要“赛先生”,就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口号了。当时的梁启超、胡适、丁文江等有识之士纷纷站出来,举起了倡导科普的大旗。商务印书馆王云五、周建人主编的《万有文库》,开明书店夏?尊、叶圣陶主编的《开明少年丛书》和《开明青年丛书》等,都是提倡科普教育的先锋。

新中国建立后,在当时“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竺可桢、茅以升、严济慈、梁思成、裴文中、华罗庚、贾祖璋等许多科学家以及高士其、董纯才、郑公盾、温济泽、叶至善、王国忠、章道义等许多科普作家和宣传家,从各个方面积极推动少儿科普发展,出版了许多好作品,形成了一个高潮。上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科普和其他科学文化事业受到严重干扰,坠入了一个低潮。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十届三中全会以来,少儿科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一批批新人新作推出来,形成了新的高潮。

在这里需要对少儿科幻说两句。作为科普的一部分,少儿科幻也担负着同样的科学知识普及任务,不同的是通过幻想故事的形式来体现。其中一些的知识含量很充分,属于“重科学流派”,所含有的知识成分自不待言;有的具体知识成分比较少,以活跃少年儿童思维为目的,也从另一个侧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不能完全一笔抹杀。建国之初,以郑文光、童恩正、肖建亨、迟叔昌、叶永烈、金涛等为代表的作家和作品就是少儿科幻的佼佼者,值得再次推荐。

湖北少儿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入选的包括中外最知名的科普作家及其代表作,涵盖之广,内容之精,令人叹为观止。这些作品经过了时间的严格考验,几乎每篇都是传世经典之作。过去许多孩子阅读这些作品,得到很大启发,由此步入了科学殿堂,成为科学工作的栋梁。孩子们总是一代代出现成长的。对今天新生的一代而言,这些作品是陌生的,也是常青不老的,依旧富有重要的阅读意义。需要一提的是,尽管过去也出版过类似的选集,却没有这样厚重全面。这是建国60周年之际,送给中国青少年的最好礼品。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