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毕节试验区科学发展之路

2009-02-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中共贵州省委、光明日报联合调研组 我有话说
创建于1988年的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是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

20年来,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毕节试验区紧紧抓住“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积极探索贫困山区的科学发展之路,通过全区各族人民

的艰苦努力,成功摆脱了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经济贫困三大难题的困扰,走出了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之路,创造了贫困山区生存和发展的突出业绩。

毕节试验区20年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带领各族人民创新发展的又一个生动范例,是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探索,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为其他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和重要示范。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西北乌蒙山区,辖毕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赫章等8个县(市),总面积2.68万平方公里,全区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地形破碎、土地贫瘠,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20年前,这里曾是我国西南贫困带的核心区域,被联合国确定为不适应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1987年,毕节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仅288.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4元;人均产粮不到200公斤,每年需国家调进粮食1.5亿公斤,在当时558.86万人口中没有解决温饱的有315万;有147万人和12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水土流失面积达60%以上,森林覆盖率仅8.53%;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21.29‰,文盲半文盲占青壮年人口的50%以上。

探索

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三大矛盾交织,使毕节深陷入“越生越垦、越垦越穷、越穷越生”恶性循环怪圈难以自拔。而这,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贵州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发展实际。如何破解这一喀斯特地区的生存发展难题,探索走出一条贫困地区的发展新路?1985年,胡锦涛同志就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后,先后走遍全省86个县\(市、区\)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把毕节地区作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战略构想。1988年6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毕节试验区正式建立。胡锦涛同志为推进毕节试验区的改革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特别是就建立试验区的目的和试验区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作出了明确指示,有力地指导了试验区的健康发展。在贵州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毕节试验区围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统筹解决贫困和生态恶化问题,走上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1.开发与扶贫有机统一

试验区将区域开发与解决群众温饱、强区与富民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变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变输血型扶贫为造血型扶贫、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首先,大力加强农村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注重从根本上夯实摆脱贫困的基础。其次,优先安排投入见效快、覆盖面广、能直接解决群众温饱的扶贫项目,优先将扶贫资金投放到贫困人口集中的乡镇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优先投入到技术物资配套、能带动种养业发展的项目,让贫困群众直接得到实惠。第三,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做大“蛋糕”。一方面依托国家扶贫开发项目和农业工程项目,积极发展水果、蔬菜、茶叶等商品基地,大力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抓住西部大开发和贵州省实施“西电东送”工程重点地区机遇,充分发挥优质无烟煤基地和水能资源丰富等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优势煤炭资源的开发,大力发展能源产业,积极推进煤电化一体化循环工业经济基地。第四,改革创新扶贫机制,保障开发扶贫顺利进行。试验区率先建立了互助储金会,率先探索和推广了财政扶贫资金贴息、信用社贷款的扶贫机制,有效放大资金量和扶持范围;率先探索和推广了财政扶贫资金有偿滚动发展的扶持方式;率先整合各类资源,捆绑资金集中投入,实施整村连片推进;以“改茅建房”为中心,配套进行沼气池建设,开展改厕、改圈、改厨、改水、改庭院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引导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加快脱贫步伐;建立了“四三二一”帮扶、党建“1+1帮扶”、“百企帮百村”、“万人帮万户”等活动机制,帮扶到户、责任到人。

2.生态建设与经济开发有机统一

试验区通过采取“以进保退、以退促进”,“开发山下保山上、建设山下促山上”,“堵疏结合、整体防护”,“重点突破、有序推进”,“寓防于建、抓建促防”等工作方式和机制创新,重点实施了“长防工程”、“长治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坡改梯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中国“3356工程”,展开了山、水、林、田、路和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同时,大力推进林权林地制度改革和营林组织创新,走上了国家、集体、个人共同进行生态建设的路子。积极探索“土地――粮食――经济――生态”协调发展途径,实行“投资不乱、渠道不变、资金捆绑、合成治理、各计其功”的多元投入机制,创造出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栽植物、坡改梯、横耕聚拢栽培系带子,坡地种草和绿肥铺毯子,山下大办乡镇企业、庭院经济、多种经营找票子,大田大坝改造中低产田土、兴修水利、推广农业科技种谷子”的“五子登科”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坚持循环经济的价值取向,以林下种草、林草配套的方式,推进退耕还林,把发展种养业与农村沼气池建设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发展链式农业生产,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循环农业经济。

3.人口数量控制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

试验区通过推行集团承包责任制,促进计划生育工作向制度化、科学化管理迈进;把保护耕地与计划生育结合起来,实行“人地挂钩”,采取“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政策,建立抑制农村人口过快增长的长效机制;积极进行“计划生育‘村为主'并延伸到组”试验,建立计划生育群众自治机制;从财政投入和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中拿出一定经费,建立了农村独生子女户和二女结扎户养老保障金,完善有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养老保障机制;实行计划生育户和计划外生育户不均等的倾斜政策,在扶贫和乡镇集体企业安排子女就业等方面,优先考虑计划生育户,鼓励农户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同时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切实提高人的能力。坚持教育优先,加大教育投入,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收入增幅;把发展农村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在农村并逐步在城市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对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和双女家庭的子女,提供一次性职业培训补贴;努力统筹城乡就业,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和跨地区转移,保证农村劳动力输出有组织、求职有服务、就业有能力、权益有保障,积极引导和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以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突破口,逐步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维护贫困群众基本健康的权益,切实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成就

毕节市倒天河旧貌换新颜

在20年改革试验的发展历程中,毕节试验区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把挑战当成机遇,既注意克服畏难情绪,又注意防止速胜思想,艰苦奋斗,扎实苦干,走出了一条体现改革试验构想、坚持艰辛探索和积小胜为大胜逐步取得重要突破的奋进之路,摆脱了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走上了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之路。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试验区生产总值从1987年的17.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35.45亿元,年均增长10.5%,比全国、全省分别高出1.2和1.09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从 1987 年的1.96 亿元增加到2007 年的55.06亿元,年均增长18.15%,比全国、全省分别高出1.5和0.44个百分点,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第三,建成了全国第四大优质烟区、“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三次产业结构由1987年55.1:19.4:25.5的“一三二”型调整为2007年30.13:38.62:31.25的“二三一”型,以旅游和商贸为主体的第三产业不断发展,旅游业逐步成为试验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

2.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1987 年到2007 年20 年间,试验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97元增加到10197元,年均增长14.4%;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82元增加到2458元,年均增长13.4%;绝对贫困人口从345万减少到49.89万,农村贫困发生率从65.4%下降到7.1%,6个贫困县先后越过温饱线,城市低保、农村低保覆盖率达到100%。

3.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绿色银行”富万民在20年的努力探索中,毕节试验区大力发展水果、桑蚕、经济林木、蔬菜等生态种植业,走出了一条“以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开发,以经济发展助推生态建设,从而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生态富民之路,为试验区的改革试验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郑桂洪摄

试验区20年共植树造林1447万多亩,森林覆盖率从14.94%上升到35.92%,每年平均上升1个以上百分点;水土流失面积减少7791平方公里,土地侵蚀模数从每平方公里5466吨下降到3389吨;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镇(市)中心区的环境已连续3年达到优良标准,城市空气质量全年优良率达到80%。

4.人口控制成效明显

试验区人口出生率从28.09‰下降到14.31‰,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47‰下降到7.8‰,20年少生了139万人;妇女总和生育率下降到2.08%,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人口再生产达到更替水平。

5.社会事业显著进步

试验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文盲,人均受教育年限从3.8年提高到6.2年;高等教育开始起步,建立了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毕节学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2.64%,以县为单位实现了全覆盖;各项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和文化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村通广播电视。

6.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

试验区公路通车里程从4484公里上升到15894公里,年均增加489.3公里,实现了县县通油路、65%的乡通油路,75%的村通公路,随着一批高速公路和毕节机场的开工建设,交通落后的状况将继续得到改变;通过实施渴望工程、解困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烟水配套工程,解决了390万人的饮水困难,自来水受益村覆盖面达80.2%,工程性缺水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7.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改制面达到85%。与此同时,试验区把消灭贫困与打破封闭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着力搞好招商引资工作。2004年以来,试验区累计引进省内外资金137.45亿元,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三大主题”试验成效显著

启示

毕节试验区20年的改革试验,实质上是对欠发达、欠开发地区如何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的重大探索,为我们更加自觉、坚定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指明了方向,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回顾20年来的探索实践,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毕节试验区建立之初,胡锦涛同志就要求首先要把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问题解决好,把解放思想贯穿于改革试验的全过程。20年来,试验区广大干部群众坚持把中央精神与当地实际有机结合,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敢于突破不利于生产力发展、不符合本地实际的条条框框,坚决克服满足现状、固步自封、因循守旧、自我封闭的自然经济观念,坚决克服“怕吃亏”、“怕肥水流入外人田”的小生产狭隘观念,注意在完善、配套、用足、用好政策上下功夫,确保改革试验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面临着新的矛盾和课题,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新思路、新办法,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

――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对毕节来说具有更加特殊重要的意义。贫困山区的实际,决定了毕节必须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根本主题。但发展决不能以掠夺自然、破坏生态为代价,毕节试验区在20年的发展中,不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而是选择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将物质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以及人口生产力协调起来展开综合性经济社会改革发展试验,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开发利用资源,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成果,对我们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毕节试验区的建立,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使全区的各族人民群众尽快摆脱贫穷、增收致富。20年的发展中,试验区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变“救济型”、“输血式”扶贫为“自救型”、“造血式”扶贫,坚持在制定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方案和确定重大项目等重大问题上听取群众的意见,坚持把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尊重人才做为一项根本性的工作下大力抓好,紧紧依靠群众,创造了“五子登科”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一套制度作保障、两种生产一起抓”、“拦洪于山、蓄水于窖、保肥于土”等许多符合当地实际、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色的经验。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毕节试验区发展实践给予我们的又一重要启示。

――必须大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党的领导是毕节试验区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20年来,毕节试验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牢记胡锦涛同志的谆谆教导,大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努力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能够驾驭复杂局面的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团结和带领试验区各族群众勇于探索、求真务实、奋发有为。毕节试验区的发展再次说明,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必须善于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切实形成共同推进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毕节试验区在坚持尊重群众实践、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同时,高度重视借力发展,集聚了国内外一流专家的智慧,很好发挥了“智囊团”的决策参谋作用。自1989年9月20日“支援贵州毕节试验区规划实施顾问组”正式成立以来,由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组成的专家顾问组紧紧围绕毕节试验区的三大主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帮助毕节试验区制定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两烟”、畜牧业、铅锌、煤炭产业群,建立项目储备库,培养项目管理人才等重大建议,促成了公路、铁路、水电站、火电厂、教育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期间,为促进智力支边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自1994年起,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与毕节地区8个县\(市\)建立了定点支边扶贫制度。据不完全统计,20年来,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共有206批2340人次的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到毕节试验区帮助工作,直接投入帮扶资金1.21亿元,协调引进资金和捐赠物资折款4亿多元,帮助引进推动的项目80多个,涉及资金300多亿元,培训各类干部1.75万人次,兴改扩建各类学校119所,为推动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凝聚内力,汇集外力,实现内力与外力的有机统一,也是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执笔人:谢一、单三娅、宋明、柳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