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王树村:年画一生缘

2009-02-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蕾 我有话说

氧气机上放一块木板当工作台,一边是年画图片,一边是工具书籍。当记者来到王树村的家时,他正坐在这个“工作台”前,一边吸氧,一边工作。

王树村虽然已驶入86岁的生命航程,且体弱患病,但对民间艺术热爱不减。他著作等身,收集了10000余件包括年画、刺绣、民间玩具等在内的传统民间艺术品。“要写的书太

多了,再给我10年就好啦!”他感叹。

爱国情怀成为收藏原动力

王树村常说:“我与年画的缘分是一辈子的。”

中国传统年画有“南桃北柳”之说,而王树村就生长在“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天津杨柳青。他曾祖辈有一位裱画工,喜爱收藏民间年画。在这样的环境下,年幼的王树村得以在年画珍品中熏陶浸润。

然而,祥和的杨柳青随着卢沟桥事变而变了模样,王树村至今还清楚记得1937年的一天:天上下着滂沱大雨,道路泥泞,日本兵封锁了全镇,烧杀抢掠。他们还用年画旧版铺路,炮车从上面碾过。年画作坊积存多年的年画老版或被焚烧,或被运往伪满洲国和日本。

这让14岁的王树村激愤不已,他在作文中写道:“一个人要在社会上做出一点救国的事,表现出爱国主义精神才算是一个中国人。”他开始暗中为抢救年画奔走。

当时一些烧饼铺买进年画画版当柴烧,王树村就去求掌柜,请人家允许他用墨汁刷印墨稿。抗战胜利后,看到国民党军队用画版修筑碉堡、炮楼,他就和官兵诉说墨线画版是中国的文化遗产,有个读过些书的军官被他感动,允许他将其中较有价值的拿回家中收藏。

1948年,他投奔解放区参加工作,成为一名美术干部。新中国成立后,王树村随华北大学进驻北京,在《美术》杂志做编辑。1960年,他调到中国民族美术研究所工作,他收藏的足迹开始走向全国。每到一地,他就直奔旧货市场,每遇心仪之物,总是倾其所有,从不吝惜。“收藏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王树村说。正是这样的态度,使他在历次“运动”中,冒着生命危险保护这些现在被视为国宝的民间艺术品。

1990年后,一些外宾慕名前来,想以重金购买他的藏品。他毫不心动:“我保存这些作品是为了国家,不能卖。”这种事情发生得多了,他调侃道:“他们拿着那么多张一样图案的钞票换我不重样的年画,那怎么行?”

然而,这句玩笑的背后又藏着多少辛酸故事―――一辈子节衣缩食,1985年以前,没有穿过没补丁的衣服,连给人寄信也是将旧信封翻过来用。这种近乎苛刻的节俭让他在没花国家一分钱的情况下,收集到全国各地有代表性的年画。

踏上艺林拓荒之路

日本投降后,日侨在天津抛售书画,其中有不少关于民间艺术的画刊。王树村看到这些书作者全是外国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外国人对中国民间艺术如此重视,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拿出像样的研究成果呢?”于是,王树村放弃了已经颇有造诣的绘画艺术,毅然走上了年画研究之路。

这并非易事:外国人撰写的研究书籍所引用的资料不是第一手的,并不可靠;而中国古代史籍中相关文字资料又少得可怜。那段时间,他几乎天天泡在图书馆里,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爬梳,为解决一个问题,经常挑灯夜战,耗费数天。

1959年,三部重要著作―――《京剧版画》、《太平天国版画》、《杨柳青年画资料集》出版,其中《杨柳青年画资料集》一举在莱比锡国际书展上荣获银奖。

成功激励着王树村朝更深层面掘进。他开始关注更大范围的民间美术种类,一干就是半个多世纪。

用一辈子为“毛衣”起头

研究一下王树村的著作目录,可以发现,他近80部著作,60多部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版的。尤其2003年诊断为肺癌中期,五年来同期患病的病友都相继去世,只有他,不仅活着,而且以平均每年三四本的速度出书。医生们称他是医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问他为何要这么“逼”自己?他若有所思地说:“中国的民间美术研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系统工程,就如同织毛衣先起个头一样,每个品类的具体研究还只是打基础,而仅是打基础的工作我一辈子也做不完。”

记者能理解他的紧迫感。和很多人一样,他生命的黄金时期被接踵而来的政治运动耽误了。粉碎“四人帮”后,王树村迎来了学术生涯的春天,自然百倍努力。1990年起,王树村承担了国家重点课题《中国民间美术史》的工作,这是列入国家“八五”重点的开拓性工作。他不负众望,完成了七十万字、附图千余张的民间美术史鸿篇巨制,于2004年出版。很多国家和地区纷纷邀请他前去讲学,数十个国家的博物馆和研究机构为他建立了个人学术档案。2004年,王树村获得首批“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殊荣。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前所长毕克官曾在《民间年画和王树村》一文中高度评价王树村:“早在30年代中期开始,有计划有规模地抢救收集民间年画文物史料,王树村是第一人;民间年画和民间美术品收藏数量之多,品质之优,王树村是第一人;以毕生精力,长达60年的漫长岁月,投入民间美术研究,王树村是第一人;创立民间美术学科,民间艺术研究著作多达数十部的学者,王树村在学术界也是第一人。”

不能让年画随风而逝

王树村的学生、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美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海霞近一个月来带着研究生每天在王老家里“上班”。他们将王老的藏品逐件拍照、测量、分类编号、编写清单,再把需要鉴定的藏品让王老审订。

王树村说,他的志趣本在研究,但由于大多数藏品只有自己了解其年代、背景和艺术价值,所以整理史料留存下去成为眼下更为紧迫的事情。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年画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王树村忧心忡忡地说:“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说什么也不能让年画随风而逝。”

2003年,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全面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王树村为此欣喜不已,他不顾年高体病,积极参加各种会议,为保护民间艺术大声呼吁,献计献策。

面对当前年画出版鱼目混珠的现象,王树村十分焦急。他说,“对于文化遗产,不能把行货和精品混为一谈”。为了让人们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文化遗产,他已着手编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珍本集・年画十卷本》。

近日,天津杨柳青画社又上门请王树村主持十卷本《杨柳青年画集成》的编辑工程。他失眠了,第二天就给王海霞打电话,说:“这两件事一定要抓紧,我们是在与时间赛跑啊!”目前,这项工作已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为老人圆一个永远的年画梦。

王树村爱年画,也为年画的传承保护忧心不已。战胜病痛,为年画保护多做些工作,是他耄耋之年最大的心愿。(本文照片为本报记者程伟光摄)

2009年2月20日
第5期总第157期

责任编辑:邓凯王斯敏

电话:010-67078807/8979

邮箱:gmrbrw@126.com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