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和内心的紧逼

2009-02-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仲丹 我有话说

安徽作家赵焰不久前写了一部《晚清有个李鸿章》,我有幸得睹,阅后还写了书评,以表对作者才情的赞赏。遽不知作者落笔迅疾,不到一年又出版了一部《晚清有个曾国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开机印好后飘着浓墨清香让我有幸先睹。确实也是,写皖人李鸿章总是避不开湘人曾国藩。这是一对师徒,李鸿章对曾国藩执弟

子礼恭敬有加,而且李鸿章淮军起家的班底也来自老师的湘军。饮水思源,写了学生再写老师,倒也可算是不忘师承,渊源有自。

曾国藩是晚清名臣中的大人物,近年出版的有关他的书真是不知凡几。我的书架上就有30卷本的《曾国藩全集》,另外湖南作家唐浩明的小说《曾国藩》也一度风靡。然而小说终为“小说家言”,总有读者还想了解更真实的曾国藩,而且有耐心读全集的人也不会多,所以像赵焰所写的这样读后既能让人知全貌又可让人有所悟的书,就很为读书界所需。

至于曾国藩其人,大家都知道他是个不简单的人。文人掌兵带出了湘军的虎狼之师,力挽大清社稷江山于将倾之际,且还能在戎马倥偬之余不忘读书,自有他的理学心得、桐城文章传之后世。对如此阅历丰富、个性复杂、影响深巨的历史人物,作者竟以20万言的篇幅就写得明白清晰,婉转而又自如。我相信作者在事先一定是做了充分准备,比如细心研读过30卷的《曾国藩全集》等,这样才会有举重若轻的定力,纳万千须弥于一粒芥子之中。读者花上一整天或是几个夜晚通读一遍此书,就能将曾国藩的一生大事了然于心。

叙述精要是赵焰的一个优点,而该书更大的优点则体现在作者的众多评点之中。这是一本史书,“读史使人明智”,作者在书中处处与读者分享他读史的心得,既揭示史实表象背后的潜台词,又让读者从中获益先人智慧的滋养。

如1857年曾国藩回老家为父亲守孝,时间长达一年多。“当曾国藩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退下来,置身于这个小山村时,那些平时羁绊自己的念头和思想便如尘埃一样纷纷落下,一种清风明月般的洁净出现了。”书中认为这段时间是曾国藩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其意义如同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龙场悟道”以及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菩提树下“顿悟”。曾国藩悟到了人生进取和虚无的双重意义,个性有了很大改变。“从此之后的曾国藩悲悯、达观、清醒,富有超然的洞察力,以及无时不在的苍凉感。”

从书中类似的多处评点中,可见作者对传主精神气质的把握是很细微准确的。诚如书中《后记》所言,赵焰坚持以一种文化和内心紧逼的方式去接近研究对象,结果使曾国藩原先那种“深藏不露的内心世界昭然若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