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杨献珍哲学思想研究的标志性成果

2009-02-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庞长富 我有话说

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杨洪林教授撰著的《杨献珍哲学思想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一书,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是他矢志不渝历经18年理论研究成果的结晶。《通论》为我们整体地、全景式地展现了杨献珍哲学思想的本真、全貌。

《通论》一书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一、《通论》

坚持史论结合,全面、系统地追溯、考察了杨献珍的人生奋斗历程和哲学思想发展过程,全景式地研究、展现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杨献珍哲学思想。作者将杨献珍哲学思想置于我国当时宏阔的历史背景之下,把杨献珍的人生历程与哲学思想形成发展过程密切结合,全面考察和研究了他从一个爱国青年成长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教育家的历史过程。《通论》对杨献珍的唯物论思想、认识论思想、辩证法思想、唯物史观及教育哲学思想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发,全方位、全景式地展现了其哲学思想的各个方面。我国资深哲学家韩树英同志在为该著写的序言中指出,此著是“杨洪林教授历经18年之久,从事理论研究的结晶,是全面系统研究杨献珍哲学思想的专著、力作。”这是对《通论》及其作者的充分肯定和中肯评价。

二、作者把杨献珍哲学思想置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化的理论境遇下,揭示了其哲学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内在联系,特别是与邓小平理论之间的逻辑关联,彰显了他的哲学创新和理论贡献。杨献珍不仅翻译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哲学论著,而且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及党校培训党政干部的教学工作,从而奠定了其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根基。由于杨献珍熟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外哲学的对话、交融之中,勇于批判地继承、借鉴、吸纳与创新。他不仅坚持辩证唯物论,深入阐释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而且创造性地提出和反复强调“思维对存在的关系这个哲学上的基本问题,也是我们一切实际工作的基本问题”。他反复强调要全面理解和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对立面统一和斗争规律的实质和内涵,要破除“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而且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创造性地阐释了“合二而一”这一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这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无疑是一种积极的尝试。他不仅坚持历史唯物论,正确阐释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而且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提出的“综合经济基础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正确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奠定了深存的哲学理论基础。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杨献珍极力倡导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通论》深入揭示了杨献珍作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毕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党和人民的“精神武器”,把“小众哲学”变为“大众哲学”而不懈奋斗的历程,并对其哲学思想的特点与理论贡献作了全面概括。杨献珍认为,哲学工作者应当有一种觉悟,负起历史责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普及到全国人民中去,首先是普及到广大干部中去,变成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武器。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具有内在一致性,强调唯物主义世界观贯穿于世界观贯穿于历史观、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工作方法,只有组织广大干部和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伟大的认识工具”,才能卓有成效地从事艰巨而复杂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他自觉地担负起研究、教育、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成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教育家。

总之,《通论》这部著作在理论内容及研究方法的创新上,在把握杨献珍哲学思想体系、理论特色及理论建树、贡献等方面,都作了新的探索,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深入研究杨献珍哲学思想的上乘佳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提供了相当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