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危机中赢得先机

2009-03-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我有话说

2008年,江苏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全球的寒冬中逆势而上,取得了全省年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的可喜成绩。面对新一轮挑战,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省长罗志军就走出金融危机影响,实现保增长、促发展的目标,畅谈了自己的看法。

优化结构――加快经济发展的核心

2008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加大的严峻形势,江苏省强力推进经济结构转型,着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各类以低能耗、高附加值为特征的产业实现了快速增长。罗志军代表说:“我们要在挑战和机遇面前,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综合竞争力。”

如何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罗志军代表认为,要培育壮大一批重大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和重要产业基地,实现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通过这种集约式的发展改变部分产业“小而散”的状况,实现产业新的区域布局,从而避免结构趋同带来的恶性竞争。为此,江苏将利用当前各类成本相对低廉的有利条件,鼓励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开发延长产业链条,努力形成一批技术含量较高、市场前景较好、竞争能力较强的大企业大集团。要认真落实扶持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对技术先进、优势明显、联动性强的重大项目优先支持,形成高点先发。

自主创新――激发经济活力的源泉

去年以来,江苏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撑起了江苏经济半边天。沿着这条发展思路,在当前抗击金融危机,扩内需、保增长的挑战中,江苏提出了大力推动自主创新,特别是加大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推进力度。

借助诸多优势,罗志军代表认为,江苏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新体系,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一方面要抓紧争取一批国家重大专项在江苏落地,实施一批与保增长、扩内需紧密相关的重大项目,攻克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并集聚,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进一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产学研合作。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罗志军强调,科技人才是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江苏要下大气力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凝聚人才并成就人才,让各类科技才俊脱颖而出,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自主创新之泉滚滚而来。

协调发展――提升经济实力的保证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为江苏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而江苏也需要进一步强化区域协调发展。对此,罗志军代表谈到,江苏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积极策应、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在政策导向、投资结构和项目布点上,把战略性调整和适应性调整紧密结合起来,使这一轮保增长促发展的过程成为产业布局优化、层次提升、优势强化的过程。

针对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罗志军代表详细阐述了苏南、苏中和苏北在保增长促发展中的定位:苏南经济的稳定发展事关江苏经济全局,要努力在保增长促发展中发挥骨干作用,在调结构促转型中发挥先导作用;苏中地区要继续保持快速崛起的强劲势头,成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加速带”;苏北地区要发挥在保增长、促发展中的后发优势,不仅成为全省抵御金融危机不利影响的“减震器”和“缓冲带”,而且成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动力”和“增长极”。

新华社发樊如钧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