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湖南农大实实在在为“三农”

2009-03-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唐湘岳 本报通讯员 江静 李苗 我有话说

编者按去年,本报突出报道了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石雪晖的事迹。其实,在湖南农业大学,像石雪晖教授这样实实在在为农民服务的知识分子还有很多。石雪晖和湖南农大的师生们犹如朵朵报春花,让我们看到了振兴农业的希望。

2月5日,春节长

假还没过完,湖南农业大学邓子牛教授就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开赴常德市万山红基地苗圃进行特早熟柑橘的品种选育。最近几年,他和他的科研团队在湖南省建立了10个品种区域性试验基地,无病毒良种繁育基地5个,带动了全省82万亩柑橘品种改良。这是湖南农业大学服务“三农”的一个缩影。湖南农业大学的师生们用汗水用成果诠释着一个理念――以服务“三农”为己任。

“傻”科研厚回报

去年湘西永顺县马铃薯大丰收。农户捧着大大小小的马铃薯,对着前来视察的湖南农业大学马铃薯专家熊兴耀教授连声说谢谢,谢谢他和他的团队送来的新技术。传统的马铃薯种植,需要一个个挖洞,费力费时,施肥也会大打折扣。通过几年的攻关,一种在南方冬闲田种植马铃薯的方法诞生了:开沟做畦,放种薯,覆盖稻草和地膜,收获时就只需要扒开稻草“捡”。农民们把这个方法形象地总结为“摆一摆,盖一盖,捡一捡”。简单的方法后面,是一连串的科学处理:处理种薯,要选择播种的最佳时机,要控制植株的生长,处理地膜,在地表更要注重病虫害的防治,既节能省工,又能提高稻田的肥力。

“我们的研究是为农民服务的,好用实在就行。我们多动点心思,农民们用起来就可以省些力气了。”熊兴耀教授朴实的语言道出了全体专家的心声。

在成功开发18个杂交油菜新品种后,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官春云院士领衔的油菜科研团队推出了2BYF-6型油菜免耕直播联合播种机。机器在田里走一遭,挖坑、播种、覆土、施肥四个步骤一步到位,省时省力,规范管理。该机器已经通过技术鉴定和检测,列入国家农机补贴目录,去年10月底已销售315台。同时,2LV―1.6型全喂入油菜收割机的机体已经制成,预计今年就可以投入使用了。官春云院士把自己的机器戏称为“傻瓜机”,好用也实用。

与官院士一样,湖南农业大学研究员朱列书戏称自己团队研究出来的复合肥为“傻瓜肥”:根据品种需要科学配置,施肥一步到位。“傻”科研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桂阳县走出了烟草种植的低谷;陈立云、邹应斌教授促成了双季稻“旺根壮秆重穗”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问世,使此法栽培的水稻亩产达1260公斤,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小基地大作用

技术再简单,也需要推广下去让农民用得上。怎样才能更好地推广科研成果呢?石雪晖教授定点发展澧县葡萄、成就“南方吐鲁番”的做法给农业大学提供了经验。学校因此大力推广基地化服务方式,让服务“三农”落到实处。

2004年,湖南农业大学提出“双百”科技富民工程,在不同的经济生态区,选择100个示范基地,组织100支科技服务小组,与基地进行对接建设。茶叶专家刘仲华教授带领的科技服务小组来到武冈市,就茶叶生产中的品种、栽培、加工、深度开发各环节的关键技术展开技术培训,为每位受训的茶农补贴路费,免费提供技术手册和技术操作光碟,帮助茶叶企业建立商贸信息平台。他们计划把武冈模式推广到全省,免费培训万名茶农,真正做到“科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

凤凰县吉信镇农民有种植豆角的基础,2006年科技特派员李宗军教授在该镇黎明村建立了一个乳酸发酵豆角基地,引进两个豆角新品种,选好示范户,办好示范地,手把手地传授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当年全村建立起豆角产业示范基地200多亩,加工豆角30多万斤,实现产值40多万元。第二年,服务队伍扩大,种植范围扩大到周边4个村,面积达618亩。

2005年暑假,湖南农大首次启动了“大学生与农民双向素质教育示范工程”,利用学校精心培养的大学生教员,在全省范围内利用多种方式培训农民,从施药、治虫害等最基础的地方着手,改变他们的不良施药习惯,了解他们最需要的技术和信息。

短短几年,学校在全省14个州市建立了包括特派员驻地基地在内的109个科技示范基地,共有3000多名师生先后走进农村、走近农民,培训农民和企业技术人员近3万人次,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200多个,应用科技成果转化率在95%以上。

像农民做农民

下试验田,下基地,辛苦不言而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大四学生肖肖连续两年参与示范工程,跟着老师深入到隆回、鼎城等地农村,曾经10天走6个村子,让她难忘的是村民的热情:“听说有宣传会,村民一大早就跑来帮忙布置教室,发放资料。教室里站满了人,一位大爷把自己的孙子也叫过来听,做好笔记。你会恨不得把自己所知道的都给他们。乡亲们如此需要我们,我终于理解那些老师义无反顾地下农村了。”

老师的言行,最直接的影响是培养了一大批爱农为农的学生。湖南农业大学曾经组织一场大讨论:农大办学的目的是什么?毕业生应该怎样选择自己的工作岗位?学生的理想和责任是什么?在讨论中,学生和老师达成一致的认识:农村、农业大有可为,学农的人就应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三农”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年,众多毕业生选择了从事姓“农”的工作,黄晶同学也成为了其中一分子,留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站。一年过去了,他寄来一封信,信中说生活依然艰苦,但他扎根基地的决心却更坚定了。随信寄过来一张在田里工作的照片,熟悉他的老师都说,跟以前不一样了,就像个年轻的农民了。

都说学农的人像农民。官春云院士对于这样的称谓乐在其中:“袁隆平院士说,一天不下田都不舒服。我们也是深有同感。我们要做的事关乎老百姓的生计问题,要求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一个试验都要在地里完成,成果出来了要和农民打交道,下到田里去推广。我们就是农民,我愿意做一个像袁隆平、石雪晖一样实在的知识农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