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我们的节日过得更精彩

2009-03-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庄建 我有话说

3月11日,国务院参事室一间不大的会议室,高朋满座,蓬荜生辉。王尧、王蒙、冯骥才、舒乙、李汉秋、赵书、刘锡诚、何星亮、高丙中、萧放……诸位先生一早就分别从北京城各处赶来,参加在这里举行的“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座谈会。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宣布的会议议题,让与会者饶有兴味。有备而来,王蒙先

生第一个发言。“提高丰富传统节日的文化含量;使之与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结合;改善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把春节改建成全国老百姓畅谈心愿的活动。我建议,把春节做成‘戏剧节’,‘春节期间唱大戏’既是古老的活动,也可以办成新的活动。每年,怀仁堂都有戏剧观摩,我冒说一句,争取让全国的老百姓春节都能听一出戏。春节不听戏,还什么时候听?春节听戏,多有味儿。正月十五,是最热闹的节日,历史上,看灯,万人空巷。《红楼梦》第一回看灯,甄士隐把个女儿都丢了……”王蒙兴致勃勃一路说下去,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一个没落,看灯,吃元宵,吃粽子,诗歌吟诵,赏月,津津乐道。热闹中众人听出了他发言的主旋律:老人记挂着全国的百姓。他说了,春节听戏的,是全国的老百姓;正月的元宵,别动不动三五百元一盒,给老百姓做点八元一盒的。

政府有了文化自觉,让多年来为弘扬传统文化奔走呼号的冯骥才先生欣慰。“春节假日调整,年三十放假,我在政协提案,四个月后政府就有了回音。国家调整节日休假,这可是大事。有了空间,节日才不会萎缩。个人最重要的日子是生日,大家共同的重要日子是节日。中国是节日大国,节日是人民生活中的高潮。节日有理想的色彩,情感的色彩,心理的色彩,文化的色彩。有人说现在年意淡了,我说浓浓的年意在心里。每年春节,一亿人赶回家去过年。这是多大的年意,多大的情感力量?这样大的民心工程,不需要政府花一分钱。”为这天的发言,冯骥才前一天夜里12点爬起来做了一个表,列出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的崇拜对象、精神内涵、习俗。“我排了个序,春节活在千家万户,然后依次是清明,中秋,令人忧虑的是端午,这个节日只剩下吃粽子的习俗了。经过‘文革’,我们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太远了。当务之急要做的,是温习传统,改良传统文化,同时创造新习俗,新桃换旧符。”

“我家住在安定门,观察地坛庙会人流方便。每天十几万人,摩肩接踵。问问从庙会出来的人,看到什么了?答,什么也没看见。有什么买的?没什么,人太多挤不进去。出来的人都非常扫兴。”这样的见闻让舒乙先生心中有些沉重:“庙会的内容贫乏得难以形容。”他建议,庙会中加进书市的内容,像他儿时记忆中的厂甸,有淘书的乐趣。“连鲁迅先生都恨不得一天去三次呢。”舒乙先生说。

“办好传统节日,让13亿人在有限的生命里开心、充实、有意义,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可比拟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办好传统节日,关键是增加传统节日的文化含量,让人们在热闹中、在欢乐中、在休闲消费中享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所致力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离开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继承和创新,离开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挖掘、利用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失去宝贵文化

源泉和广阔活动平台。当然,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绝不是复古,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陈进玉的总结发言高屋建瓴,画龙点睛。

时间已近中午,大家意犹未尽。但热烈的探讨已经让会后的思考方向更加清晰:根据现代社会特点,深入研究我国城乡不同群体的节日需求;认真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打造既富有浓郁民族特色又适合现代人口味的节庆文化;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共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开阔视野、博采众长,促进世界各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座谈会已经破题,参事馆员在推进国家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自身独特的优势,相信他们思考后的精彩答案不会远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