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创新挑战危机

2009-03-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闻观察员 郭丽君 我有话说

我是小电表,近来又忙起来了……郭红松绘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创新”这个词就变得有些尴尬。虽然人们普遍认识

到监管缺失是造成问题的关键所在,但是华尔街冒出来的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创新”,也被认为是罪魁之一。

实际上,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世界充满了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企业要想走出危机,赢得市场的法宝就是创新。

一款造型可爱、设计精巧的“中国苹果”削笔刀不久前创造了一个“业界纪录”,一年销售超过70万件,以往国内任何一款文具的单品年销售都没超过40万件。设计“中国苹果”的,是上海一家叫博路的工业设计公司。

削笔刀是一种很常见的文具,以往市场竞争是靠价格取胜,你卖得便宜,我比你更便宜,往往因为关注成本而忽视设计。而这个模样可爱的“中国苹果”,没有任何花哨功能,只是顶着一片小叶子,既好用又美观,一下子抓牢了消费者的心。因为外观的创新,使得购买创新设计的浙江文具企业创下了单品年销售额1.5亿元的纪录。

像博路公司这样为制造企业提供产品设计等配套服务的企业归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因为介于二、三产业之间,又被称为2.5产业。这个创新型的产业是加速二、三产业融合的关键环节。在博路所在的城市上海,发展2.5产业已成为未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方向。

服务型企业使上海产业结构更多地依赖人力要素、依赖创新要素,而不是以往单纯依赖物质要素。有专家说,这种调整使产业发展从黑洞吸收模式转向太阳辐射模式,一个创新型产业能带动整个城市的竞争力。

目前,以创新为驱动力的创意经济引发的热浪,正以前所未有的传播速度影响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着传统的经营模式。它通过高渗透性、高增值性和高融合性的作用,产生高度个性化的新产品、新服务、新科技和新的商业模式,从而促进对经济运行系统的创新,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对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现在,中国传统的优势产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紧锣密鼓地出台,重点扶持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其目的不仅是“救急”,更重要的是“谋长远”,就是希望通过淘汰落后生产方式,鼓励科技创新、兼并重组来实现产业提升和优化布局。2月中旬以来,全国用电量恢复增长,传递出经济复苏的有力信号。

危机是创新的温床,是走出“低水平”制造模式的最大动力。谁最先掌握了这种变化的需求,谁就能抢占市场的先机。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巨大影响也显示出中国企业的竞争力过于虚弱。要想走出危机,在市场竞争中取胜,还得看企业的创新能力。没有创新能力,即使躲过这次危机,也可能在今后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微软的总裁总是这样告诫员工:“我们离破产只有18个月了,要生存大家必须创新。”

有人做过统计,40%的创新都是在经济衰退的时候产生的。因此,越是经济低迷,越是加快创新的好时候。当年我国冰箱生产“过剩”时,一个“冰箱门可以两边开”的简单创新,就让企业有了很强的竞争优势,原因很简单,对于许多住房面积比较小的中国家庭来讲,这个小小的改进意味着冰箱可以就着房间,而不是房间必须就着冰箱。

最近有报道,渣打银行中国分行日前在北京推出一项按日计息的活利贷政策。“活利贷”与普通房贷政策的区别之处在于:房贷客户存入“活利贷”还款账户中的闲置资金,即被视为提前偿还贷款本金;同时,当日即可从计息基数中抵销,该资金也可随时取出,银行系统会按日计息。这一创新房贷的好处是不仅可以使客户灵活利用日常闲置资金获得有保障收益,且在省息的同时也自动缩短了还款年限。以一个客户有一笔30年期的100万元贷款为例,只要他能够在还款之余,每月还向该账户上存入3000元,则可以节省利息近60万元,同时,还可以缩短8年的还款期。

国际金融危机产生原因之一是金融创新产品、衍生产品的“泛滥”。然而,任何一个产品的出现并被认可必然有其合理性,关键在于保障和监管。当前的问题不在于创新过头,恰恰是创新的配套不足。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们还是要继续强调创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