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建设开放式平台 强化工程实践能力

2009-03-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董发勤 我有话说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21世纪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普通工科院校人才观、质量观的核心问题。工程教育回归实践,不仅是国际工程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更是探索有中国特色工程教育实践的迫切需要。

建立高效实践平台

西南科技大学是一所多科性大学,以“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潜能和协作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确立了“强基础训练,重应用能力,塑创新精神”的实践教学指导思想,在大工程教育背景下,紧密结合行业和区域经济,充分利用产学研资源优势,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牵引,带动实验教学改革,在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根据“大工程”的教育理念,立足行业和区域经济,优化实践教学环境,营造工程实践氛围,突出特色和重点,构建多层次、共享的实验平台。按照“加强基础、注重实效、资源共享、规范管理”的建设原则,以校内“质量工程”的实施为入手,整体规划、加大投入,建设与教学体系相匹配、与学科相结合的实验中心(室),“低成本、高效率”地构建了学科、专业、公共三级实验教学平台,满足了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需求。大力倡导实验教学与科研的融合,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积极研发自制设备,在首届全国高等学校自制教学仪器设备展示中,我校展出的四项自制设备2项获优秀成果奖,2项获成果奖。其中“建筑材料生产设备、工艺及控制实验系统”更是面向典型行业,融合制造和控制领域的新技术,集多项科研成果于一体的实验教学设备,它完整再现了一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先进的工程实践平台,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确立工程实践教育目标

按照“注重基础、强化训练、加强综合、培养能力”的基本原则,根据培养目标和“回归工程”的要求,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和办学特色,构建了具有“一个目标,二个结合,三个层次,四年连贯,五个保障”特点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在该体系中坚持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全方位融合,对学生进行连续四年不间断的实践能力训练,并在管理、师资、实验室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保证开放式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

以创新教育为主旨,突出以创新实践为主,按科技、技能、科学素养等培养为一体的培养思路,构建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一是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必须获得科技创新活动学分,由知名教授主讲“创造学与创新实践”省级精品课程等。二是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实行创新实践学分奖励、开办创新实践班,为学生的创新活动开展提供各种条件。三是实验室和教师科研课题面向本科生开放,强化课内与课外培养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将实践教学延伸。四是打造电子设计、数学建模、挑战杯、机器人等精品科技竞赛,以科研项目及科技竞赛活动等工程活动为载体,凝练典型工程对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通过系统性、综合性的科研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重点建设教学精品资源

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构建了由国家级、省级、校级组成的三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体系,充分发挥了其示范辐射作用。“现代电子系统设计”、“化学综合设计实验”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微机接口及应用”、“创造学与创新实践”等成为省级精品课程,逐步形成了有特色的实验教学优质课程群。学校在“8111品牌计划”中,重点建设了“电子技术与创新”、“软件创新”、“农学作物种质生产”等10个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的开放式品牌实践基地。其中“西南科技大学水处理与污染控制中心”是全国首家集科研、教学、污水处理生产于一体的大型水处理中心,既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要,又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科研、实验、生产实习环境,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立足区域和行业,发挥区域产学研优势,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160余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布局合理、相对稳定、数量充足、地域分布广泛、满足各类实习的实习基地。在实习教学中,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采取了校内外相结合的“两段式”实习、实习时间前移的“前展式”实习、参与公司真实产品开发设计的“任务式”实习、岗前培训与教学实习相结合的“顶岗式”实习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方式,结合真实的工程现场和企业的实际需求,通过校内教师与企业工程师联合指导,使学生在工程现场直接参加工程项目实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门路,还为企业解决了工程技术问题,实现校企双赢。

积极的创新探索与育人实践,使我们的育人理念更加清晰、人才目标更加明确、培养措施更加得力,在注重强化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校输送的毕业生具有“踏实、勤奋、能动手、适应性强”的特质,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作者系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