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林耀基:将全部心血给了学生

2009-03-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谌强 我有话说

半个世纪前,年轻的小提琴学生林耀基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随后赴前苏联莫斯科音乐学院深造,师从小提琴教育家雅克勒维奇。学成归国后,青年音乐家林耀基成了母校的小提琴教师。还在他学习期间,雅克勒维奇就曾预言:“这位年轻的音乐家将会为中国的小提琴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林耀基用他一生的教学成就生动地证明了导

师的预言――他因所教学生在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奖众多,被誉为“冠军教授”。几天前,72岁的林耀基教授在与他终生相伴的中央音乐学院走完了平凡而成就非凡的一生。他当年的学生回忆起跟随恩师学习的点滴往事,亲切感人,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著名小提琴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徐惟聆是中央音乐学院七七届的小提琴学生,一入校,分到了林耀基的班上。在她的眼中,林老师既是严师,又是慈父。“林老师是一个视学生为财富的人,将他的全部心血都给了学生、给了事业,一门心思扑在教学上,直到他的最后时光。”徐惟聆说。

在徐惟聆的记忆里,她上学的那个年代,似乎就没有看到林老师好好休息过。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他总是与学生、与教学工作分不开,上课之余,林老师总是时时出现在教学楼里督促同学们去练琴,有时晚上又到琴房给予正在练琴的同学们细心指导,让人感到既严格又温暖。

林耀基对学生,不仅在学习上严格要求,生活上也时时给予关爱。徐惟聆说,有好长一个时期,她和好几个同学一直有一个形成惯例的“最大享受”,是享受林老师准备的早餐。同学们早晨起来跑步做操,晨练完了,徐惟聆和几个同学不是去食堂而是去校外,大家不解。原来,林老师已在他常去的校门外的早点铺,点了好几大碗热腾腾的豆浆和一大摞炸油饼,等着同学们去呢。“看着林老师笑眯眯地坐在那儿等着我们,不管多冷的天,我们的心里都是热乎乎的。”徐惟聆说:“每次吃完早点,我们便急急赶回学校,林老师还叮嘱我们一定不要误了上课。”

“其实,林老师也不只是对我们几个人关心,对别的专业的同学、对每个人都挺关心,他把学生的成长和快乐,都当成他的快乐。”徐惟聆入校的第一年,她的录音机被偷走了,不敢告诉父亲,一直惴惴不安,林耀基知道后,很细心地给她父亲写了一封信,先讲她的学习情况和取得的进步,最后才说起录音机被偷的经过,并一定要她父亲保证不要责备徐惟聆。今天回忆起这件小事,徐惟聆说“他是爱学生爱到极致的人”。

中国爱乐乐团首席、著名小提琴家陈允4岁就开始跟林耀基学琴,至今正好五十年。陈允的父亲年轻时曾与林耀基跟同一个老师学过小提琴,两家可以说是世交,但陈允说他跟随林老师学琴时,林老师对他要求也是最严格的,以至于开始时陈允都有些怕他。回忆起林老师给自己的教育熏陶,陈允连连说:“一辈子的恩师、一辈子的朋友。”虽然跟林耀基学琴早,但说起林老师的学生来,陈允却不爱说自己,而总是提起他的那些在国际大赛中屡屡获奖的师弟师妹来。“林老师的为人就不用说了,一辈子都说不完。”让人从陈允的言谈中,似乎也看到了恩师林耀基的平易谦逊对他的影响。

陈允说,林老师的学生们这几天一起在为恩师的追悼会做准备,海外的同学也正在赶回来,大家正在筹划,等过了哀悼这段时间,在适当的时候举行学术性的纪念活动和纪念音乐会,但只是低调的,“林老师生前不是一个高调的人”。徐惟聆说,到时候,哪怕是每个人说一句话,回忆林老师的一件小事,“从心里说出来,用最亲切、最温馨、最怀念、最追思的方式来纪念林老师,这样的方式会让林老师感到很安慰的”。

徐惟聆在即将到来、却早早就已确定的三场音乐会中,每场都有西贝柳斯的曲目,这让她深情回想起三十年前炎热的暑期。当时,徐惟聆代表中国赴芬兰参加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前,放假也没有回家,留在学校刻苦练琴准备参赛,没有空调的琴房里酷热难耐,林耀基却天天陪同指导,生活上也给了徐惟聆极大关怀照顾。“那些日子历历在目”,却没有想到,这些曲子“好像是林老师留下的功课,也像是给林老师送行”。

在当年学生眼里的林老师,永远都是轻松、快乐、乐观、幽默的,徐惟聆说,林老师只是换了一个地方住,“把以后的事交给我们了,我们或许没有林老师那么大的成就,但我们要通过努力去发扬林老师的精神,他的一生就是给我们的激励,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很大。”

一年前的3月19日,林耀基教授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小提琴作品作曲比赛启动仪式上,担任此次比赛的评委会主席。本报记者谌强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