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选中的以色列阿拉伯人

2009-03-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特拉维夫记者 陈克勤 我有话说

两名以色列阿拉伯人从大选海报前走过。

尴尬和伤心

全球犹太人共有1320万,41%在以色列。以色列730万人口

中却有148万阿拉伯人,占总人口五分之一。每当以巴冲突加剧,他们的处境就格外尴尬。他们也是以色列公民,却难免遭犹太人的怀疑眼光,若参加声援巴勒斯坦人的示威抗议,则更被打入另册。他们同情和支持苦难中的巴勒斯坦兄弟,但仍然难免被双方斥为“叛徒”。

这块诞生犹太、基督、伊斯兰三大宗教的圣地,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其实都是外来的移民和难民。圣经传说中,他们是同父异母兄弟,都是4000多年前为躲避宗教纷争和迫害而率部落向西迁徙迦南的希伯莱族长亚伯拉罕的后代,现代基因检测更是证明,他们有着最相近的血缘关系。历史上,他们曾经千年和睦共处、并肩抗击外来侵略,近代一个多世纪却因列强入侵和利益冲突而大打出手。这对冤家如今似乎势不两立,但是其文化、习俗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巴冲突闹得再凶,这儿总能看到和平组织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携手呼吁“我们都是亚伯拉罕的后代,我们要和平!”在暴力冲突中,这更令人感动。

这次加沙起战火,他们再次面临尴尬。不过略有不同的是,这次他们中的9成人支持政府打击哈马斯,因为哈马斯两年前在加沙政变,对法塔赫大打出手,巴勒斯坦内部一分为二,极大地影响了巴以和谈和巴声誉。巴勒斯坦著名诗人达尔维什曾经愤怒地写道:“我们胜利了。加沙从西岸那里赢得独立。一个人现在有两个国家,两名犯人现在谁都不理谁。”一些以色列阿拉伯人参加犹太和平组织发起的示威活动,然而,有时却遭犹太人的冷眼甚至谩骂:“滚回加沙去!”这使他们伤心不已。

四等公民

阿拉伯人曾经是这块土地的主人,现在成为少数民族。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181号分治决议,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两个国家,面积各为1.15万和1.52万平方公里,176平方公里的耶路撒冷城国际共管。翌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国,当地的阿拉伯人五分之四外逃,73万阿拉伯人成为难民。同时,阿拉伯国家的犹太人也遭驱赶,82万犹太难民投奔以色列。

当时的73万阿拉伯难民中,只有35万是本地人,其余是游牧贝都因人及移居来的阿拉伯人。经过半个多世纪,如今难民扩大为400多万人。在加沙和西岸的300万人中,半数是难民。以巴都明白,这么多难民不可能都回归故土。10年前的以巴和谈方案同意收容在境内有亲戚的10万难民,今天的和谈方案降为只收容5万难民。

以色列建国时人口只有80万,阿拉伯人占13%,现在占20.1%,但其旺盛的生育能力,犹太人仍然担心,几十年后犹太人在以色列有可能成为少数民族。

以色列阿拉伯人的组成极为复杂,宗教上分为穆斯林、德鲁兹、基督徒。其中,穆斯林占71%,属逊尼派,包括贝都因人和3000名切尔克斯人,后者是150年前来自高加索的俄罗斯难民,现住在加利利湖边2个村庄。以色列基督徒9成是阿拉伯人,分属东正教、天主教、新教、一性论派等4大教派的35个支派。德鲁兹人占9%,他们源于11世纪伊斯兰什叶派,散居在北部山区22个村庄,他们的教义规定,忠于居住国政府。

那些当年留下没有逃难的阿拉伯人,大都是一些投奔无路最下层的农牧民,当时只要有门路的上层人和宗教、文化精英都响应阿拉伯国家的呼吁逃离成为难民。然而,半个世纪后,以色列阿拉伯人的生活和文化水准明显提高,超过了那些难民同胞,令他们十分羡慕。他们和犹太人和平相处,与巴勒斯坦控制区的生活差距越来越悬殊,这让他们心情复杂。

记者多次采访过阿拉伯人的城镇村庄。南部新建起的贝都因人定居城市安置能力有限,一些贝都因家庭就把帐篷搭在城市周边,毕竟城市的水电等服务便利。也有些贝都因人更向往自由生活,至今在沙漠里漂泊,他们的帐篷周围有汽车、卫星天线。阿拉伯城镇的预算拨款比犹太城镇普遍要低40%,阿拉伯家庭平均月收入1800美元,犹太家庭为2800美元。在贝都因人之下的是穆斯林人,他们更是抱怨是四等公民,排在基督徒、德鲁兹、贝都因人之后。穆斯林人失业率达12%,犹太人失业率为9%。尽管如此,他们仍然不愿去阿拉伯国家,说生活、教育、社会等状况,还是这儿好。

选票至关重要

以色列建国时的《独立宣言》称,造福所有居民,保证全体公民不分宗教、信仰、种族和性别,都充分享有社会政治的平等。阿拉伯语也是国语之一。然而,现实是,以色列是在阿以冲突中建立的犹太移民国家,出于政治、安全考虑,早期的阿拉伯人备受怀疑和防范,被打入另册,土地被没收,政治遭分化,社会受限制,经济受控制。1962年以色列取消对境内阿拉伯人军管,管制逐步放松。最受防范的是穆斯林,政府许可德鲁兹、贝都因、切尔克斯人参军,德鲁兹人获独立宗教团体地位,在司法、经援、参政等方面优待。穆斯林就没有这些优待。

在选举和组阁中,小党的选票现在越来越重要。以色列议会有120议席,3个阿拉伯政党有11名议员,在政府中还担任文体部长和几个副部长。他们大都支持巴起义,在议会中谴责政府,与犹太人的矛盾加剧。右翼指责他们“叛国”,主张赶走他们。

加沙战火后,以色列中央选举委员会经过激烈讨论,宣布取消占6个议席的巴拉德、塔阿勒两个阿拉伯政党大选资格,因为他们不承认犹太国家生存权,支持反以武装活动。这两个阿拉伯政党指责这个决定是“种族主义”,上诉最高法院。以右翼早就多次要求取消巴拉德党参选资格,但最终均被最高法院判无效。这使双方关系雪上加霜。

佩雷斯总统当年是左翼工党领袖、前总理,1996年大选前,因轰炸黎巴嫩,惹怒阿拉伯选民,意外输给内塔尼亚胡。1987年首次巴勒斯坦起义只是发生在巴控区,2000年的第二次巴勒斯坦起义冲突扩大到以境内穆斯林区。工党主席巴拉克多次和阿拉伯社团对话,许诺增加拨款、调查责任,然而为时已晚,他们的选票使巴拉克败给利库德主席沙龙。

巴勒斯坦第二次起义后加剧巴以暴力冲突,9年来以色列右翼势力逐步上扬,这次大选得势。极右翼“我们的家园以色列党”从上届排名第五窜升为第3大党,其成员主要是前苏联移民,主张土地换土地、安全换和平,以色列人应宣誓效忠国家,阿拉伯人应去未来的巴勒斯坦国。阿拉伯人称该党是种族主义党,双方在议会中经常唇枪舌剑。

一名以色列阿拉伯人在投票站。

和平的希望

多年来的新仇旧恨,国际社会怀疑这两个民族能否和平相处。然而,在海法、阿卡、雅法等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却能够长期和平相处,给人们带来信心和希望。海法是以色列各宗教和睦相处的典范,100多年前,阿拉伯市长同犹太助手开创民族和睦及合作先风。他们毗邻而居,孩子们自幼结下情谊,双方从历史皱褶中不是搜寻仇恨,而是栽培理解信任。

记者遇到不少海法阿拉伯人说,冲突不会长久。曾被伊朗屠杀2万信徒遭驱赶的巴哈教,最终在海法得到善待而落脚。其全球成员捐款数亿美元,在海法市中心一块荒坡上建成19层美丽的大厦,成为海法市标。他们说,巴以冲突,如果少些外来干预,多关注自己的建设,人类本可以享受更多的和平与发展。

海法城各大宗教的拉比、阿訇和神父经常聚会对话,呼吁理解、尊重、和平。海法的阿拉伯士兵塔赫尔被黎巴嫩真主党炸死,他的父亲说,孩子受伤后继续服役,他热爱以色列,现在为国捐躯,呼吁巴以尽快和谈。28岁的阿拉伯人阿瓦德在加利利湖抢救2名犹太少年身亡,犹太人纷纷捐助他的父母和怀孕的妻子、幼女。33岁的阿拉伯人久拉尼在耶路撒冷咖啡店遭定居者枪击身亡,他的父亲捐出爱子遗体,器官移植给4名犹太人和1名阿拉伯人。他的父亲呼吁,生命最重要,不管是犹太人、基督徒还是穆斯林,不要再流血了,我们要和平生活。

随着民主和经济建设发展,阿拉伯人的教育、经济状况有很大改善,尤其阿以和谈后,他们更多融入社会,他们成立3个政党,争取政治和经济平等,反对种族歧视,支持和谈。犹太人中学在普及阿拉伯语。教育部曾提议把巴著名诗人达尔维什诗篇列入课本。

31年前的11月19日,埃及总统萨达特访问以色列开创民族和解之途,犹太人热烈欢迎的场面令他震惊。他曾悄悄独自上街坐出租车,证实这些不是政府刻意安排。他在海法说:“我曾怀疑,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和平相处只能是一个梦。但是今天,我却在海法看到,梦想已变成了现实。”

在海法阿拉伯犹太文化中心,临街整面大幅蓝瓷砖壁画镶嵌着法国诗人布托尔的诗《边界的雨》:“边界两边,有太多的苦难,愿上苍降雨,洗净伤痕和仇恨,愿边界消亡。”84岁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佩雷斯总统就职时说:只有非犹太裔公民享受完全平等,以色列才能实现和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