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江苏:文化软实力成危中之机

2009-03-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刘桂清 我有话说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在今年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开场的两句诗成为这个春天的最好描述,浓浓的中国特色文化底蕴彰显出无限的信心。

应对危机,温家宝多次提到信心,“信心就是力量”,“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信心从何而来,作家冯骥才说,信心除了源自政府和社会各界全面的努力外,还源

自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素质高,精神境界高,意志力就强,有精神就有信心。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的根基,我们总能从中汲取到力量。”

信心源自文化软实力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认为,除了要有经济硬实力,更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文化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核心与灵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经济遭受打击,犹如躯体抱恙消瘦,只要有文化这个灵魂的支撑,定能再度丰润。”

金陵文化、吴文化和楚汉文化等交融在一起,构成了江苏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魅力,造就了江苏人勤劳、温和及精明的性格。在原有的文化底蕴滋养下,江苏在新时代又对文化进行了深层次再造,省委明确提出,大力倡导“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从此,江苏人超越了小富即安的旧传统,既稳健持重,又敢于开拓;既善创实业,又善于经商;既诚朴守信,又敢打敢拼。在“三创”精神的鼓舞下,江苏人的“精气神”得到了极大提升,艰苦创业、自主创业、全民创业成为新江苏人的显著特征,争先进位、勇于攀登、志创一流成为江苏和谐文化的主流。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共克时艰,中华民族迸发出的中国力量就根植于五千年历史文化造就的民族魂魄――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江苏省省长罗志军如是说,江苏也不例外,文化也已经成为江苏应对危机、全力发展的内在力量,也是最持久的力量和永恒的动力。“现在大家有发展的信心,企业有投资的信心,居民也有消费的信心,有信心就有勇气、有办法、有能力。”

文化精髓成为经济支撑

与两个月前相比,江苏企业的领导、职工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析这种变化的缘由,梁保华认为这要得益于其背后文化的支撑。“江苏就是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过去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在文化软实力的支撑下,我们一定能够平稳度过这次国际金融危机。”

历数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四次转轨,文化软实力的支撑作用不可或缺。

第一次转轨是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社会发展,高耗能、高污染和低产出使得一些企业的生存无以为继。这时,大量的专家、知识分子返乡经营,带来了科学的发展理念,也造就了一批第一轮改革开放后的弄潮儿;与此同时,在原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唤醒下,许多乡镇企业家也外出“借脑生智”,使得乡镇企业脱胎换骨,重现生机。

第二次转轨是20世纪90年代初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江苏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攀亲结缘”,使得企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依托先进的科教文化资源,江苏还开展了长时间的务工农民培训,使得大量劳务工人成功走上工作岗位。

第三次转轨是上世纪90年代末的经济结构调整。由于设备陈旧,管理落后,结构单一,江苏的经济发展进入弯道转轨时期。江苏人又凭借三大优势:发达的科教资源、优秀的人文环境、集腋成裘的资金积累,实现了“二次创业”。

第四次转轨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产生了冲突,江苏人“重工轻商、重文轻商、重官轻商”的价值取向,和四平八稳的传统价值理念,严重地制约了江苏经济发展的势头。江苏大胆提出了“文化再造”,从而促进了经济升级。

如今,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验……无一不是江苏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以及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推进器。江苏经济几次转轨的关键阶段,文化都起了关键作用,相信这次也不例外,江苏一定能够再次凭借文化魅力战胜困难。

文化产业成为危中之机

当然,江苏人的信心不仅仅源自文化精神的影响,更在于文化实力的雄厚。今年年初开幕的“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探讨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文化产业将拉动内需经济,城市文化的发展将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历史积淀及文化底蕴深厚的江苏,文化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势必成为危中之机。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江苏外贸出口虽受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却快速发展。江苏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江苏的文化产业呈逐年提升态势,并形成了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团和品牌产品。目前江苏已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家,省级文化产业园区5家。示范基地和产业园区对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集聚和带动作用,并已成为江苏省中小文化企业的孵化器。

据南京市统计,南京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已经占该市GDP约20%。南京市政府规划重点发展的动漫游戏、建筑设计、广播影视等领域可吸收从业人员近40万。作为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南京数码动漫创业园已经建设成为南京中小动漫企业的专业孵化区,目前动漫企业入住率达100%。

2009年,是真正对江苏省经济包括文化产业带来严峻考验的关键之年。为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江苏组织专题调查组,先后到南京、无锡、徐州以及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就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考察了63个文化产业项目,多层次多方面听取意见和建议,形成了有建设性的调研报告。此外,江苏今年还将实施艺术生产繁荣工程,启动第二轮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力争在全年新创剧本100部左右的基础上,重点抓好10至20部现实题材新剧本的创作。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文化软实力成为江苏在迎接挑战中的危中之机,它为江苏在当前的困难中逆势而上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江苏经济的“春天”指日可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