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黑龙江外贸为何逆势而上

2009-03-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金桀 我有话说

国际金融危机结束了我国出口多年来两位数增长的“奇迹”。2009年1月份,我国出口连续第三个月下降,降幅达17.5%。

在这突如其来的外贸困境中,黑龙江却成了一匹成色十足的“黑马”。数据显示,2009年1月,黑龙江省进出口总额达16.9亿美元,同比增长7.3%。其中出口12.96亿美元,同比增长26%,增幅在全国仅

有的3个进出口没有出现负增长的省份中排名第一。

全国外贸处在低谷,黑龙江为何逆势而上?“这其中有偶然因素,但更多是政府政策支持和企业自身努力合力促成的结果。”黑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盛华美坦言。

机电产品困境突围

翻开黑龙江省1月份的外贸成绩单,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是一个亮点。

数据显示,黑龙江省机电产品进出口在1月份实现3.89亿美元,同比增长22.46%。其中出口完成3.15亿美元,同比增长58.43%,占全省出口比重达到24.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329万美元,增长44.6%,虽然数量同比有所下降,但金额却大幅上升。

“在企业都在挖空心思想怎样出口转内销时,黑龙江的装备制造业却在危机中看到了扩大出口的希望。”盛华美如是说。

中国一重集团是我国著名装备制造企业,主要为钢铁、电力、汽车、矿山、石化、交通运输等行业及国防军工提供重大成套技术装备、高新产品和技术服务。去年以来,由于钢铁、汽车等行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大,一重也受到了较大冲击,国内订单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国外市场总的需求虽然也下降幅度较大,但由于我们的产品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技术水平不差,但价格要便宜三分之一,这让我们看到了危机中蕴藏的机遇。”该集团副总裁孙敏说,今年1-2月份,中国一重出口总额1300万美元。

齐二机床集团公司总经理张权向记者介绍,1月份,该公司企业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利税同比增长17%、184.9%和16.2%,在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该公司1月份新签合同超亿元,出口金额达111.8万美元。在他看来,现在国外客户愿意选择国内产品,除了产品价格上有竞争力外,交货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我们的交货期只相当于国外的三分之一,这对很多国外客户是很大吸引力。”

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认为,一定的技术含量和价格现在是中国最大的优势。“这些企业普遍的特点是,有自主品牌,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盛华美总结道。

开拓市场应对挑战

在人们印象中,黑龙江省的外贸总是和俄罗斯联系在一起。实际上,黑龙江近年来实施的市场多元化战略,成为他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重要砝码。

黑龙江省商务厅机电处处长李玉山向记者介绍,黑龙江从2006年就针对国际市场变化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准备调整。

2006年下半年,俄罗斯等国贸易政策出现新变化,先后出台了“禁商令”、对汽车等机电产品提高进口标准等规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展会平台,主动组织企业去参加。在不断巩固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等传统出口市场的基础上,把着力点放到中东、非洲、南亚、拉美等市场开发潜力大的地区。”盛华美说。“广交会”、“美国芝加哥国际机床展”、“德国法兰克福汽车配件展”、“法国国际工业配件展”等国内外知名展会,都留下了黑龙江企业的身影。

实践证明,这种调整很及时,很有成效。今年1月份,在原有市场出现波动的情况,新市场给黑龙江机电出口注入了新的动力:澳洲、拉美、非洲等市场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0.59倍、74.57%和63.85%。

“除了政府扶持,企业也要练好内功,这个内功就是产品质量。”哈尔滨高泰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代永霞说。黑龙江省是我国第一个建设国家级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省份,绿色食品出口也是黑龙江省外贸出口的一大优势产业。代永霞告诉记者,该公司在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上下功夫,确保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通过积极参加不同国家的食品展览会,该公司的绿色产品已经成功打入欧美市场,并获得了一定市场份额。

在哈尔滨森鹰窗业公司经理赵斌看来,产品质量永远是打开国际市场的金钥匙。“我曾问一个俄罗斯客户,你认为价格是合作最重要的因素吗?他回答说,不,我们最看重质量。”

对此,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公司副总经理张玉祥也深有体会。他介绍,该公司去年实现签约额12.3亿元,并首次进入新西兰、沙特等市场,靠的就是练好内功。“公司在技术创新、售后服务、提升企业形象上下了大功夫,不仅赢得PN公司等老客户的赞誉,还得到力拓集团、必和必拓等潜在用户的认可。”

抱团取暖共渡难关

虽然取得了“开门红”,但盛华美仍表示,今年的外贸形势并不乐观,企业面临的困难还很大。

以机电产品为例,这类产品大多具有吨位重、合同额大、交货周期长等特点,具有较强的抗风险性。一些企业在去年和今年1月份实现的出口额基本是2007年甚至更早的订单。从这个意义上说,对黑龙江机电出口真正的考验不是已经完成数,而是新签合同数。

“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今后做出口会越来越难。”哈药集团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徐浙龙说。

不过,虽然面临各种困难,但记者深切地感受到,当地政府和企业并没有丧失信心,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他们表示,要“抱团取渡共度难关”。

齐齐哈尔市精铸良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各种牌号高档球墨铸铁材质铸件的出口创汇型民营企业。该公司的产品平均价格已经比去年降了40%左右,有的甚至没有利润,但总经理吴东星仍选择与国外客户共进退。“在危机时刻,与客户共患难就等于占领了市场。”

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应对危机,吴东星还牵头成立了齐齐哈尔市工业配件进出口行业协会。“这个协会将在今年5月份挂牌,目前会员企业近30家,包括本地区的民营及国营主要机电企业。主要是大家共享信息,为开辟国际市场提供平台。一家做不过来的订单也可以分给大家做。”

黑龙江省商务厅对这个行业协会给予了肯定和支持。据了解,为了更好的发挥比较优势、整合优势品牌应对危机,黑龙江准备打造一个以齐齐哈尔为中心的机械和机械配件进出口基地。盛华美向记者解释,进出口基地一旦建立,既增强了企业间的沟通了解、避免了恶性竞争,也使各企业资源、商业信息能够快速共享,增强整个行业的接单能力,对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来自国家层面的消息也增强了企业的信心。针对企业反映较为普遍的贸易融资困难,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日前表示,要加强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面,解决企业贸易融资困难。另一方面,将通过进一步修改原来加工贸易中禁止和限制类的目录,促进加工贸易的转移升级,同时在海关、质检、外汇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外贸便利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