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保护环境 守望星空

2009-03-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姜晓军 我有话说

著名演员李冰冰出任“地球一小时”活动中国区推广大使。

警惕光污染危害

天文观测是人类认识宇宙的基础,科

学技术的进步为天文学的发展创造了空前机遇,但是人类的现代生活方式却在一定程度上给天文观测带来了负面影响,夜晚天光不断增亮就是一个明显例子。

我们把由人类各种活动造成的夜晚天光增亮叫做“夜间光污染”。夜间光污染主要来自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照明设施。由于光污染,目前世界上适合开展天文观测研究的优良台址越来越少,很多已经建成的天文台饱受光污染之苦,濒临关闭。更重要的是,光污染还会关系到人类的健康、生态、安全、节能等多个方面。也就是说,保持夜空的黑暗和正常的昼夜交替,不但可以保证天文观测的顺利进行,更是一项环保事业。

研究发现:一只小型广告灯箱一年可以杀死约35万只昆虫,亮如白昼的夜晚还会严重影响昆虫特别是成虫的生命周期。我们知道,昆虫是自然界食物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小型动物、鸟类和蝙蝠以昆虫为主要食物,许多植物靠昆虫授粉,如果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必将严重影响生态环境。过度的照明对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压力更是不言而喻。近年来,人们更加认识到,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和美丽的银河是人类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一部分,让更多人特别是城市居民有机会欣赏到灿烂星空,也是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天文学和世界遗产”计划的支持。所以,宣传光污染的危害,从我做起自觉减少光污染,在科学、环保、文化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暗夜的努力

为了纪念伽利略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四百周年,在国际天文联合会的提议下,联合国将2009年定为国际天文年,旨在面向公众普及、开展天文学相关教育与活动。

国际天文年期间,我国也将积极参与“暗夜意识”的相关活动,包括组织或参加三次关灯活动,并伴以贯穿整个国际天文年的宣传和实践。通过这些活动,中国大陆地区2009国际天文年组委会希望能够使尽可能多的公众、媒体和政府部门认识到暗夜保护的意义,并以实际行动参加到保护暗夜的事业中来。

三次关灯活动分别为:

1.地球一小时(3月28日)。这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全球范围内发起的一项对抗气候变化的集体行动,我国将积极参加。活动号召人们在2009年3月28日20:30-21:30熄灭电灯,关闭电源,用1个小时的短暂黑暗换取明天更多的绿色希望,展现公众携手保护生态环境的信心和决心。

2.夏至日熄灯活动(6月21日)。6月21日是2009年的夏至日,也是全年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夏季用电的高峰期从此开始。为了表达对减少能源消耗的决心,当晚亚洲多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将熄灯1小时。

3.七夕节前夕(8月22日)的熄灯活动。七夕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同时日、韩等亚洲国家也有过七夕的传统。我国有关方面将在8月22日(农历七月初三)开展1小时熄灯活动,并利用熄灯的间隙组织认星和观星活动。

与此同时,我国有关方面还将在关灯期间开展普及天文知识、监测本地光污染程度的活动。

1.路边天文

号召各个天文研究机构、天文科普单位、有条件的学校和天文爱好者,开放观测设施或将小望远镜带到公共场所,让公众有机会通过望远镜欣赏夜空美景,并由天文工作者或天文爱好者进行讲解。

2.寻找星座和亮星

在城市明亮的灯光背景下,一些星座难以找到或难以看到由全部亮星组成的完整轮廓,这时可以通过双筒望远镜或利用其他亮星大致确定星座的位置。关灯后,大家重新搜寻这些星座,找到亮星较多的星座后,再逐渐挑战寻找更为暗弱的星座。

3.数星星

对关灯前后肉眼可见的星星数量进行计数,可以直接反应天光背景的变化,评估关灯活动的效果。在关灯前,先找好开阔的观测场地,对肉眼可见的所有亮星进行计数;关灯后再重新计数,并记录关灯前后星星数量的差别。

有条件的观测者还可以利用望远镜目视数星星。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选用低倍目镜以便获得较大的视场;观测的天区要避开银河附近,以免星星太多数不清;最好使用赤道仪进行自动跟踪,保证关灯前后观测的是同一天区。

4.天光背景亮度测量

利用简单的观测设备就可以实现对关灯前后天光背景亮度变化的定量测量和长期监测。需要的设备包括:带稳固支架的望远镜或长焦镜头、CCD或数码单反相机。

除了观测关灯活动前后天光背景的变化,还可以对天光背景亮度的时间演化和位置分布进行监测和研究。

(作者单位:国家天文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