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李昌平难题”及其破解

2009-04-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陆学艺 我有话说

《大气候》是李昌平继《我向总理说实话》、《我向百姓说实话》之后出的第三本书。

李昌平的这本新书,对粮食安全、土地改革、三农现代化道路、新农村建设、乡村治理、城乡统筹、农村金融、乡

村自治等等方面,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相信会给读者很大的启迪,尽管你不一定同意他的见解。在这本书中,有相当内容是李昌平在17年基层工作中“改革实践”的反思,也有他在香港乐施会6年扶贫发展工作中做“农村发展试验”的总结,这也是此书与其他学者专家的书的不同之处。

基于中国改革开放30年,农民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2亿多的事实,李昌平在书的最后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他说:假如中国不减少农民,农民问题会越来越严重,中国不可能现代化;假如中国减少农民,将农民转变为“农民工”越多,中国“农民工”――工人问题就更加严重,中国也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李昌平进而指出,“出口拉动型”或“外向依附型”发展道路,可以解决亚洲“四小龙”的农民问题,因为“四小龙”只有几千万人,几千万人为发达国家数亿人搞“制造”,供小于求;但“出口拉动型”、“外向依附型”发展道路解决不了中国的农民问题,因为中国是一个十几亿人的大国,十几亿人为发达国家数亿人搞“制造”,如果加上印度、越南、巴西,是数十亿人为数亿人搞“制造”,就会供大于求,是没有出路的。这和“9亿农民为4亿市民搞饭吃没有前途”是一个道理。因此,“四小龙”的成功道路并不是中国农民的出路。

李昌平说:“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在他最近写的《寻找中国农民的出路》中说:“我将这个难题命名为‘李昌平难题’或‘中国难题’”。

李昌平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特别是在中国应对金融风暴,要加快“出口拉动型”,“外向依附型”经济模式转变的时候,更有意义。但是这个问题只能叫“李昌平难题”,不能说是“中国难题”。因为这个问题是可解的,中国会解决好这个问题。

李昌平提出的难题,是被中国人多这个问题难住了。

其实,李昌平在《寻找中国的出路》的开头就说:“农民的出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工业化、城市化的核心任务是将农民变为市民。这近乎是‘普世道路’,没有人怀疑”。对的。欧洲、美国、日本、四小龙都是通过工业化、城市化解决了农民问题,实现了现代化。中国也将通过工业化、城市化解决农民问题,实现现代化。不过,我们的走法、做法同他们不同,中国将根据自己的国情,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工业化、城市化的道路,解决农民问题,实现现代化。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在实现自己的目标。2007年,我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1840年以来,中国什么时候有过今日的气势。具体评说:我们的工业化搞得很有成绩,但我们的城市化还在探索,而且至今还没有个数,还在继续“摸石头”。李昌平看到的问题,就是因为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引出的诸多问题。好在2008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门讨论三农问题,并作出了正确的《决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是当今中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今后将“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个会议的《决定》把农民越来越多、越来越穷的病因找到了,药方也开出了。假以时日,是能够逐渐解决的。

李昌平担心的还有一个问题是,这么多农民进城来都搞制造业,就会“供大于求,必然没有前途”。这是因为以前的外贸结构畸形,外贸依存度奇高,内需久扩不大。主要原因是中国目前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还没有改变而造成的。改革了城乡体制,破除了城乡二元结构,在近期把已进城1.32亿的农民工及其家属真正融入城市,逐步达到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内需就会以很快的速度往上提,更何况将来会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要实现城乡一体,估计还要有三十年时间才能把城乡的差距逐渐缩小,实现基本平衡。差距也是潜力。真是如此,还愁内需不振吗?

这些意见,同昌平商榷。昌平在最后说:“中国的现代化一是要有新思路、新办法、新模式,或者说一定要走‘中国道路’,农民才有出路”。这个结论是完全正确的。

尽管我对昌平提出的这个难题有不同意见,但他这本书是他多年对农村观察、思考的结果,是为农民说话的,有很多新意,能启发人思考,很值得一读。

(本文为李昌平著、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气候》一书序言,有删节,原题为《一本为农民寻找出路的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