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山西探索公司+农户保护非遗收益良多

2009-04-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单三娅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单三娅近日从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于今年2月份在北京举办以来,山西在保护陷于困境的传统手工艺方面探索出来的公司+农户模式受到文化部门的关注。这种生产性保护模式,不仅使农民足不出户即可获得较为丰厚的收益,也使公司降低了经营成本,呈现
出公司与农户互利双赢的良性局面;更为可贵的是,文化遗产在服务大众的过程中,也为大众所传承,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生产“中国第一虎”的长治锦绣坊创办人张建旺,自1995年以来一直沿用着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从专业设计打样到家庭来料加工,再到分级分价收购、统一对外销售,形成了一整套较为规范的生产和销售流程。目前,与锦绣坊进行长期合作的有46家农户,“他们大部分都是家中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顾,不便出门打工,但又有闲暇时间的妇女,通过与我们合作,大概每人每月能有400元左右的收益,这足够四口之家一月的生活费了。”张建旺介绍说。

同样从公司+农户模式中获益的还有黄妙娟――山西临汾土圪塔手工布艺有限公司的创办人。这家于2002年才起步的布艺公司,主要生产各式手工布鞋,目前年产值已达400多万元。与她长期合作的有3万余家农户,涉及周边17个县的54个自然村,近年来,仅公司支付给农户的工资就达6000多万。由于设计新颖、质量上乘,土圪塔布鞋的销量一增再增。而参与生产活动的农户们,也从中得到实惠。尧都区汾河办事处新西村的村民武保颖从2003年开始便与土圪塔公司合作了,他的体会是:“不光能挣下钱,自从开始纳鞋底以后,村里打麻将、说是非的人少了,一块纳底子、画鞋样,大伙都挺高兴的。”

为山西唐人居古典家居文化有限公司加工灯笼的姜子牛,是襄汾县南贾镇东牛村的村民,他以前种地每个月只有几百元钱的收入,现在做灯笼平均每月能挣1500多元,还不耽误种地、养殖等其他农活,生活比以前好多了。而同村像姜子牛一样在唐人居的带动下从事木材收购、铜饰、砖雕等各类生产活动的农户,多达200多户,收入均在万元以上,远远超过该县人均年收入。

公司+农户模式不仅带来经济双赢,更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得以传承、发展,使得非遗项目的传承从独门独户走向集体传承。晋北鼓吹的代表性传承人、忻州八音艺术团团长卢补良告诉记者,自1987年组建以来,从该团已衍生出四五十个类似的班底,涉及500多人,仅他一手带出的优秀艺人就有30多个。卢补良就是凭着晋北鼓吹走出了忻州,走向了全国,成为“全国吹歌大王”,他不仅在家乡盖起了崭新的大宅子,买了私家车,还运用积蓄与几位同伴恢复排练晋北民间音乐的至高典范《八大套》,目前完成排练和录音的已有三套。

这种模式还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山西省非遗中心主任赵中悦说:“就拿孝义贾家庄婚俗来说,他们不仅恢复了一整套明清时期的婚俗礼仪,还动员农户参与到婚俗礼仪的演习中来,从执事、轿夫到面食、剪纸,一应俱全,现在凡是村里有人嫁娶,都会邀请他们去做庆典,很多外地人也慕名而来,在传承和推广传统婚俗礼仪、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解决了农村闲散劳力的就业问题。”据介绍,仅婚庆一项就为贾家庄100多家农户中的212人解决了工作问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