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跨越半个世纪的科技支农

2009-04-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高平 通讯员 范悦怡 我有话说

今年77岁的武汉鼎老人,注定是一个传奇人物。

他虽为国家干部,家住县城,但从1959年以来,须臾没有离开过农村、农民,在黄土高坡的山沟窑洞里,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1984年他辞掉官位,专心农村科技推广,带领乡亲们改变穷山恶水的环境。1992年退休后,更是矢志不渝把全部精力放在科技支农上,开始是骑自行车

下村串户,后来人老了,实在骑不动了,就坐长途汽车。

2009年3月29日,我们见到了武汉鼎老人。他思维活跃,腿脚灵便。一米八的个子,背越来越驼了,但他蹲点扶贫的村子个个旧貌换新颜,生活越来越亮堂;老人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了,但他扶持过的农民们的笑脸却越来越舒展。

全国兽医站的一面旗

1959年,27岁的武汉鼎从巴彦淖尔市五原区调入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盆地青乡兽医站工作,这一呆,就是22年。

外地人形容清水河的羊小,说:“清水河的羊,一张报纸能包两只。”武汉鼎在琢磨,当地的土种羊一只十几斤,一年剪一斤毛,农民养羊能有多少收入?非改良不行。这个决定立刻在乡里掀起了轩然大波,村民们不理解,认为这是要断他们的后路,有人把他告到县里,还给他扣上了破坏畜牧业的帽子。

他顶着巨大压力,在全乡建起16个人工配种站,培养了32名人工配种员,脚踏实地地在全乡开展畜种改良。

经过几年的努力,盆地青乡用全县1/20的羊产出了1/6的羊毛,盆地青乡畜牧业总产值由年均不足3万元增加到50万元,到上世纪80年代末,仅畜牧业一项,就增加经济收入1000多万元,全乡每人每年靠养殖业增加纯收入100元。

武汉鼎还有一个更惊人的举动。他感到当时的兽医站体制对国家、集体、农民都不利。农民怕牲畜病,牲畜病了看不起;兽医站盼牲畜病,兽医站靠看病维持经营;国家要求防病治病,而兽医站无钱搞防疫;三者利益互相矛盾。

从1964年到1972年,武汉鼎三次给国务院、自治区写信,反映基层兽医站存在的体制问题,并提出实行“三保六免费”(以畜收费,实行防疫、劁割、治疗三包)的“合作保畜制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和自治区都回函肯定了武汉鼎的改革做法,并以文件形式转发全区搞试点。

实行“合作保畜制”,使该公社大小畜总数和因病死亡率,分别由1976年的6%和4%,下降到1985年的2.5%和0.5%。

辞官下乡为农民

1982年,上级调他回县城担任了清水河县兽医站站长。但到了1984年,武汉鼎却主动辞去站长职务,去了杨家夭乡暖水湾村。

这是个地处海拔1500米的高寒干旱贫瘠山区的村子。全村26户人家蜷缩在一道山沟的土窑洞里,耕种着1500亩薄田,靠天吃饭,粮食单产仅30至40公斤,人均纯收入100多元,连吃水也是从几里外靠人背驴驮。

既然是科技扶贫,当然要科技先行。武汉鼎因地制宜,认真思索,研究出一套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方法――“三三制”,即退出三分之一的山坡地种植高产饲草,封闭两座山、一道坡;用三分之一的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剩下三分之一宜耕地精耕细作推广“蓄水聚肥耕作法”。暖水湾村从来没有种植过玉米,但武汉鼎经过调研,认为这个村子的自然条件适宜玉米的种植与生长,所以他买来种子、地膜,挨家挨户的宣传,做工作,号召大家种玉米。最后,那一年,全村只试种了三亩覆膜玉米。可没想到,一亩就产出了1000多斤玉米。

尝到香甜的村民对武汉鼎抱以极大的信任,开始齐心协力地跟着他干。针对马铃薯产量低的情况,武汉鼎从其他地区引进优良品种,他自费购买种子,背到村里,并指导村民种植管理,经过几年的努力,暖水湾村马铃薯的亩产量已经从原来的1400斤提高到现在的4000斤,由于品质优良,现在周围的许多旗县都慕名前来购买暖水湾村的马铃薯籽种。

8年间,武汉鼎在暖水湾村推广了封山育林育草、牲畜改良、良种种植、牛羊快速育肥、草田轮作、地膜覆盖等多项农牧业实用科学技术。还在村里办起农民夜校,宣传党的政策,讲授农牧业实用技术,评比五好家庭、双文明户,宣传计划生育。在县、乡党政领导的支持下,村里通了电、通了路,26户人家全部从沟底搬到了山坡的新窑洞。暖水湾村也被县里评为科技示范村、文明村。昔日一贫如洗的村庄如今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银行”,人均年收入达到6500元。

退休不退岗的“科技愚公”

1992年退休后,他没有在家安度晚年,仍一如既往地为农民义务服务。武汉鼎说,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我有用武之地,在那里,乡亲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乡亲们。

武汉鼎家住清水河县城,老伴前几年去世了,他和大儿子一家住在一起。1997年农历腊月二十,室外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室内他和儿子、两个女儿商量,要到他扶贫的老牛坡村过年,儿女们开始不大理解,也不同意他去。然而,他们深知农民在父亲心里的分量,更了解父亲的性格,他决定干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农历腊月二十六,年味渐浓,县城的人都在忙忙碌碌备年货。而武汉鼎却背着袋子,手里提着纸箱,登上了开往乡下的中巴车。

这次,武汉鼎给农民带来了“惠特曼”液体肥,天黑了,他摸黑把液体肥一户一户送到科技示范户家里,并仔细教给他们使用方法。这一住就是20来天。乡亲们闻讯纷纷请他去吃饭,每到一户他都把饭桌当讲桌,传授农牧业科技知识,讲解党的富民政策。

在武汉鼎的主持下,10位倾心科技的农民办起了老牛坡村历史上第一个“农民种养加实用技术推广研究会”。潘三腾出两间房,粉刷维修一新,做了研究会的活动室,内有图书100册、科技录像带8盘、科技资料 3000 多份。

老牛坡开始变了,从1998年起,有7户人家养起了母猪,10户人家建起了塑料大棚。

有人给老武算了一笔账。20多年来,长期蹲点4个自然村,联系6个乡镇,10个村委会,30个自然村,总计行程1万多公里,自费花钱10万多元,给农民送去农作物优良品种、各种草籽及树籽一万多公斤,主持推广农业实用科学技术30多次,引进推广种养优良品种30多个,送去科技资料一万余份。

武汉鼎说,农村工作单靠搞科技不行,要和群众思想工作结合起来做。科技下乡不是拍几个镜头、发一批材料就没事了,科技下乡容易,入户入脑难。他把自己的经验形容为要提住耳朵说,拉住手教,要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说服农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