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民币国际化迈出重要步伐

2009-04-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玉玲 我有话说

4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广州等五个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此前不久,又与5个国家和中国香港签署了总计6500亿元的货币互换协定。

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到“货币互换”,这些看似陌生的金融词汇,是否意味将一个人们都期待而熟悉的理念呼之欲出――人民币国际化?

“知易行难”

。美好的愿望和前景怎样去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有何重要意义、怎样推进、难度何在,专家一一解读。

近期:危机促进创新

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到“货币互换”,眼前最直接的好处是“规避汇率风险”――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货币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杨涛分析道。他说――

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过程中,经济不稳定,汇率也必然表现为波动过快、幅度过大,近来,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结算货币――美元和欧元汇率都剧烈波动,这无形中为进出口企业增添了诸多风险。

此次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4个城市,与香港澳门地区及东南亚等周边国家贸易往来比较频繁,用币值稳定的人民币取代美元来结算,就可以避免汇率的剧烈波动,有利于贸易往来,也有利于保持中国和周边地区经济的稳定。

而约合我国外汇储备总额的5%的6500亿元人民币货币互换,也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短期流动性问题,以便更有效地应对金融危机,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杨涛认为,危机促进创新,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使人们意识到单纯美元支撑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新兴国家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强烈,也坚定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决心。危机中的这些新举措,意味着人民币相关约束放松了,中国政府主动推进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中期:人民币国际化路线清晰

“人民币国际化是应对近期危机的必然选择,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系李建军老师一语中的。中国宏观经济面总体健康、经济总量增加、国际储备充足、人民币币值稳定、人民币在国际上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增强……这些条件决定人民币国际化是迟早的事,体现了货币国际化的“内生型发展要求”。

李建军还给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路线图:人民币可先成为周边国家贸易结算货币,再成为区域性的投资货币,最后人民币将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为全球各国所接受。

李建军说,此次金融危机导致持有大量美元的一些国家经济受到拖累,而为了缓解对美元的依赖,不少国家减少所持美元,使用其他货币进行国际支付与结算,而稳定的人民币对它们来说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未来,仍会有不少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周边国家与地区会与中国央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必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长期:国际化的道路依然漫长

“人民币国际化提上了日程,但道路会很漫长。”杨涛冷静分析说,货币国际化分三个不同层次:一是货币在国际贸易中计价结算;二是成为外汇储备货币;三是外汇市场中自由交易。而我们目前才在第一个层面的试点阶段,只是国际化的“萌芽”。杨涛说――

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大障碍在于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目前我国人民币仅在经常项目下实现了自由兑换,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还没有实现,完善配套、推进改革的道路依然艰巨。

应该看到,中东、南美、俄罗斯和印度等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能接受人民币进行国际结算,而与中国贸易量大的欧美和日本地区的人民币国际结算需求较弱,人民币被这些地区接受将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此外,在人民币的区域化、国际化进程中,不仅要求中国与贸易伙伴的经贸关系更加紧密,中国更要以大国的风度在经济上维护区域活力和稳定,更要求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高,保持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