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品质创品牌

2009-04-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春利 我有话说

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从2003年开播到今天,虽然只有五年多时间,却创造了无数的神奇:在全国58个上星频道中,稳居前7位;超过不少强势省级卫视;观众规模超过7个亿,日到达人数突破1.5亿大关,是亚洲收视人口最多的少儿频道;频道年首播国产动画片达70000分钟,成为全国国产动画片首播量最大、优秀国产动画片制播平台最

大的频道;随着央视动画公司的成立,实现了单一为播出生产向播出与多元产业开发并举的转变;广告收入从无到有,在企业界树立起了“中国儿童第一媒体”的形象,成为国内唯一盈利的少儿频道;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推为改进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典型;受到国际儿童与电视机构的充分关注……去年年底,袁方博士领衔的专家调研团队经深入调研,对央视少儿频道的发展现状给出了结论:“已经取得了全国性胜利,它不仅成为全国乃至亚洲第一的本土少儿频道,而且跻身上星频道第一军团,成为了一个全国性的大频道。”

以儿童为本――让孩子成为频道的主人

少儿频道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这样的理念:尊重、支持、引导、快乐,“以儿童为本”,频道每天播出18个小时节目,其中6个半小时为首播节目,提供学龄前、动画片/剧、科普益智、亲子教育、综艺游戏等五大类内容,不仅形式丰富,而且拥有大量自主品牌栏目。而为孩子们量身打造的“收视群体分众化”和“整点播出卡通化”的独特创新编排,不仅使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打开电视机时能够看到与之相匹配的节目,还能让观众与频道之间形成牢固的收视约会关系。

在“以儿童为本”的理念下,孩子真正成为了频道的主人。2007年暑假,《快乐大巴》特别播出季推出。其中“快乐搜友”开创了全新的互动模式。“快乐搜友”的路线并非由频道决定,而是由孩子们向少儿频道发来“快乐邀请函”。频道按照邀请函的指示开展搜友行动。而每一个参与“搜友”行动的孩子也都会接受这样一个任务――“请为少儿频道寻找更多的好朋友”!更具有创意的是,它成功地引入了互动礼物“啪啪圈”,把孩子和少儿频道的友情紧紧地连在一起。

以孩子的视点创新,让2006年“六一”推出的大型动画情景剧《梦想乐园》刷新了历年“六一”晚会的收视纪录。这台情景剧打破了20年传统“六一”晚会节目模式,在借鉴国外卡通情景剧和冰上音乐舞蹈表演的基础上把中国卡通人物造型通过高科技手段与戏剧、歌舞、魔术、杂技、互动元素融为一体,好听好看的演出让孩子们为之陶醉。

2007年10月,少儿频道的小记者们又以小主人翁的姿态首次参与了党的“十七大”的报道,这在党的新闻史上还是第一次。美国《侨报》、香港中评社、台湾东森新闻台等媒体评价说“尽管童言童语,但是相当有模有样。”

责任为己任――让优秀节目引领孩子成长

以“引领成长,塑造未来”为目标的少儿频道被称为“孩子知心、老师放心、家长称心”的绿色频道。其“绿色”形象不仅体现在节目内容健康向上,更表现在频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传播先进文化的优良作风上。

2004年,少儿频道陆续在镇江、贵阳、南京、绵阳、济南、海口等地举办了主题为“少儿频道进我家,塑造未来共成长”的大型宣传推广活动,并在天津岳阳道小学建立少儿频道第一个活动基地;2005年,少儿频道又深入西部和偏远山区的学校、乡村,在四川峨眉等地先后举办了“大手握小手”频道推广晚会,并在新疆亚洲地理中心乌鲁木齐萨尔达坂乡中心学校建立了少儿频道第二个活动基地;2005年“六一”,参加第五届少代会的四百多名少先队员代表,走进设在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的“六一”晚会现场,与全国的小朋友欢度自己的节日……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少儿频道迅速制定了《我们在一起》六一特别节目方案。确立了“向用生命和鲜血演绎出责任、坚韧、友爱、感恩和信念精神的灾区孩子和老师致敬”的主题。派出20多人的专题采访组,深入受灾最为严重的都江堰、映秀、北川等县市,不顾危险和困难,采集了大量灾区师生在抗震救灾中鲜活感人的故事。“六一”前夕,鞠萍、董浩、金龟子等18位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少儿频道主持人集体赶赴四川灾区,与孩子们共度节日。用爱心、童心与歌声,驱散了重压在孩子们心头的阴霾。

这些活动把关爱、温暖送到孩子们的身边,也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少儿频道开播两周年之际,珠海的小朋友用他们喜爱的贝壳在海边拼成了带有少儿频道logo的巨型图案;哈尔滨的同学们用他们特有的方式――雪雕,雕刻成托举少儿频道logo的福娃;而远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孩子们则在神州六号高高的发射塔上,放飞了带有少儿频道标志的风筝,天南海北的孩子们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少儿频道相同的热爱。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从业人员素质获得提升

为保证可持续发展。少儿频道创建了一套“策划论证、创作播出和信息反馈”的前端与终端互动保障机制。一是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专业频道咨询委员会,为少儿频道提供前瞻性指导;二是建立了节目评估体系。由20多位专家组成,定期审看节目,每月形成一份“节目评估报告”;三是定期进行少儿频道目标受众的调查与分析,动态把握全国各城市与农村少年儿童的收视反应,并在央视网上开设少儿频道论坛,与孩子进行实时互动交流;四是建立观察员制度。2006年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聘任100名“少儿频道年度观察员”,著名科学家、艺术家、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以及媒体记者、专家、特级教师、学生家长等社会各界人士受聘上岗。他们对节目的反馈,让频道最直接了解了节目的播出效果及各层面受众对节目的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提高节目质量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李长春同志曾对少儿频道聘任百名观察员的举措给予了充分肯定。

加强自身建设还体现在从业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五年来,少儿电视人除了在电视专业技能上与时俱进外,还在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基础知识上下功夫。针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建设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和国际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未来五年,少儿频道将建立起一支“333”少儿节目人才库。即:拥有300名既懂电视专业,又懂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复合型少儿编导人才;30名少儿节目名主持人(含人偶角色主持);30名懂少儿节目管理与经营的人才。

探索运营新机制――良性循环体系逐渐形成

在推进专业化向品牌化转变的同时,少儿频道也积极探索运营机制的改革。2006年11月22日,青少中心按照台分党组的决策正式实施中心制向频道制的转变。与此同时,青少中心所属动画部也改制为央视动画有限公司,由少儿频道主导经营,投资管理,并于2007年3月18日正式挂牌。这实现了由单一为播出而生产向播出与多元产业开发并举转变,由单一自产自播向多媒体、多渠道整合传播转变。公司主营“动画原创、版权管理、产业开发”三大业务,这是优化产业资源,实行高效运营的新模式。目前,少儿频道已经逐步形成了创意研发、制作播出、市场开发为一体的良性产业链。央视动画大片《小鲤鱼历险记》成了公司小试牛刀的第一项目,在具体运作中,频道充分发挥宣传平台与衍生产品开发互动作用,通过优先安排播出、重点推广宣传、选派主持人参与推广活动等方式,积极推动《小鲤鱼历险记》的播出推广和产业开发,系列图书上市即成为销售排行第一,图书开发实现标的额850万元,光盘制品开发实现标的额600万元。目前节目已发行到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等51个国家和地区。

尽管少儿频道良性循环系统逐步形成,但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少儿频道居安思危,不断进取。为此,频道确立了改版目标,即“三提升”:“提升绿色收视率、提升品牌竞争力、提升社会影响力”。与此对应,改版思路也明确为“去三化”,即“去成人化――强化对象化编排;去碎片化――打造特别播出季;去新闻化――创建节目精品库。而改版的理念则是“三贴近”,即“贴近儿童生活、贴近儿童情趣、贴近儿童市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