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船舶业:破浪前行

2009-04-2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亚洲金融危机时,韩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来临之前,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排在韩国之后的第二大造船大国。

那么,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国造船业能否抓住机遇,破浪前行,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利用这次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指导,赶超或是缩短与世界造船大国强国之间的差距?

未雨绸缪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相比钢铁、化工、有色金属行业的大幅亏损,去年船舶业的产值增加了59.8%,利润增长了50%,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可为什么还要花大力气去调整、振兴它?

“船舶工业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滞后性。”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的秘书长王锦连如是回答。船舶业去年业绩增长,不等于说船舶工业就没有面临危机,它的一些工业指标很可能在两三年以后体现出来。如果不提前调整振兴,两三年后船舶行业就会面临生产断线的问题,全行业下滑的状况可能比现在的困难行业还要厉害。

据王锦连介绍,船舶工业是我对国民经济具有显著带动作用的产业之一,被誉为“综合工业之冠”。在国民经济116个产业部门中,船舶工业与其中的97个产业有直接联系,关联面达84%。船舶业是一个劳动密集的、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产业,直接间接就业的总人数超过300万人,每建造一万载重吨船舶就可以解决船舶及其上游产业3000个就业岗位。再加上我国船舶工业是一个外向型的产业,80%的订单基本上都出口,必将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及时出台振兴计划,有利于防止这个重要产业受到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为船舶行业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隐忧已现

中远造船工业公司总经理宋大卫认为,尽管去年船舶业利润还在增长,但实际上中国的造船业在经过了连续六年的黄金发展期以后,去年已开始进入调整,而且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船舶行业的负面影响已开始显现,订单大幅减少,船东和船厂融资困难。2009年2月全球新接订单同比减少了98%,是在所有的行业当中需求下降得最快的一个行业。

王锦连说,去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按照英国一个著名研究公司的统计,四季度船舶成交大概不到100万吨,月均成交只有前9个月月均成交的1/10,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接单难”的问题完全暴露出来了。今年1、2月份,全世界基本上没有大的订单,我们国家也一样。

前几年的航运市场非常好,一些民营企业纷纷进入造船市场,推动“造船热”,也形成一大批低水平产能。宋大卫具体分析了低水平产能的“五低”特点:一是起步低,投资水平低,船坞等设施简易;二是技术水平低,没有核心技术;三是管理水平低,是粗放型的管理;四是生产效率低;五是最后造成产品质量水平比较低,很难保证未来这个安全航运的一个需求。一旦市场出现下滑,不仅造船业会大起大落,也会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现在已出现大量造船能力闲置,一些小企业也开始破产。

对症下药

如何有效应对“接单难”的问题?王锦连认为,去年年底我们手持订单2亿多吨,要尽可能地保订单,首先是能够在信贷方面给予支持。对造船企业手持有效合同的订单,需要的流动资金,金融机构应该给它按期到位。其次,要扩大内需,包括淘汰一些老旧船,按照国际规范要求,加快弹壳油船的淘汰,同时要积极地发展远洋渔船、工程船舶、工作船等的一些作业船舶,来扩大我们的内需,这些内容都是规划中明确肯定的。

对于“造船热”问题,这次调整振兴规划有明确措施。首先,要严格控制新增产能,三年里不新建船坞、船台,对已经有的船台、船坞项目的扩建,暂停实施,限制产能继续膨胀。其次,规划里面指出,要支持企业的兼并重组,要把难以为继的小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来压缩它的产能。最后,要引导企业调整业务结构,在造船没有大的市场需求时,调整产业结构,利用造船设施发展一些修船业务,甚至于发展一些非船舶产品。

王锦连解释说,规划中体现了“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总体要求。“保增长”主要是稳定船舶企业的生产。“调结构”的问题,船舶企业在前几年航运市场火爆时,产生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需要在业务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以及企业组织结构方面启动一个比较长的产业升级过程。“促发展”,主要是要加大科技投入,要加强企业技术改造,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要加强船舶企业的管理。

造船业内人士认为,船舶业调整振兴规划既着眼当前、又兼顾长远,不仅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更要抓住机遇、调整产能、提高素质,使我国的船舶工业健康发展,力争超过韩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本报记者张玉玲整理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4月22日18:05分播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