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运用互联网原则管理互联网

2009-04-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盛晓白 我有话说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表达民意、反腐倡廉和申张正义的强大力量。“周老虎”原形毕露,“网民”呼声进入“两会”,“公款按摩事件”和“天价烟事件”的主角被政府免职,新媒体的崛起令人耳目一新,为之而震撼。很少有人会怀疑,在我国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互联网将不断扩大其影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

但是,对互联网的管理,却是一道难以破解的新难题。色情、诈骗和“网络暴力”比比皆是,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执法部门没有放松过整治、打击,然而长期以来收效不大。政府部门虽然重视网络舆论,及时作出积极回应,但这种回应大多是被动的、事后的,扮演着消防队员的角色。部分官员对网络深感焦虑,难以面对汹涌的“网络问责风暴”。在某些人心目中,互联网简直就是洪水猛兽,不可理喻、难以驯服。这些现象表明,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在虚拟世界中失去了用武之地。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引起强烈反响,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高度评价,标志着管理互联网的一种新型模式已经初具雏形。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运用互联网原则管理互联网,即根据虚拟世界的基本特征和原则,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如此一来,方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对网络信息的管理

对互联网的管理,其实是对网络信息的管理,而不是对人和物的管理。

虚拟世界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虚拟世界是一个信息的王国,除了信息之外一无所有。在这里,我们看不到物质,看不到人的身体,只看到来去匆匆的信息,快速传递着人们的思想,为人们编织着交互关系。针对着人身和物质的传统管理模式,在这里遭遇尴尬、面临困境。尤其困难的是,我们面对的不是一般信息,而是网络信息。网络信息最大的特点是匿名性。人们隐藏了自己的身份,隐藏了自己的身世、地位和信誉,自由地表达、纵情地坦露心霏,有时还掺杂着非理性情绪,使信息的真伪很难判断。网络信息的另一个特点是内容复杂、数量庞大,既有真知灼见、宝贵的精神财富,又有色情、暴力、低俗的内容,这就给我们的管理带来很大难度。网络信息的第三个特点是传播迅速。先是网友发帖,引起众多跟帖,带来更大规模点击和评论,然后被门户网站转载,人们再用手机和即时通讯媒体向亲友群发,最终酿成社会热点事件。

我们必须根据网络信息的自身特点,对互联网进行有效管理。对人和物的管理需要进行分类,对网络信息的管理也应该进行分类,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网上不良信息可分为违法信息、虚假信息、低俗信息等三类。违法信息指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文禁止传播的各类信息。虚假信息指与真实情况相悖的信息,包括造谣、诈骗、失真等情况,其中的一部分可归入违法信息,但需慎重地加以鉴别。所谓低俗信息,并非通俗信息,而是指庸俗、低级趣味、在价值观取向上明显错误的信息。对于违法信息,要重在打击。要相信民众的力量,动员广大网民进行举报,发动众多网站自觉抵制。对于虚假信息,要重在澄清。政府和权威媒体要主动站出来,及时揭穿谎言、披露真相。对于低俗信息,要重在引导。政府和权威媒体要通过各种手段,与网民进行平等对话,引导网络舆论的走向,潜移默化地影响网民思想。

动员民众是管理互联网的最基本策略。对于迅速传播的天文级数量的信息,有限的管理力量根本无法应对。实际上,与一般信息相比较,网络信息更容易被监督,因为它时刻处于众目睽睽之下,其中又不乏火眼金睛。这次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之所以能取得辉煌战绩,根本原因是依靠了广大网民的举报和呼应。在强大的网络舆论压力下,绝大多数网站的自律意识都有所加强。

除此之外,还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采用对关键节点的管理、对群体心理的管理、对民众思想的管理,以及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的互动等多项策略。

对关键节点的管理

数学家巴拉巴斯发现,网络中很多网站只有少量联线,较少网站拥有中等联线,极少网站拥有大量联线。这表明,网络“被少数连线极多的网站所主宰”。如果控制了网络中有着最广泛联系的关键性节点,就比较容易控制整个网络。

因此,对网络信息的管理,重点在于对互联网中关键节点的管理。从网站角度看,这些关键节点是搜索引擎、电信营运商和主流网络媒体。它们提供接入服务、网页链接和比较权威的信息。如果这些关键节点能够把住关,不良信息的传播就会大大减少。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之所以能取得辉煌战绩,还由于它把重点放在监管这些互联网的关键节点上,并取得很大成效。

从网民角度看,网络的关键节点是“意见领袖”,一些资深网友的观点左右了网民的判断,引导着网络舆论的走向。中国网民的主体是年轻人,由于涉世不深,更容易受到意见领袖的影响。有关部门应该与意见领袖平等对话,通过影响意见领袖来有效影响民众。有关部门应该有意识地培养意见领袖,使网络舆论多一些理性、少一些浮躁。

虚拟社区对现实社会的作用力越来越大,无疑向行政管理发起重大挑战。各级政府官员不应只是网络的旁观者,而应成为网络的参与者;不应只是消极地回应网络舆论,而应成为网上的意见领袖。否则,难以胜任现实社会中的领导角色。上海市正在探索“双版主、双进入”模式。居委会干部依照规则成为社区论坛中的共同版主,与虚拟社区中的居民平等对话,原版主则被带到现实社区里了解和熟悉情况。通过引领和主导社区意见,有关部门不必采取刚性的调节手段,使社区管理更加有效、更加人性化。

对群体心理的引导

网络信息有时充满非理性和暴力倾向,甚至会酝酿成一场“网络危机”。在这一过程中,群体心理发挥了巨大作用。群体心理一旦形成,个体就会丧失理性和责任感,表现出感情冲动、言语偏激、具有攻击性等特点,并通过感染和模仿,迅速将原有言论推向极端化,直至上升到失控的程度。互联网的特点是互动,存在着双向和多向的相互影响,故而某种情绪状态传播极快,人们会因为难以抗拒的冲动而失去理性,完成从个体心理向群体心理的转变。

对群体心理的管理,可以采用上、中、下三策。上策是防患于未然。根据“破窗效应”,如果一扇窗户破碎了,应该立即去修补,否则就会有更多的窗户被人打碎。因为人们接受了这样的暗示:打破窗户是被允许的,不会受到惩戒。在互联网上,如果某个信息符合人们的期望,并与自己的不满情绪相吻合,就会不假思索地相信它并予以附和,从而出现正反馈现象,使之滚雪球般地越滚越大,迅速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因此,当不良信息刚刚出现时,就应以敏锐的目光及时发现,并予以澄清或反击,以阻碍群体心理的形成。有关部门应该密切关注网络舆论的动态,对某个负面信息反映了哪个阶层的呼声、会不会迅速传播、是否会引发一场危机等进行评估。如果前景不容乐观,就要联合主流网络媒体,及时公布事实真相,传播正面舆论、驳斥错误观点。

中策是在群体心理初步形成、负面情绪正在蔓延,但尚未转化为实际行动时作出回应。此时,需要运用法国学者勒庞提出的领袖动员民众时借助的三种手段:断言、重复和传染。做出简洁有力的断言,是让某种观念进入人群头脑的最好办法。

下策是在事态扩大后再去干预。此时,不但澄清真相需要付出极大努力,而且无法弥补由此带来的重大损失。“柑桔事件”就是一个沉痛教训。去年10月中旬开始,一则“柑桔有虫”的消息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一时间谣言四起,全国各地桔子滞销,桔农损失惨重。目前,有关部门对网络危机的处理大多属于这种情况,在真相大白、群体恢复平静之前已经酿成严重后果。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