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直把他乡做故乡

2009-04-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建强 我有话说

与恢宏壮观的天津站一河之隔的是正在建设中的中心商务区――津湾广场,戴景明和他的伙伴们如今正不分昼夜地奋战在这里的工地上。

戴景明是河北省大元建筑工程劳务分包有限公司的农民工、天津二建公司的劳务队长。近年来,他带领着伙伴们先后参与了天津钢管公司、三源电力科技产业园等十多项重点工程建设,

工程质量均获得“国优”、“市优”评级。戴景明这名“外乡人”当上了“天津市劳动模范”。

农民工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但这支队伍也有着“散、乱、差”的致命弱点。把“散兵游勇”变成“正规军”――这是戴景明凝聚人心、提高素质、增强战斗力的制胜一招。来到天津后,他依靠工会组织,签订了劳务分包企业集体合同,在条款中明确规定分包企业与农民工各自的权利与义务,用法律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记得合同签字的那天,天津市总工会和天津市建工集团工会的领导都亲自到场,称赞他们“为劳务分包企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带了一个好头”,并要求在全市企业推广他们的做法。

天津二建公司承建的工程体量大、工期紧、工艺复杂、质量技术要求高,而戴景明所带领的农民工队伍人员素质却参差不齐。在生产实践中,戴景明深切地感到:在城市搞建设光有力气是不行的。自己作为劳务队长,没有专业知识也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指挥员。为了适应生产需要,他白天组织生产,晚上不管多累,也要参加夜校学习。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终于取得了二级项目经理技术等级证书,并获得工程师职称。在自己“充电”的同时,他主动与天津二建公司协商,建立了农民工培训学校,请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用业余时间为农民工讲授施工技术和安全生产知识,他还自己掏学费让技术工人参加劳动部门举办的专业技能上岗培训,目前他的施工团队中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通过培训,农民工的专业技术素质和文化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练就了一批具有专业技能、能独当一面的骨干力量,提高了劳务分包队伍的整体水平。在津湾广场建设项目的“大会战”中,他们克服工期紧、工程量大、施工场地窄小等不利条件,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就完成钢筋混凝土施工7000立方米。环梁支撑从爆破到清理完毕,按常规得五至六天,他与爆破队伍紧密配合,只用了36个小时就爆破清理完毕。如今在天津建筑业,戴景明与他的施工队成了响当当的“品牌”。

去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戴景明的心揪得紧紧的。他不仅个人向灾区捐赠1万元人民币,还带头向地震灾区捐赠了一幢彩板房。随后,他主动请缨,带队赶赴灾区,带领农民工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在短短的60天里,就完成了105套临时住宅、1所小学、1所幼儿园,总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的施工任务。

漫步在天津的街头,看着自己曾倾洒过心血和汗水的楼宇,戴景明特别有成就感。在他的心里,天津就是他的第二故乡。他说:“我的愿望就是把家乡建设得更美!”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