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谈企业家的信心和责任

2009-05-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孙守刚 我有话说

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坚定的信念来支撑。企业家作为一个重要群体,坚定信心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从社会角色看,企业家被人们看作是财富的创造者,企业家的信心往往直接反映市场信心指数,影响消费者信心乃至相当一部分社会群体的信心;从企业组织角色看,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企业家的信心和精神状态,直接关系到整个

团队的士气。一个有生命力的企业,就应该在困难时迸发出更大的凝聚力,形成聚合人心和支撑发展的势能。

企业家信心,应该是一种智者不惑的清醒。坚定信心不是盲目乐观,不是看不到困难和挑战,而是建立在对形势的准确分析、对自身发展条件的科学认知之上。毋庸讳言,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困难不可低估,没有哪一个地区、哪一个行业、哪一个企业能够独善其身。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认清发展大势,坚定发展信心。同时,要准确把握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企业来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仅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市场的机会,也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自我的机会。应当借机反思自己在发展战略、经营策略、产品开发、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得失。要坚定“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的信念,原来的营销方式不行,要在创新营销方式上想办法;老产品不行,要在开发升级替代产品上想办法;原有市场萎缩,要在开拓新兴市场上想办法。

企业家信心,应该是一种勇者不惧的气度。就是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困难挑战,做到精神不垮、方寸不乱、迎难而上、化危为机。作为企业家在遇到困境挫折的时候,一定要坚定、执着、顽强。“忍着就有机会、不倒就是胜利、发展就是奇迹”。要放长眼量,走一步看两步、想着第三步,把目前的困难和压力,变成修炼内功、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提高在经济“严冬”条件下的“冬泳”能力。

企业家信心,应该是一种强者不怠的执着。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就是因为他比别人面对的困难更强大。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一个优秀企业家应该焕发出更多的激情和智慧,以更加执着的精神引领企业走出困境,走向坦途。要善于利用困难和危机提供的“倒逼机遇”,借“机”提升、借“势”合作、借“火”取暖。所谓借“机”提升,就是充分利用当前市场“重新洗牌”的机会,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提升产业产品层次和市场占有率;苦练企业“内功”,降低管理和运行成本。特别要抓住当前信贷政策宽松、融资成本低、原材料价格低、增值税转型的机会,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规模扩张。所谓借“势”合作,就是利用变局,在合作发展中走出步子。经济低迷时期,正是行业企业整合的重要时期,也是企业实现价值链合理化与规模化的最好时候。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有敏锐的眼光、宽阔的视野和开阔的心胸,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对接国际资本和国内同行并购合作,伺机获得新的发展空间。所谓借“火”取暖,就是最大限度地借助外部有利因素,使之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围绕扩内需保增长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且绝大多数和企业密切相关,可以说是政府送给企业“冬天里的一把火”。企业家要认真研究政策,充分利用政策,积极配合党委政府、金融部门的工作,通过主动靠近“火”源,借“火”取暖,最大限度地获取支持。

信心是精神、境界、智慧、能力、素养、社会责任、价值追求的综合反映。因此,企业家既要有志存高远的进取精神和求新求变的创新精神,更要有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讲求见利思义、忠信不欺、兼济天下。任何时候都要对消费者负责,对社会负责,决不能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决不能为一己私利去做危害消费者和社会的事情。“一个好的企业和一个伟大的企业的区别在于,好的企业可以向社会提供好的服务和好的产品,而伟大的企业不仅能够提供好的服务和产品,更重要的是能够向社会尽到企业的公民责任。”一般来讲,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吸纳就业,就算尽了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但从更高要求上讲,企业家应该把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起来,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倾力回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当前发展困难较多、就业压力较大的特殊时期,企业更需要强化社会责任,积极主动地为政府分忧,在保稳定保就业上尽到责任和义务,充分挖掘潜力,尽可能地做到限产不停产、停产不裁员,不把职工推向社会。

(作者系中共济宁市委书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