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城市大医院的“农村主场”

2009-05-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毕玉才 苗家生 特约记者 刘勇 我有话说

大石桥市周家镇22岁农民于海虹偶感风寒,打了两瓶点滴,突然口眼歪邪,半个身子不能动。到市中心医院拍片后,医生们对造影结果也莫衷一是。恰好这时中国医大一院李松柏教授等专家来大石桥出诊,专家会诊结果:急性波散性脑脊髓炎。对症下药17天后,于海虹高高兴兴出院了。大石桥市中心医院李彩霞医生对记者说:“自从我们院

和中国医大一院成为协作医院,好多疑难杂症都能在市里解决,农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的服务。”

据中国医大一院院长徐克介绍,该院自2007年初成立辽宁省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中心,至今已对全省44县61区的4000余名医师进行了免费培训,并与九家县级医院确定了协作关系,派出会诊及义诊专家369人,诊治患者6842人,远程会诊145人次,有效地缓解了当地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医大一院的一份材料上批示:中国医大一院的作法,是公立大医院主动投身医改,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体现公益性和社会责任的生动体现。

骨干培训,为小医院锻造“永久牌”专家队伍

“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全国农村因病致贫或返贫人口高达贫困人口总数的30%以上。有关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主要是指到大城市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有关部门也曾做过一个统计,患者在县级以上医院住院治疗的费用是县医院的2.7倍。

“农民们也不愿意舍近求远,是县级医院医疗条件差,水平低,留不住患者。”出身于清原县农村的徐克对记者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公立医院。战争年代,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过巨大贡献;改革开放时期,在全国率先提出‘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医改过程中,我们也有责任为基层医院,尤其是农村三级卫生网络的龙头――县医院培养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

2006年,该院对辽宁省25所县级医院手术能力、化验能力、医疗设备情况进行了调查,2007年初经辽宁省卫生厅批准,成立了辽宁省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中心。按高级研修班、医师进修班和短期培训班三种模式,对辽宁省所辖44县的县级医院骨干医师进行了免费培训,截至2009年3月,共培训医师4000余人,培训达到6000多学时。

经过系统的培训和专家“手把手”式的传帮带,骨干医师的医疗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一些医院还推出了很多新业务、新技术,解决了很多以前在当地不能解决的问题,培养出了一支“永久牌”的不走的专家队伍。昌图县医院在该院帮助下新成立了神经内科病房,脑血管病变及脊髓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明显提高;宽甸县中心医院在该院的指导下开展了CT增强技术和三维重建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病变的早期诊断能力。

宽甸县人民医院院长何波说,宽甸距省城240公里,农民们进城看病非常不容易,每年因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而猝死的年轻病人就有30多例。2008年3月份,县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李兴斗到医大进修学习,主攻神经外科显微镜下治疗脑动脉瘤、垂体瘤。学成回院后,目前已经开展脑动脉瘤手术3例,单鼻孔治疗垂体瘤4例,手术技术走到了全省县级医院前列。

重点协作,打开阻碍大小医院沟通的医患通道

医学培训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保证学员水平持续提高,进而增强医院后劲,还有赖于大小医院之间建立起长效的帮扶指导机制。

2007年下半年,中国医大附属一院开始按地域选取部分县医院进行协作医院试点,免费为协作医院培训进修人员,无偿捐赠设备和物资,定期派专家去授课、查房、出诊,通过远程会诊诊治疑难重症,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截至目前,已有九家县医院与医大一院通过“自由恋爱”,确定了协作关系。

医大一院院办副主任汤艳清告诉记者,通过建立协作医院,中国医大一院成功地把服务“主场”延伸到了偏僻的农村。两年来,先后有369名专家教授到乡下会诊、义诊,诊治病人6842名;同时通过远程会诊方式,问诊患者145人次。农民们足不出县,就能得到省城专家的诊疗救治。

4月9日和10日,记者随同专家组分赴辽南大石桥市中心医院和地处辽东的清原县医院。专家所到的医院刚一开门,挂号处就排起了长龙。在大石桥中心医院,7名专家一天接诊254名患者。下午3点,专家又不辞辛苦到病房对10名患者进行了会诊查房,确诊多例疑难病症。

心血管内科胡健教授查房时,发现一位心脏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病情突然加重,查体问诊后,确定患者存在心肌肥厚,为舒张型心衰,认为目前治疗方案中应用的强心类药物会加重患者病情,果断更正了先前的治疗方案,病人的病情很快得到了缓解。

大石桥市中心医院院长刘天中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协作医院打通了大小医院的医患通道,方便了医生,更方便了群众。去年一年,我们往医大转院260人,人还没到,床位已经安排好了。

向阳小学退休女教师于继华,耳朵突然失聪,来到市中心医院看专家时,面对面说话都听不见。医大教授马上与本部联系,于老师一到,立即处置。采访时,于老师兴奋地告诉记者:“医生还没处置完,我就能听见他说话了。”

凤城县一病人结肠癌手术后麻醉不醒,家属大吵大闹哭天喊地。县医院紧急求助,医大麻醉科吕黄伟教授、神经内科吴哲教授“飞赴”凤城会诊,及时给出治疗方案,病人逐渐苏醒,恢复良好,家属感激不尽。

三方共赢,最大受益者是老百姓

“大医院资深医生定期到县级医院讲课、出诊及查房,扩大了县级医院在当地的影响力,提高了门诊量,增加了收入;同时,专家下乡,与百姓广泛接触,也巩固了大医院的地位和声誉。”中国医大一院党委书记于晓松说,“协作医院模式是互利共赢之举。”

辽宁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宋文舸说,医大一院推出的协作医院模式,直接实现了城市大医院和基层县医院分级医疗,既缓解了小医院资源不足的矛盾,也让大医院腾出手来更多地接诊疑难重症,这为全省乃至全国医疗卫生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据昌图县医院院长李秀荣介绍,自协作医院成立以来,该院门诊量和住院病人人数明显增多。清原县医院今年和去年同期相比,门诊量和住院人数分别增长了12.56%和10.74%。

“三方共赢,医疗协作的最大受益者还是老百姓。”汤艳清告诉记者,过去农民进城看病,两眼一抹黑,费钱又费工,现在,在家门口就把病治了。

昌图县医院院长李秀荣用“翻天覆地”四个字,形容9个月协作带来的变化。她说,昌图是一个农业大县,有103万人口。在协作之前,做不了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不得不到邻省吉林求治。协作后,县医院开展了血液透析项目,尿毒症患者现在不用出县就可以治疗,短短几个月,透析人数已超过1500人次。72岁的双井镇农民马玉枝,过去每周都要跑一趟吉林四平做透析,去年9月开始,她再也不用跑外省了,路费省了,医保报销的比例也高了。

大石桥一病人晚间突然心梗发作,医大一院立即启动了危重病人绿色通道,病人一进医院,直接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手术,很快转危为安,并于术后第三天转回当地医院后续护理,不仅抢救了患者的生命,而且减少了患者在大医院住院的时间,节约了患者的医疗支出。

采访临结束时,徐克院长表示,未来3年内,中央将重点支持2000所县医院建设。中国医大一院将抓住这一机遇,继续坚持“全面培养、重点选择、互利共赢”的原则,扩大同县级医院协作的数量和规模,并逐步探索出一种更加紧密、稳定、长效的合作机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