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中国的脊梁”画像

2009-05-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歆耕 我有话说

从来没有写哪篇文章或作品,像《废墟上的觉醒》(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样,让我的情绪如此复杂:激动?感奋?痛苦?……可以说是五味杂陈,兼而有之。我不是一个能够轻易流泪的人,可是,在这部报告文学的写作中我却止不住两次流泪。当我离开书桌时,耳边似乎还在回荡着废墟下孩子的呼救声,眼前仍在晃动着志愿者鲜血淋漓的双

手,脑海中还在回闪着一幕幕让人痛彻心肺的场景……我感到有一股热辣辣的东西从我的眼角溢出。

汶川大地震中的志愿者--从他们在灾区的行动中,我读懂了中华文明为什么五千年来生生不息,我找到了中华民族在遭受了百年屈辱后为什么能重新崛起。我更坚信,面对未来任何艰难险阻都难以遏止这个民族前进的脚步!我从他们身上更悟出了人性的高洁、善美,与拥有的权力大小无关,与拥有的财富多寡无关,与学问的深浅无关……

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地震志愿者无愧于鲁迅所赞誉的“中国的脊梁”的称号。作为报告文学作家,有责任为他们留下一点文字的记录,有责任将他们的精神凝固为永恒的雕像。

两个偶然的事件,触发了我对志愿者的认识。我所供职的《文学报》的记者傅小平到灾区采访,与从江苏泰兴赴灾区担任志愿者的姑娘侯君红结识,并在仅仅24天后就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他们在废墟上的婚恋传奇,成为编辑部的佳话。北京女诗人志愿者潇潇对我讲述的担任志愿者的刻骨铭心的经历,使我顿悟到:大量志愿者的涌现,正是汶川大地震与唐山大地震比,出现的一个新的现象。志愿者的救援行动,是国家救援组织的重要补充。他们在某些方面甚至起到了有组织的救援所未能起到的作用。据权威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在各级团委报名登记在册的志愿者多达118万人,被团委直接派遣到灾区的有18万人。至于自行前往、“未列入名册”的则不计其数……这是一个庞大而惊人的数字,大量志愿者的涌现,是中国社会公民意识得到强化的重要标志。他们自发自愿,冒着生命危险,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参与救援的行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性善美、高洁的重要复苏和觉醒,自有其特殊的思想精神意义。而恰恰是这一新兴的群体和新的现象,尚未得到媒体、报告文学作家的系统全面的反映。

我为我的“发现”而激动不已,想写写他们的冲动,一直使我的神经处于亢奋的状态。但我碰到的最大难题是采访,如何获取有关他们的材料。救灾任务完成后,他们分别回到了全国各地,要一个个找他们采访,不仅需要不菲的差旅费,而且需要大量的时间,这些对于我这个非专业作家是根本无法解决的。网络上搜索到的材料都是零碎、重复和处于表层的,我需要获得更为深层而全面的表现他们心路历程和救

援行动的素材。我想到了借助网络和采用问卷调查采访他们的方法。诗人志愿者潇潇和陕西安康女作家志愿者杜文娟为我提供了她们认识的数十位志愿者的联系电话,于是如同滚雪球般我找到了数百位志愿者。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的最大优越性是可以获得比现场采访所没有的深度,这正是与媒体报道竞争所需要的。

著名评论家雷达看完初稿,认为“在5・12这个黑色的祭日到来之际,《废墟上的觉醒》的问世,具有一种发聩震聋的力度和独特的文学价值。”有读者对我说:“读完这本志愿者之书,我感到日渐沉睡的良知再一次被激活,我想说,当灾难再一次发生时,我会努力去做一名志愿者!”我感到我的近8个月的苦思和辛劳总算没有白白付出。作为报告文学作家,我总算为汶川大地震志愿者留下了一点文字记录。

在作品的最后,我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志愿者陈光标从灾区带回了几千本从废墟中捡来的孩子的作业本,他准备把这些浸染着生命印痕的遗物永久性地珍藏在公司,让它们成为公司永不折旧的‘固定资产’。”我想说的是,我希望汶川大地震志愿者瞬间爆发出来的公民意识和人性之美、人情之美,也一样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一笔“永不折旧的‘固定资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