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激活传统 彰显个性

2009-05-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晋人 我有话说

袁慧琴的老旦戏,给人一种豪迈与精致相融合,矍铄与苍劲为一体的强烈感染。前不久她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了个人专场演出,她的老旦表演既能让我们饱飨对京剧老旦艺术独特神韵和滋味的享受,更能带给我们富有时代精神的新鲜感。

袁慧琴的舞台气质朴实与神采水乳交融。她的表演,既有行当所需的年龄特征,又有自身气质

中流露出的蓬勃生气,因此,塑造出的人物,少了过火与缺乏艺术美的衰气、暮气,多了些老当益壮的人物和精神恢弘的角色应有的矍铄、成熟、健朗的生气、豪气、神气。如:她塑造的《对花枪》与丈夫少小恩爱,但半生离别的姜桂枝,克服了平庸演出仅凭大段歌唱招徕彩声的状况,更能演而传神,使我们通过她的人物塑造,结识一位性格鲜明,命运独特,曾受情感挫折,充满血肉感的巾帼女性。

袁慧琴的嗓音宽亮饱满,足以唱出老旦需要的婉转恢弘、苍劲醇厚,更可贵在能于歌中融入情感,在唱中显现匠心,在韵中传达内涵,使得演唱绝不是为歌而歌,缺少生命感的单纯音律,也不是因循前人,迷失自我的循规蹈矩、削足适履,而是立足传统,饱凝情感,充满感性和才情的京剧歌唱者心灵外化与情感的声音造型。她在《红灯记》中扮演的李奶奶,且不说“痛说革命家史”那唱、念浓烈的经典段落,就是李奶奶出场时伴随着舞台灯光渐亮吟唱中“打渔的人”两句并不上板的[摇板],竟然在歌唱的力度和气度,以及脸与眼的情态中,就能让观众留下鲜明的人物印象,并被演唱者深深吸引。

袁慧琴的老旦表演,自觉贴近时代审美潮流,善于凸显个人艺术特质,已形成了浓郁而鲜明的独特风格。

首先,将京剧文化传统中的经典性与彰显当代艺术家生命活力的创造性很好结合,是她艺术充满鲜活感的重要基础。她演出的许多作品,多为当代京剧艺术家,或她独立创造的新的老旦剧目。其中人物、主题,抑或演唱方法、艺术手段,都与纯传统的京剧老旦剧目有着很大不同。因此,袁慧琴的艺术实践是一种很科学和客观的学习型的创造。其可贵处,是能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不拘泥于传统,善于结合自身的审美情趣与发挥艺术条件,创造出符合当代观众欣赏需求,切合自身舞台条件和审美情趣的鲜明形象、优美歌唱与典雅气质;这不是每个京剧中青年演员能够意识和做到的。

其次,将京剧艺术程式化的表演风格与在角色创造过程中注入真切的生命情感相互结合,是她艺术创造能够打动人、感染人的重要基础。袁慧琴的表演,最能与观众心灵沟通的媒质,就是总能传达出掘自人物命运和生命浅层中的情感魅力。因此,她塑造的古典人物形象,也能神奇地将戏剧性和京剧表演固有间离本质很易形成的情感隔阂消弭殆尽,使人物迸发出真实的情感感染力,将当代观赏者与古人的被表现者之间,产生内心的奇妙联结,以她塑造的《李逵探母》中李母为例,真情源自母亲对儿子的挚爱,凄凉境遇表现在内心流露出的悲怆,年龄特质很好地将行当的表演手段与形象化的美有机提炼结合,既未因程式化的艺术美感追求而失去了人物形象的生命感,也未因强调贫困衰老而流入缺乏美观,追求庸俗浅显的低级写实,表现出袁慧琴已悟出并具备了很高的审美水准与正确的戏曲创造原则。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