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了五•一二的纪念

2009-05-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谢莞南 我有话说

为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引起社会对灾区重建的广泛关注,并提高人们对防灾减灾、保护生命与环境的认识,5月12日下午,中国美术馆策划组织的《渡:国际应急建筑设计展》在北京隆重开幕,凸显了全国第一个防灾减灾日的重大主题。

中国美术馆邀请了来自秘鲁、智利、法国、芬兰、挪威、墨西哥、冰岛、瑞典、瑞士、日本、美国和中国的16支国际知名建筑设计团队参展,他们针对全球不同地域和气候中的典型性自然灾害(例如地震和飓风)或社会灾害(例如流行性疾病),设计了16件可行、快捷、安全、美观和更人性化的应急建筑,以国际化的视野,从建筑、设计、艺术、教育、人文和科技等重要角度积极推广环保意识和灾后人文关怀。

展览分为几个板块,按照灾难发生后的时间顺序,展示为不同时间段所设计的不同建筑。

观众首先经过一个搭建着如同倒塌房屋的走廊,犹如是走入灾区现场,大面积倒塌的墙面映射灾难时的场景。在坍塌的墙体下,第一件作品《地震桌》是为了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刻,有一个可以暂时躲避的场所。进入第二个空间,L建筑事务所的S・R・C和C・E的作品,体现了在灾难发生的一周内,如何利用土、竹子和沙袋等特别简易的本土材料源,搭建在短时间内可以居住几天的场所,还有应对无灯光情况下夜间的紧急措施。

接着,观众会进入一个概念性的空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藤本壮介庞大的塑料房,它是由一个平面拉伸成三维空间的概念设计。旁边的是IK的作品,它是一个专门为应对流行病的隔离病房――正在全球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体现了此类创意的重要性。下面几个国外建筑事务所做的建筑,是针对灾难发生后一个月或更长时间内,如何建造可以长期过“渡”的社区,如何解决水源的问题等等所做的思考。

下面,来到最充满希望的空间:坂茂的作品是在四川已经搭建的小学的副本,来参观的孩子们可以亲身体验现场。EH和GS设计的流动性小车,也是用轻松的方式面对社会问题。

最后,参观者来到中国美术馆外面的广场,OBRA的十字形房子就像个红十字,映射“救援”的主题;G・P和O・S的红色气球作为一个公共聚会的场所,在广场的上空漂浮,喻示着灾后重建的希望。通过对每个灾难阶段作出的不同设计,整个展览展示了如何在灾难中从危险走向安全,从痛苦和悲伤走向希望和快乐的历程。

展览不仅充分体现了应急建筑的环保节能、就地取材、运输便捷、搭建简易和造价低廉等实用特质,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应急建筑设计也是“开放性”建筑,有的设计没有预先确定的形态,而是让应用者根据不同的灾情、需要和喜好自由变换,如同一个生态系统。这些建筑设计与其环境和应用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根据环境条件和灾难特征,作品可以被修改、重建和彻底改造。

在美术馆空间举办的这个展览不仅具有应用性和人文性,也突出了功能有机的艺术性。艺术与建筑之间存在许多本质的相似之处,最为重要的就是这两种媒介都可以给人带来心灵体验。成功的建筑能够营造特定的氛围,感染人们的心灵。对于艺术与美的需求,尤其在灾后的情境下,更是不容忽视的细节。建筑师们能够运用艺术和美的形式,为灾民创造幸福、温暖和欢乐的环境,从而帮助他们超越因灾难而必须面对的严酷现实。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说:“展览的本质在于鼓励人文关怀与创造力的结合,它提倡人们利用创造力和想象力,把最痛苦的现实变为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力量源泉。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展览,汇集更多的关爱,与灾区的人们共‘渡’难关,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