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厦门大学:全力打造“人才高地”

2009-05-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王炳华 李静 本报记者 马跃华 我有话说
记者日前获悉,2008年仅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发表第一单位SCI论文就将近100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的有13篇,在全国高校同行中位于前列。近年来,生命科学学院不仅建立了国家级工程中心,还建成了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111计划”)基地。

这些成绩的取得

跟该校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计划紧密相关。长期以来,厦门大学把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作为学校建设的重中之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校”战略,在千方百计地吸引人才、为学科建设进行“人才输血”的同时,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培植和强化“人才造血”功能,近年来一批专家和学者屡屡在国家和国际学术“舞台”上崭露头角,使得厦门大学这座“南方之强”大放异彩。

创造条件吸引人才

近年来,为了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在厦大“筑巢安家”,厦门大学始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采用“以才引才”、“逐步过渡”等灵活机动的引进方式,多措并举,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

情意感人。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厦大为引进人才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特别是在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就学、医疗保险、养老退休等方面,尽最大努力提供最大方便,千方百计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

待遇招人。厦大对引进的人才,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提供相应优厚的安家费、住房货币化补贴、科研启动费和薪酬等。以科研启动费为例,领军人物根据搭建平台需要确定具体额度,学科(学术)带头人自然科学类为100万―200万元,哲学社会科学类为20万―50万元。

事业留人。除了依托现有基地和平台外,厦大还根据学科和实际需要,积极为引进人才“量身”搭建事业发展平台。2005年,厦门大学成立王亚南经济研究院,以此为依托,聘请国际著名计量学家、康奈尔大学经济学系终身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洪永淼担任该院首任院长。

据统计,五年来,厦大共引进各类人才近700人,其中包括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韩家淮教授,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终身教授周强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Burnham研究所张晓坤教授、许华曦教授,著名能源经济学家林伯强教授等一大批学术大师和学科领军人才,极大地提升了该校师资队伍水平。

当前,厦门大学正紧紧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和中央、省委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机遇,安排重点建设专项资金,加大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引进高层次人才力度,一批重量级的专家学者正在陆续加盟到厦大教师队伍中。

优化环境培养人才

在厦门大学校园里,有一幢不起眼的三层小楼,白墙明窗,绿树拥簇。就是这样一栋小楼,近几年却吸引了世人越来越多的目光:这里成功研制出世界首个基因工程戊肝疫苗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药品种;这里研制出国内唯一能完全满足艾滋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生产要求的艾滋病毒重组抗原,转化后使生产企业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跃居第一,累计产值超过20亿元;这里与香港大学等单位联合承担了“禽流感病毒H5亚型系列中和性单克隆抗体库的构建及初步应用”项目研究,目前动物实验表明,“禽流感治疗性单抗”对禽流感的疗效明显优于世界公认的特效药“达菲”。

而更令厦大人自豪的是――该中心的领军人物、年仅45岁的夏宁邵是厦大自己培养出来的“金牌”教授。1995年,夏宁邵来到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学校宽松的环境使他迅速成长起来:2002年获得厦门市首届科技重大贡献奖,2002年列入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4年列入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05年,担任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近年来,夏宁邵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3项;研制获得10项新药证书、1项国家一类新药三期临床研究批件;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26项(已授权7项),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

夏宁邵的成功是厦门大学重视青年教师培养的生动体现。厦大人深刻认识到,人才建设既要重视引进,更要苦练“内功”,要做到内外兼修。多年来,厦大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大力引进人才,另一方面加强自身师资队伍的培养,重点抓好学科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及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将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与创新平台、创新基地建设,与国家重大科技规划和重点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设立“教师培训和交流基金”,通过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项目、在职学位提升、出国研修、国内学术访问以及参加骨干教师高级研究班等多种方式,促使一批“土生土长”的中青年教师骨干脱颖而出。

据统计,近三年来,该校共遴选了300多名青年骨干教师予以重点资助和培养,平均每年资助50名左右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全国性或国际学术会议以及其他形式的学术活动,每年选派60名优秀教师赴国外著名高校研修访问。

健全机制成就人才

2008年,年近31岁的厦大法学院副教授刘志云,因科研成果突出破格遴选为博导。而按照一般的博导遴选原则,这看起来几乎不可能――要想晋升博导,教授是必备条件之一。2004年,厦大打破常规,开始实施新的博导遴选制度,规定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教学与科研成果特别突出,所培养的硕士生质量优秀,且是所在博士点的学术骨干,符合遴选博士生指导教师的条件,都可以自由申报参加博导岗位评审。近年来,在厦大像刘志云这样由副教授破格遴选为博导的约有21名。

这样的事例在厦大不是唯一。厦大的教师都有切身体会:只要是有利于人才成长成材,有利于营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氛围的举措,厦大都会大胆尝试,从而开辟了一个又一个“政策特区”:

职称评定使教师们为评职称而忙于写论文、写文章,浪费了很多精力,无法专心于科研。为此,从2004年始,厦大取消了职称评定,实行岗位聘任制,教师聘用与职务聘任和岗位聘任开始统一起来,职称评定制度逐步被职务聘任制度所取代。

具体说,教师职务聘任制遵循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原则,学校与教师通过平等协商、双方自愿签订聘用合同的方式建立聘任关系。由学校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设置岗位,提出岗位职责,所有符合条件的人都可报名申请,竞争上岗。聘任分为“有固定期限聘任”和“无固定期限聘任”,岗位还将向国内外公开招聘。这使得厦门大学实现了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使厦大教师不再为评定职称所累,更能专心参与科研课题,推动新学科发展。

厦大还实施“风险投资”计划,只要经过学校评定同意后,一些专家便可获得5年左右的时间专心搞自己的研究,不用提交任何成果,没有任何压力,只要每年向学校报告你一年干了些什么即可。

此外,厦大积极推动基本用人制度和聘任制度改革、探索和试行新的人才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试行教学科研单位行政负责人公开招聘和聘用管理制度、试行新的实验和工程技术人员聘用模式、大力推进“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等一系列改革,为厦大打造人才高地提供有力的机制体制保障。

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在厦门大学轰轰烈烈展开,“围绕提升发展,汇聚优秀人才”作为一个重点议题被列入调研计划,该校明确提出将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大力度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关心人才、用好人才,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