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把理论学习融入生命

2009-05-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劲松 特约记者 罗路云 通讯员 赵鹏 我有话说

杨德千近照赵鹏摄

人物小传:杨德千,北京军区装备部干休所副军职离休干部,山西省清徐县人,1915

年2月生,1936年12月参加革命,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0月离休。参加过百团大战、晋中战役、太原战役等。1998年、2004年两次被总政评为“先进离退休老干部”,2008年被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

北京西郊八大处。一间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旧平房,没有装修,家具简陋,但屋墙上挂满了有关党的创新理论重要论述摘抄的字幅,强烈的反差引人注目。

这间旧平房的主人,就是北京军区装备部干休所副军职离休干部、老红军杨德千。

“一天不学理论不行”

2009年4月20日上午,北京军区总医院老干部病房。护士长何冰娟轻轻推开病房门,只见94岁高龄的老红军杨德千左手拿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右手拿着放大镜,正躺在病床上阅读,床边还摆着《党的十七大报告读本》。

“老首长,住院期间您要多休息,病好了再看书。”何冰娟劝道。

“我可以少吃一顿饭、少睡一会儿觉,但一天不学理论不行!”杨德千不但没放下书本,反而向医护人员提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没有革命理论武装头脑,就不可能有坚定自觉的革命行动。”杨德千说,他在参加革命之初就悟到这一道理。1938年3月11日,担任新军决死二纵队四团三连指导员的杨德千,奉命带领部队前往山西中部执行破袭同蒲铁路、阻碍日军增兵山东台儿庄的任务。7天后,杨德千返回部队驻地时,发现在后方留守的连队司务长任凡发展了20多个老百姓当游击队员,并将连队的军服、留守病号的枪支发给他们使用。

“随便让人进革命队伍,还乱动枪支,这还了得?”连队许多人认为,任凡违反党和军队的纪律,要求给其处分。连队的处理意见很快上报到纵队。纵队司令员韩钧听说这件事后,不仅没同意处分任凡,还对他的行为给予表扬,并说要想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必须放手发展一切抗日力量,任凡的做法符合“积极壮大革命武装”的精神。

这件事使杨德千深刻认识到,不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就把握不住革命的方向。全面抗战爆发后不久,不少人对时局感到迷茫,杨德千所在纵队中也出现“速胜论”和“失败论”两种错误思想。为统一官兵思想,纵队领导组织全体官兵学习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当时,全纵队只有一本《论持久战》。教导员借来书后,杨德千和几名有文化的战友将书分成几部分,点着油灯,一直抄到天亮。杨德千被书中的思想光芒点亮心扉,看到了革命的光明前景。

从党的七大到十七大,杨德千自觉学习党的理论,研读《毛泽东选集》、《邓小平理论》、《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理论读本》等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理论书籍,作理论学习笔记40多本,撰写心得体会40多万字,及时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确保了思想路线上不迷航。

“政治生命是本”

1982年10月,为革命事业奋斗45载的杨德千离休了。进干休所后,杨德千心里惦记的、手里拿的、床头放的,依旧是一本本理论书籍。

看到杨德千每天伏案学习很辛苦,有的老干部也不理解地问:“你已经不在领导岗位上了,学理论还有啥用?”杨德千坚定地回答说:“一个共产党员既有生理生命,又有政治生命,政治生命是本。老同志要保持活力,首先思想上不能生锈。老同志要跟上时代步伐,就必须加强政治学习,经常听听党的声音,始终紧贴党的创新理论。”

在理论学习上,杨德千给自己提出了“三个天天有”:天天有个小目标,天天有个小希望,天天有点小进步。2006年8月的一天,杨德千做完心脏搭桥手术刚出院,得知干休所正在组织科学发展观学习,就急着要去听课。工作人员劝他:“您身体还很虚弱,天又这么热,别去了。”杨德千坚持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很重要,只要能动我就得参加。”大家拗不过他,扶他来到学习室。杨德千硬撑着听了不到半小时,就晕倒在椅子上。经过紧急抢救,杨德千才苏醒过来。第二天,他专门借来辅导光盘,看完了全部内容。

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夕,杨德千腿部受伤住进医院。躺在病床上,他坚持收看十七大开幕式、闭幕式和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的实况直播。第二天又找来报纸认真研读党的十七大报告,每学完一部分,就写一篇心得。他常对身边人员说,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浅尝辄止不行,多写心得才能领悟透彻。为记住报告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杨德千自制一本“口袋书”,把重要内容一一记在上面,用红笔标注清楚,不时拿出来翻看、思索。北京军区装备部干休所政委张贤良说:“杨老已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要当好党的理论宣传员”

几十年来,党的创新理论每前进一步,杨德千的传播热情就跟进一步,他利用各种时机进行理论宣讲,帮助官兵解疑释惑,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杨德千有句口头禅:“党员,党员,就是要当好党的理论宣传员,自觉把党的创新理论变为更多人的行动。”2005年,山西省兴县孟家坪乡山头村的樊旭芳初中毕业,考上县重点高中,但因父亲身患重病,家里欠下几万元的债,面临失学。听说杨德千多年捐助家乡希望工程,樊旭芳向他写信求助。杨德千很快寄去500元钱,并回信鼓励说:“孩子,面对困难一定要坚强。现在只有抓紧时间多学些知识,将来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回报社会。你尽管安心上学,用功读书,你上到什么时候,我就资助到什么时候。”

樊旭芳只是杨德千资助的36名学生中的一个。杨德千在资助贫困学生时感到,帮助贫困孩子走出困境,需要经济援助,更需要思想帮助。因此,他把思想教育融入捐资助学之中,每次捐款前,杨德千都要详细了解、分析受助学生的家庭环境、思想状况和个性特点,然后按照不同标准进行捐助,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激励。从1992年到现在,杨德千已资助贫困学生10多万元,写鼓励信数百封。被资助学生在给杨德千的回信中普遍提到,杨爷爷的经济资助让他们完成学业,杨爷爷的思想开导更让他们受益终生。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部分官兵家庭经济收入受到影响,思想产生波动。杨德千认真收听收看相关新闻,深刻领会中央有关精神,积极做官兵思想工作,引导官兵正视这场危机,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一定能变危机为契机,战胜这场危机。今年4月,军队工资调整后,部分官兵出现铺张浪费的现象。杨德千主动找官兵谈心,告诫大家一定要勤俭节约,精打细算,科学规划,理性消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