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341-350)

2009-06-1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341陈美丽

 

陈美丽,女,32岁,江西省德兴市李宅乡宗儒村村民。

这是一座简陋的灰砖黑瓦

平房。青色的苔痕爬上墙根,底层的灰砖表面已经开始剥落,木门两旁褪色的对联残破不堪。就在这座普通的房屋门左边,两年前曾张贴一张通告:“各位乡亲好友:如有与死者王云林生前有经济来往账目的,即日起请与其家属联系,以待清理解决。家属:陈美丽。”正是这张“替夫还债”通告,让这个名叫陈美丽的村妇感动了众人。

2007年4月9日,陈美丽的丈夫扑救山火意外身亡,给她留下了数万元债务。债主们担心,人死账烂,借给她家的钱恐怕要不回来了。

丈夫因公死亡有一笔赔偿金。陈美丽原本可以把赔偿金用以维持一家子的生计,因为丈夫留给她的确实是一个困难很大的家:一个64岁的老母亲,一个从小就因患脑膜炎智力严重受损生活无法自理的弟弟,一个7岁的大女儿和一个只有10个月大嗷嗷待哺的小女儿。她完全有理由这样做。然而,让债主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只读过小学的村妇在丈夫去世6天后,就忍受着巨大悲痛跟婆婆商量,要用丈夫的死亡赔偿金来清偿债务,并请村小学教师帮忙写了为亡夫还债的通告,郑重地贴在自家外墙上。第二天,第一位债主上门说:“你老公在我那里买了稻谷,还有六七百块钱没给。”来人没有提供任何凭据,但陈美丽如数支付。债主坐在陈美丽家门口忍不住感慨,没想到这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有这么大的器量。随后的一个多月里,有10多个债主上门报账,债务总额达5万多元,其中的一半,陈美丽从没听说过,债主也没有凭据,她也都一一偿还了。

6万多元死亡赔偿金,除2万多元用于支付抢救丈夫的医药费和身后的丧葬费,剩下全部用来还了债,还有1万多元再也无力偿还。而且,还债后家庭生活更加困难:小女儿没钱去医院看病,大女儿无钱交学费面临辍学。即便如此,陈美丽跟婆婆依然坚定自己的信念:“我们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能让别人吃亏。借了钱,就得还给人家。”陈美丽还坚定地说:“不管将来怎么样,我都不会扔下婆婆的。”

“人死债不烂”,陈美丽朴实无华的行为感动了当地村民,一些曾经欠他们家钱的人也主动上门还债。陈美丽替夫还债的义举经媒体报道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目前丈夫所欠的债务基本还清。

陈美丽获得江西省第二届十佳青年道德楷模、江西省十大好人、江西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342周安会

周安会,女,60岁,重庆市垫江县高峰镇石丰村村民。

2007年11月23日,对周安会来说是一个终身难忘的日子。双目失明、佝偻着身体的她在一位村民的搀扶下来到高峰信用社,用颤抖的双手将1000元钱交给信用社工作人员。此时,在场的人无不动容。因为她历经八载的艰辛,终于替亡夫还清了最后一笔贷款。

周安会5岁患上小儿麻痹症,从此便无法站立,双手也仅有拇指和食指能够勉强活动。在她20岁时,又患眼疾双目失明。1982年,33岁的周安会和同村的宋吉明结了婚。1999年,丈夫被诊断出患上了食道癌。周安会费尽全力服侍照顾,但还是未能挽救丈夫的生命。丈夫在临终时请求周安会无论如何也要还清信用社的贷款。1000元贷款对她而言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从此,她便独自走上了漫长的替夫还贷之路。

丈夫去世时,周安会家里的钱凑在一起不足10元,在村民的帮助下丈夫才得以安葬。因为没有劳动能力,周安会不得不把承包地转让给其他村民耕种,每年收获后再以一些粮食来抵冲承包款。除此之外,每年200元的残疾人补助和好心村民偶尔给她的几块零花钱,就成了周安会的主要经济来源。

生活的艰辛没有压垮周安会,带着丈夫的临终嘱托,她走上乞讨之路替亡夫还贷。周安会时常早出晚归,四处行乞。年复一年,欠了8年的债务终于艰难地还清了,周安会握紧红色的还款凭证长长地舒了口气。

不久,令周安会怎么也没想到的是,信用社传来一个意外的消息――仍有1000元贷款未还,这是丈夫生前为治病而贷的第二笔款。白纸黑字,还有村委会的公章,1000元借款假不了。“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此时的周安会没有埋怨丈夫一句话,挺起病体又默默承担起了这笔债务。最终,坚强、倔强的周安会还清了所有贷款。

周安会诚实守信、重情讲义的感人事迹很快传了开来,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重庆信用联社、高峰镇政府及社会人士为周安会捐款10多万元,帮助她建起了新房。信守承诺的残疾农村妇女周安会,用最朴素的行为诠释了“诚信”二字,也赢得了人们对她的尊敬。

343周国允

 

周国允,男,45岁,中共党员,河南省滑县高平镇周潭村党支部书记、北京市新世纪优秀青年突击队标杆队队长。

“说到必须做到、要做就做最好,钱财可以不要、诚信永不可失!”这是周国允20多年来坚持的做人原则。从一个打工者到北京市优秀青年突击队标杆队队长,在北京建筑界,“周国允”三个字成了一个响亮的信誉品牌。他带领施工队先后参与建设亚运村、国家大剧院、首都机场新航站楼、国家体育场等210多项工程,建筑面积700多万平方米,合格率达100%。这些工程中,57项获长城杯奖,6项获得全国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1项被评为国优工程。

周国允把信誉看得比金钱更重要。北京首届高科技产业展览周开幕前夕,展棚搭建出了问题,相关部门请北京市建委推荐一支过硬的建筑队伍,1小时内赶到现场,连夜施工。北京市建委当即通知周国允:“此任务非你莫属!”当时恰逢“十一”黄金周,北京全城拥堵。有人替周国允捏了一把汗:“除非你是神仙。”周国允很快选定一批精兵强将,分乘30多辆出租车不到1个小时全部到达工地。凌晨两点,展棚完工。最后一算账,一大半工钱都付了车费,但善打硬仗的周国允却名声大振。

周国允视信誉为生命。熟悉他的人常说:“把工程交给周国允,放心!”2003年非典期间,周国允带领突击队参加了北京市胸外科医院改建和小汤山医院建设工程。那是北京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但周国允和他的队员们没有一个临阵脱逃。医院的新旧污水管开始连接,稍有不慎,漏出的污水就可能将病毒传染给自己。但为了兑现按时完成施工任务的承诺,周国允始终坚持同突击队员并肩战斗。他带领队员们跳下管道模坑用铁锹开挖,并亲自连接污水管。

周国允把诚信作为自己的人格追求。在建筑领域,有时出现拖欠工程款、劳务费的现象。每当甲方资金不到位、资金周转困难时,周国允就用自己的房子和车抵押贷款,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工资。他的公司从来没有拖欠过农民工工资。

周国允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十大杰出外来务工青年、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北京市荣誉市民等称号。先后当选为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344庞富英

庞富英,女,51岁,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富英制革有限公司总经理。

15年艰苦奋斗、诚信经营,从未拖欠过银行贷款和利息,连续7年获得银行信用AAA级证书,荣获全国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全国诚信守法乡镇企业等称号,富英制革有限公司获得这些荣誉,是庞富英诚实守信高尚品格的生动注解。

富英制革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玉林市富英制革厂,成立于1994年,2003年工厂改制为公司。该公司的产品主要用于出口,每年进出口交易额近6亿元,光签订的购销合同就有2000多个。多年来,庞富英始终坚持信誉第一,对客户的来电来函订货,从来都是按时、按质、按量认真履约,从未因为价格、质量、供货期、收付款等问题与客户发生过纠纷,因此深受客户的信赖。2009年3月,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皮革价值下滑。国外某客户无力按签订的销售合同的原定价格购买而请求调整价格,庞富英根据实际情况对价格进行了调整,客户为此深受感动。现在的皮革业进出口市场上,只要提及“富英制革”,很多国外客商就会伸出拇指称赞:“中国富英制革就是OK”。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诚信经营和遵纪守法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庞富英认真执行税法,按时足额交纳企业税金,仅2001年至2009年4月就累计交纳税金上亿元,其中2001年至2007年间,交纳税金每年递增50%以上。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和公司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难,庞富英积极应对,认真寻找对策,始终维护职工利益,不减员不降薪,与职工始终保持和谐的劳动关系。庞富英还积极抓好安全生产,重视环境保护,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污水处理系统,使公司成为广西首家排污达标制革企业。

庞富英荣获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女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345拉巴次仁

拉巴次仁,男,42岁,藏族,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古艺建筑美术公司总经理。

长期从事古建筑维修的拉巴次仁,坚守信誉至上、质量第一的信条,牢记职业道德操守,多年来高质量完成多项大型施工任务,对传承藏传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修旧如旧,不改变原状”,是拉巴次仁坚持古建筑维修及修复的职业信条。1979年,他进入拉萨市城关区古艺建筑美术公司工作,开始学习藏式传统绘画事业。随着藏传美术理论与实践的积累,拉巴次仁不但技艺日渐精进,而且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从业理念。他先后参加了大昭寺、扎什伦布寺、罗布林卡、桑耶寺、布达拉宫等著称于世的宫殿和寺院建筑壁画、彩绘维修维护工作,均以优质的工程质量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僧众的好评。1998年,拉巴次仁担任了古艺建筑美术公司绘画组经理后,他继承创新藏传绘画中使用矿、植物颜料的生产工艺,研制开发出10余种纯天然矿、植物颜料,进一步提高了绘画效果和工程质量。

2006年,公司投票选举拉巴次仁为总经理。他带领全体员工锐意改革,积极进取,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他坚持做到“四个一样”:大事和小事一个样,外露工程和隐蔽工程一个样,分内事和分外事一个样,有要求和没要求一个样。在施工中,无论工程大小,他都坚持制定一个质量标准,拿出一套保证质量的措施,做出每道工序的质量样板,确保所有工序一次达到全优。

2006年,拉巴次仁的公司承担了西藏重点文物维修工程布达拉宫项目。为了不辜负全区乃至全国人民的期望,真正把项目做成优质工程、放心工程,向世界展示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瑰宝的魅力和风采,拉巴次仁带领全体职工,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细致的勘察,充分掌握作业条件和施工重点,向有关专家、活佛、高僧和老艺人多方咨询请教,查阅了大量藏传佛教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制订了科学周密的施工方案。施工展开后,他身先士卒,坚持对原材料亲自验收把关,对作业工序亲自检查过问,对施工难题组织反复研究,力争拿出最好的解决方案。施工结束后,项目验收组对工程质量给予高度评价,称赞拉巴次仁“传统技术高一等、布达拉宫维修立新功”。

拉巴次仁倾心提高工程质量、矢志传承藏传文化的感人事迹,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他先后被授予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被评为自治区诚实守信模范。

346易解放

易解放,女,60岁,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居民。

2000年,易解放的儿子不幸去世后,旅居日本的她信守对儿子承诺,投身公益事业,成立了特定非营利活动法人(NPO)“绿色生命”组织,她出任理事长。2002年,她毅然辞去收入颇丰的工作,卖掉自己开的诊所,与丈夫杨安泰一起带着儿子的遗愿和“生命保险金”,以及“绿色生命”组织的希望回到祖国,到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的沙漠种树。她牵头成立的“绿色生命”组织与当地政府签定了协议,用10年时间种植110万棵树,用20年时间来保护这些树,并于20年后,将这些树全部无偿捐献给当地的村民。

刚开始植树时,因为资金问题和交通不便,只有易解放和丈夫始终在第一线。面对重重困难,易解放没有气馁,而是始终信守诺言,义无反顾。6年多来,为了植树事业,她捐献出了儿子的“生命保险金”和自己在日本打拼储蓄的1000多万日元,还卖掉了上海的一处房产。

为争取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易解放经常穿梭于中国与日本之间,宣传呼吁、演讲鼓动,竭尽所能向各界人士宣传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在她的感召下,到内蒙古植树的各国志愿者人数逐渐增多。几年间,易解放带领一批又一批的国际国内志愿者,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每年消灭一片沙地,让一片片沙地恢复为绿洲。6年来共种植8批50万棵树,造林总面积已经超过5000亩,筹集的植树资金总额已近100万元人民币。

易解放千方百计获取新的信息,不辞辛苦,千里奔波,引进“大叶速生槐”和“油莎豆”植物品种,有效增加了当地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库伦旗人为了感激她的善举,为她的儿子树碑,以示纪念。除了植树,易解放夫妇还捐出25万元人民币,在湖南省望城县建立了一所希望小学。

目前,易解放正在国内开展“百万母亲捐献百万棵树”活动,号召每位母亲捐出5元钱,栽下一棵树。

易解放先后荣获百名优秀母亲、2007年度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等荣誉称号。

347林良旭

林良旭,男,37岁,北京安信通汽车配件销售中心负责人。

1995年,林良旭的父亲林志林轻信一位朋友的话,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并向亲戚朋友广筹资金,让这位朋友去做钢材生意,结果惨遭欺骗,给林志林一家背上了100多万元的巨额债务。随着债权人的起诉,法院将林志林所有财产进行拍卖,拍卖款用于偿还部分债务。

父亲对林良旭说“欠债是一定要还的,我们一定能还清”。80多岁的奶奶也说:“做人讲诚信,我相信林家子孙一定能把钱还清。”12年来,林家虽举家外迁,搬了13次家,但林志林始终精心保存着厚厚的借据以及一本有详细记录的本子。林良旭也一直坚持“父债子还”的信念,离乡背井,同妻子一起随朋友到北京打工创业。

经过几年外出打工的艰辛,2001年,林良旭辞去工作,拿出积蓄与朋友合开了一家小汽配店。由于为人诚信,经营有方,林良旭的生意越来越好,日子慢慢地好起来,偿还家庭债务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2007年,林良旭回家探望父母。父母与奶奶三人还住在出租屋里。奶奶拉着良旭的手再一次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林家人缘一直很好,不要让欠债坏了我们的名声,我希望在我活着的时候,能看到所有的债都还清,给父老乡亲一个交代。”良旭望着慈祥的奶奶,更加坚定了代父还债的决心。

9月22日至24日,?洲镇有线电视站连续几天播出一则“敬告”,大意是借款人林志林敬告各位债权人,请持原始借款凭证到?洲镇某街办理手续,领取还款金额。

白发苍苍的老婶来了,拄拐的老伯来了,还有作为父辈代表的年轻人也来了,林良旭热情地接待着每一位当年给林家予以帮助的人。连续几天,共106位债权人,110多万元的欠款,随着最后一笔债务的还清从记录本上一一划去。

2008年,林良旭获得广东省道德模范称号。

348郑仁东

郑仁东,男,57岁,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环境卫生管理处保洁员。

2009年3月18日上午8时左右,郑仁东与往常一样,在丹东市滨江路十三中学附近清扫保洁。当他将垃圾倒进垃圾箱时,发现了一个装着几大捆崭新钞票的纸袋。开始他还以为是假钱,可仔细一看,那是盖着银行印章、包着塑料、缠着封条的100元人民币,5万元一捆,一共4捆,共20万元。这对于一家人住在3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儿子一直都没钱买房结婚、每月工资仅600元的郑仁东来说,确实是一笔巨额财富。看着厚厚的几沓子钞票,郑仁东一点都没有要据为己有的想法,只是想着怎样能把这些钱尽快还到失主手中。于是,他赶紧拨打了110报警,将所拾巨款原封不动地上缴警方,警方很快就找到了心急如焚的失主。失主拿到失而复得的钱感激不尽,并拿出2000元钱作为酬谢,但郑仁东分文未留,如数捐给了希望工程。郑仁东说:“20万现金如果我们昧下,也够给孩子买房结婚,但住着心里多不安呀。现在找到了失主,这样多好!”从真挚朴素的话语中,折射出一颗美丽的心灵。

郑仁东为人忠厚老实,工作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原来在市五一八内燃机厂工作的时候,由于当时工厂活多,经常加班加点,抢修生产设备一干就到晚上9、10点。郑仁东是车间技术能手,他爱人在纺织厂上夜班,他就把孩子托付在亲戚家,总是默默地干到最后。他惟一一次请假休息了几天,还是因为工伤。后来,郑仁东应聘到振兴区环境卫

生管理处做清扫保洁工作,月收入600元。他负责的路段是鸭绿江畔的滨江中路,是市区内的一条景观路,车多、人多,来丹东观光旅游的人更多,是丹东的脸面。他每天要在这条路上来回清捡垃圾十几趟,走10多公里的路。工作时,路上没用的垃圾他扫起来,有用的垃圾他捡起来,哪怕是别人自行车上掉下来的一个零件,因为没法找失主,他都放在垃圾箱的边框上,等待失主来寻找。不论是游人如织的夏季,还是冰天雪地的冬天,这条路段总是干干净净,在环境卫生管理考核中,从来没有被扣过分。逢年过节有时本来不是他的班,但因为需要清扫的鞭炮垃圾太多,领导试着给他打个电话,他放下电话就来,从无怨言。环卫处的领导和同事们都说:“把活儿交给老郑,我们放心!”

2009年,丹东市委、市政府授予郑仁东学雷锋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349赵志良

赵志良,男,54岁,中共党员,北京市菜市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总支书记。

赵志良始终把“诚信才是发展的根本”作为立身创业的重要信条。17年来,他带领员工励精图治、创业发展,把一个效益低下的百货商场,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35亿元的著名企业,在商海中书写了一部诚信兴店的传奇。

1992年9月,赵志良刚担任商场经理时,面对的是市场疲软、商场经营滑坡、效益较差的严峻局面。他带领党组一班人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用工制度,改善工资分配方式,改变商业营销结构,完善人事使用机制……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出台,给企业带来了蓬勃生机。实施以“菜百首饰,金质服务”为主题的诚信经营方式,以竞聘上岗、多劳多得为杠杆的内部机制,使职工焕发出无限活力。时隔半年后的1993年春节,走出困境的菜百就创造了118万元的日销售额历史最高纪录,一举打出了“京城黄金第一家”的金字招牌。

赵志良带领一班人咬住“诚信”狠下功夫,确立了“根在百姓中,以情经商,以质取胜”的经营理念。每位员工上岗前,都要接受生动的“诚信”课程培训。他们在全市率先提出“标实价、卖真货、不搞虚假打折”的口号,做到进价实、标价实、售价实;率先成立了第一家首饰售后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率先实行黄金首饰以旧换新业务。这一系列新颖实在的承诺,开创了京城黄金珠宝行业的先河,使菜百的优质诚信品牌深入人心。凭着“诚信经营”,菜百人连续13年黄金珠宝销售位居全国和北京市同行业单独门店销量第一、人均销售额第一、平米创效第一、商品质量第一、售后服务第一。

赵志良不但在销售经营上大抓“诚信”,更把“诚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他与班子成员一道制订了《业务招待费报告制度》、《关于执行厂务公开的规定》、《礼品、礼金登记上交管理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并自觉接受员工的监督。

赵志良领导公司先后获得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350钟满军

钟满军,男,54岁,满族,黑龙江省双城市幸福乡幸福村村民。

一个普通的农民,生活虽然清贫,却把诚信看得比生命还重。为还清欠乡亲们的10多万元债,10多年时间里,钟满军每天开着“四轮子”往返100多公里,装卸9000块红砖、10立方米沙子,先后开破两台“四轮子”,碾破了100多条轮

胎,执著地履行着“欠债还钱”的承诺,用自己的行为对诚信作出了最有力的诠释。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家境富裕的钟满军经营着村里的唯一一个小油坊,生意异常红火,凭多年的信誉,钟满军几乎不需要流动资金。进大豆,喊一声就有人送上门来;卖豆饼,养殖户们先拉走再说。万八千元的往来账,乡亲们随口承诺,极少签字画押。买卖好了,就想扩大规模,把笨榨变成机械榨。没现钱不要紧,养殖户信任钟满军,你五千他三千,10多万元的投入没几天就张罗齐了。当时商定,这些钱就算是预付款,将来用豆饼偿还。

1997年,由于市场行情风云变幻,钟满军的油坊出现严重亏损,无奈倒闭。为还清欠乡亲们的10多万元债,他变卖了前后6间大瓦房,从此带领家人走上了还债之路。从1997年秋天到2001年5月,钟满军每天都要把村里的鸡粪,从双城东部送到西部的跃进乡,即使是年三十和大年初一,也从来没有间断过。从1997年春天到现在,幸福村80%以上的建材都由钟满军一人或他父子俩运回,每天装卸量至少在2.5万公斤以上。

借钱时没字没据,但钟满军家里有一本欠账本,凡是还的债都用笔打个勾。时间如梭,一晃十多年过去了。钟满军践行着“欠债还钱”的承诺,用汗水、甚至血水把“欠账”冲得越来越薄,将“诚信”积得越来越厚。今年他将全部还清剩下的1万多元欠债。他还打算明年将重新启动油坊。钟满军始终用诚信支撑自己的人生,创造着他的幸福生活。

2008年钟满军被评选为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