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共识心语

2009-06-1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董少校(上海交通大学宣传部教师):当我还在读研究生时,上海京剧院的《廉吏于成龙》为我开启了京剧艺术的大门,让我觉得对于一名对自我有所期许的大学生来说,如果没有看过京剧演出,他的艺术欣赏结构将是不完整的。如今我从学生变成了老师,但作为一名京剧观众的身份是不会变的。恳切期望这项

活动能够持续不断地办下去,为校园带来更多的高雅艺术精品,让更多师生受益。

张莉珉(上海汇师小学教师):百场京昆进校园在我们学校演出,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也许当时学生们并不能完全理解唱段的内容含义,但看得出来他们正努力地学着去理解。至今仍有不少同学问我,老师,京剧院的老师什么时候再来学校演出呢?这次活动就像一个助推器,为我校以后顺利开展京剧进课堂奠定了基础。

黄昌勇(同济大学宣传部部长):我校是2005年市教委党委命名的首批大学生实践基地,目前学校实践基地下有两个社团,一个是梨园京剧社,一个是昆曲社,两个社团现有一百多人,日常活动连续不断。我们在培育了一批青年骨干的同时,也有一些思考。不少学生从大学一年级才开始接触京昆艺术,四年之后他才可以登台演出,可这时他也该毕业离校了。我们在想是否可以在艺术课招生中招收一些京昆特长生,这样会使我们的艺术层次更高。

劳晓芸(上海市教委党委宣传处副处长):这是一项多赢的项目,通过这个演出,特别是政府加大投入力度以后,使更多青少年能够接近我们的国粹,从而喜欢上这门艺术,同时也是给京剧院中青年演员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这个活动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希望这个活动继续下去获得更大的成功。

张伯安(上海教育电视台副台长):京剧艺术不是形式上走进校园,实质是进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不可能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票友,但是我们培养的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认同,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京剧艺术走进校园最大的价值在于认同民族文化。所以我建议,除了综合性戏剧性很强的戏以外,能不能对京剧传统的骨子老戏,像《追韩信》、《锁麟囊》也纳入计划之中,逐渐一个个地推出。

张哲(上海市文广局副局长):高雅艺术进校园原本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但是现在我越来越感觉到它使大学的教育更加全面,应该成为大学艺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多学生通过这一活动喜欢上京剧,说明这门艺术确实有它的感染力,也说明现在的大学生对所有的文化、艺术都有一种包容心和鉴赏力。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项活动确实应该作为一项长期的制度执行下去。

陈东(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京昆艺术传承的意义在于传承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高雅艺术进校园我们做了16年,现在百场京昆进校园加重了它的分量,也对京剧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特别挑好戏进校园,还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比如可以让学生在戏里跑跑龙套,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同学前来观看、捧场。百场京昆公益演出实际上是在播撒优秀先进文化的种子,把更多人吸引到剧场。能够有更多人去生生不息地持之以恒做这件事,它的意义会越来越被广大师生接受,我们的工作也会做得越来越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