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制造到“智造”要靠知识产权护航

2009-06-2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富士康状告比亚迪侵犯商业秘密一案已历时三年,从事件性质的严重性和曲折性,损失程度和巨额索赔51亿元的数字来看,都堪称“中国高科技产业知识产权第一案”。

事实上,世界上销售额最高、竞争力最强的企业,往往是那些专利拥有量最多的企业。据统计,广东省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一直处于全国首位,而作为衡

量创新能力重要指标的企业类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前三名均来自深圳,它们是华为、富士康、中兴通讯。

其实,华为创业之初也曾以山寨起家,但进入美国市场却遭到思科公司的起诉,这宗跨国案件虽然最终以和解告终,但华为也意识到山寨的局限,从此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目前在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方面颇有建树。

再看富士康,当初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又何尝没有山寨嫌疑?他们走向自主创新知识产权之路,也和华为的经历一样,在1992、1993年的时候有一款产品要卖到美国去,却因为知识产权问题被迫撤出了美国市场。好在富士康及时发现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之后,马上在知识产权方面开始布局,其中,2006年投入的科研经费已达13亿元人民币。截至目前已申请专利9000件,在美国专利的排行榜从前年的第56位上升到现在的第47位,才有了如今在全球《商业周刊》全球高科技行业排行第四的局面。

正是由于华为、富士康曾经在知识产权问题上摔过跤、吃过亏,他们也才更加注重企业知识产权的建设和保护,也只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才会把企业做大做强,才会把那些看似没有技术含量、处于“微笑曲线”最底端的中国制造化腐朽为神奇。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认为,现在民营企业进行了较多研发投入,越来越多的企业越来越重视专利申请。2006年海尔平均每天申请2.6个专利,其生产出来的产品几乎全部有专利,海尔还拥有两项国际标准,参与了86项标准的制订。“像IBM、朗讯公司这些国际巨头都是有好几万项专利的,但我国的富士康也达到了两三万项”,胡星斗说。

只有形成浓厚的科技研发的社会氛围,只有在自主知识产权上形成你追我赶、万马奔腾的新局面,中国才能从制造大国走向“智造”大国,我们的企业才能真正做大做强,立足国际舞台,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与强手同台争锋。(彭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