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校应与社会多些“交往”

2009-06-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储朝晖 我有话说

日前,某媒体以求职满意度组织即将毕业的高校学生对所在大学进行评比。可以断言,这种评价如同不少学校实行的学生评价教师那样,很难全面、客观、公正,也不能作为评价一所学校的全部依据。

然而,在目前学校的办学与社会实际存在脱离的情况下,由毕业的大学生根据他们找工作时遇到的情况对他们所在学校做

出的评价,未必不是一条学校与社会间形成信息反馈的有效渠道,也是高等教育实现更加以人为本一种可以尝试的方式。在教育上落实以人为本,归根结底是要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本,或者说育人为本。学生的成长发展是教育的目的,这一目的实现程度如何,除了要进行外在的客观评定,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切身感受,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将会更为全面、可信。

中国学校现有的管理模式导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隔离,学校主要通过行政机构获得经费和其他相关资源,学校的权力也主要来源于行政权力的赋予,因此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主要看行政部门的要求,主要关注上司的态度,而对于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要求或不够重视,或以俯视的角度冷漠处置。这种模式经过长期的运行,形成在行政末梢的封闭循环系统,这一系统本身不只排斥社会各方面的人才需求信息,也拒绝各种用人岗位对人才能力的要求成为学校培养学生的实际标准。于是,学校教学行为与社会需求之间渐行渐远,也失去了获取社会相关信息进行自我完善的能力。

学校离社会有多远,它的毕业生就业时就要越过多宽的鸿沟;毕业生越过的就业坎坷越多,对学校的满意度就越少;在这次调查中,全国几乎没有学校的满意度超过80分,说明学校与社会发展需求的脱节并不是个别现象;在学生满意度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大学表现得相对坚挺,这并非偶然,而是由于长三角不仅给大学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还由于城市密布、交通便利,信息灵通,学校与社会间的信息流量相对充分。

彻底解决学校与社会相脱离的问题,当然要靠彻底改革现有的高等学校管理体制,让高校建立与社会各方面平等交往的机制,依靠自己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对社会需求的满足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在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一时难以改革的情况下,建立学校与社会间的多维信息通道可以作为改进学校工作的一个步骤。

信息是现代大学没有极限的无形资产,高校能否有效利用与自己相关的信息越来越显著的决定着它的发展。一所与社会发展同步的学校,不只需要学生对母校的评价,不只需要职能十分具体的宣传、就业指导部门,更需要全体师生和所有机构具有开放的心态,增强信息意识,将社会信息作为自身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资源,及时并全程地将一切可以为学校改进自身的信息吸纳进来,为提升学校品质服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