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战略意蕴

2009-06-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立仁 孟晓光 我有话说

为贯彻落实好中央精神,国家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举措。充分认识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战略意蕴,对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抓元素”的意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由许多元素构成,从宏观的角度看,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队伍、党团干部、专业课教师队伍、服务和管理队伍,辅导员是其中的一支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元素队伍;从微观的角度看,正是一个一个的辅导员才构成了这支队伍,没有辅导员就没有辅导员队伍,辅导员是构成辅导员队伍的队伍元素。在一定意义上说,正是这些元素――辅导员在支撑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和理性告诉我们,只有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队伍建设好,把辅导员队伍建设好,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才能更好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整体是由元素构成的,只有元素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了,整体素质能力水平的提高才会有保障。木桶理论也告诉我们,决定整体水平的是构成整体的元素的最低水平。正是基于对元素价值的深刻理解,我们才高度重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抓基础”的意蕴。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辅导员是直接面对学生的人,他们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最基层,他们的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基础性的工作。是他们不断地把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期望要求直接传达给大学生,是他们承担着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是他们在第一线发现学生的需要和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说,涉及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每一项工作,都是通过辅导员来实施的。可以说,辅导员的水平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辅导员的形象往往代表着思想政治教育者整体的形象。不仅如此,由于辅导员工作在基层,他们最了解大学生,他们最有实践经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他们最有发言权,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往往是党和国家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动意的来源。基础影响发展,基础决定发展。基础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事业的成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就是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作。只有做好基础工作,事业的发展才有保障。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抓关键”的意蕴。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多方面着手。加强党的领导、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拓展有效途径、发挥课堂主导作用、明确任务、坚持原则等等,这些都是加强和改进的具体体现和现实要求。而要做好这些工作,最为关键的是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显而易见,没有队伍,党和国家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理念得不到贯彻施行。同理,没有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学校的日常管理教育就无法顺利进行。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毋庸置疑,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思想水平、能力素质水平和敬业精神,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的关键因素。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抓根本”的意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抓根本就是抓育人。一方面,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目的和宗旨,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战略举措。另一方面,通过辅导员队伍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干部队伍培养人才。辅导员队伍是国家干部队伍的后备部队。“专职辅导员应善于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以及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在这支队伍的工作实践中,能够培养和提高人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领导能力。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既可以使辅导员工作的对象――学生健康成长,又可以使辅导员队伍自身得到锻炼和提高。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始终,这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健康发展的必须和内在保证。在实践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辅导员建设的战略意蕴,切实把这支队伍建设好,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和保证作用。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航天航空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