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影像记录即逝的文明

2009-06-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吴潇怡 我有话说

在石块垒成的高塔前,头戴猴皮帽、身着羊皮袄和蓝色马褂的释比(羌语:祭祀活动的主持)老人余世荣手执一面羊皮鼓,口中念念有词。随后,身着本民族各色鲜艳服饰的男女老少在高塔前的平台上围成一圈,手拉手跳起了羌族传统的羊皮鼓舞。

这是2009年5月的一个早晨,在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龙溪乡阿尔村,巴夺羌寨的羌民

们正在为震后刚刚重建落成的祭祀塔举行第一次祭山会。在起舞的羌民背后,由佳能公司和深圳派爱数字影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的工作人员组成的震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组正在用相机镜头记录着羌民们的舞蹈动作。“项目完成后,这些画面和影像,将交给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为入库的资料数据。”佳能公司企业品牌沟通部副总经理鲁杰告诉记者。

项目组分三个分队,总共在汶川停留一个月,分别记录舞蹈、羌绣等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阿尔村停留的这个分队,负责的是羌族羊皮鼓舞的影像记录工作。羌族的语言并没有形成文字,所以如何用最能还原本色的手段记录这些本民族的文化生活方式成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个难题。“于是我们想到了影像,”项目组长马占宇说:“用佳能公司提供的摄影器材,把阿尔村羌民的生活还原成照片、纪录片,甚至把舞蹈动作记录成三维动画。”

阿尔村是汶川县龙溪乡的9个行政村之一,龙溪乡是羌族聚居乡,巴夺寨99%的居民都是羌族。寨子里的房屋建筑在“5・12”地震中受损严重,原本高耸入云的羌碉在地震中震垮了两层。这次重修的祭祀塔,也是在一年前的地震中遭遇了损毁。

对于仍然保持着祭祀这一羌族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的巴夺寨羌民来说,祭祀塔的重建落成无疑是一件欢欣雀跃的喜事。好客的他们因此在村长家里摆下酒宴。席间,已经在寨子里待了十几天的项目组成员们反客为主劝酒起哄,余世荣的侄子余正国拗不过,一改在生人面前的羞涩寡言,大方地用羌语唱起了祝酒歌。

比起闻名遐迩的桃坪羌寨,虽然并不为世人所熟知,阿尔村巴夺寨的羌民却因为相对更偏远、海拔更高的地理位置保持着更为传统的羌族生活方式,也因此有着“云端的阿尔村”的美誉。“村里的男人还是靠种田过活,土豆啊白菜啊樱桃什么的。”28岁的余正国这样描述自己乡人的生活:“农闲的时候,我们上山去打野猪,女人就在家做衣服、绣花。”

作为巴夺寨最年轻的释比,余正国是释比文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年轻的传承人之一。地震前,他还在外担任羊皮鼓舞、羌语歌曲等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工作,也曾随羌语合唱团去深圳等地演出,一天的收入能有四五十块钱。用余正国自己的话说,“肯定是比种地要来得松活(容易)。”但是震后,他还是选择了回到寨子里,在家门口的那块地上挖下地基,重建在地震中受到破坏的新房。

在来往于巴夺寨这些从事非遗文保工作的朋友影响之下,余正国的脑子里已经种下了对本民族文化一种质朴而强烈的保护意识:“我还是不打算靠走穴赚钱。毕竟农业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主要生活方式,自己民族的东西不能丢。”儿子程锦出生在2006年,打从呀呀学语那天起,正国夫妇俩就开始对他进行普通话和羌语的“双语教学”。

比起地震带来的损失,文化的流失更难以补偿,佳能公司本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利用它们的技术优势,用影像记录着这些即将逝去的文明。佳能公司保护文化的紧迫感也加强了羌族人民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意识,相信此次活动一定有助于羌族文化世代传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