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追“星”揽“舟”建奇功

2009-07-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温庆生 本报通讯员 马远库 马? 我有话说

2008年9月28日,在太空飞行三天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草原中部的四子王旗安然降落,三位航天员平安出舱,回归祖国温暖的怀抱。

将神舟七号平安揽入祖国怀抱的,就是被中央军委授予“功勋着陆场站”荣誉称号的总装某基地活动测控回收部着陆场站。这支功勋部队组建40年来,追“星”揽“舟”,屡创佳绩,回收了

22颗卫星、7艘神舟飞船,成功率达 100%。

屡创航天佳绩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后不久,中国航天人开始向新的目标进军,准备发射返回式卫星。新组建的回收测量站肩负着国家使命,走上卫星测控回收的最前沿。

那是一个创业维艰的年代。当时,世界上只有苏联和美国掌握卫星回收技术,其中,美国经过12次失败才获成功。面对全新的领域,回收测量站官兵在摸索中干,在实践中学,在测量设备简陋、技术资料缺乏、人才队伍年轻的条件下,经过几年奋斗,终于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建起卫星测量回收系统。

1975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升空,按预定计划,卫星3天后返回地面。回收测量站初次出征,在我国西南某地南北方向正负110公里、东西方向正负500公里的区域内布阵。三天后,他们精确计算,凭借简单的技术装备,成功回收了卫星。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从第一颗科学探测卫星到第一颗国土资源普查卫星,从第一颗科学试验卫星到第一颗太空育种卫星,随着航天事业发展,回收测量站官兵书写了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又一个辉煌。

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着陆场系统成为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之一,回收测量站作为这个系统的主体单位被改编为着陆场站。

“建设世界一流着陆场,创造中国特色搜救模式!”成为全体人员的奋斗目标。

1999年7月,神舟一号发射在即。着陆场站官兵千里挺进内蒙古阿木古郎草原主着陆场区,立即展开长达100多天的任务前训练。

这年的11月21日,神舟一号在太空飞行21小时后返回。着陆场站及时捕获目标,迅速计算出飞船落点,成功回收返回舱。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着陆场站一步一个脚印,一个成功连着一个成功,为中国实施载人航天飞行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2003年10月16日,是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返航的日子。6时07分04秒,雷达站捕获目标,测量站向北京飞控中心、西安测控中心、回收三号直升机发送根据外测数据计算的飞船落点。计算落点与实际落点仅差1.1公里,比神舟一号的计算结果精确度提高6倍多。

此后他们再接再厉,预报飞船落点精确度大幅提高。在“神舟”七号任务中,他们更是创造目视飞船降落全过程的奇迹,使我国返回式航天器搜救速度和返回控制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攀登科技高峰

回收测量站组建之初,测量设备落后,对返回式卫星的落点,都是依靠定向车、定向仪进行定向测量,测量精度误差较大。那时,回收一颗卫星一般需要3天,还要动员卫星回收区域的人民群众参加寻找。针对测量设备落后的情况,回收测量站发动大家进行技术革新和挖潜改造。气象工程师周树功大胆设想,经过严密论证和反复试验,通过技术改造,使站里使用的气象雷达具备了测量卫星的功能。这一技术创新,使我国卫星回收实现由定向测量到定点测量的跨越,回收时间由原来的3天缩短到2个小时。

科技创新是发展航天科技的必由之路。“黑障区”是影响飞船安全着陆的重要因素之一。当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在一定区域内电磁波被屏蔽的现象,称为“黑障”。

在执行神舟一号任务时,由于没有任何经验,在“黑障区”内丢失了跟踪信号。神舟一号出“黑障区”后,目标捕获、通信恢复也较慢。着陆场站决心攻克“黑障区”测量通信难关。

经过反复试验,他们逐步掌握了“黑障区”内信号特征和变化的规律,得出返回舱出“黑障区”后,在特定的雷达频率范围内,雷达目标丢失是必然的结论,进而推算出返回舱出“黑障区”后重新捕获的等待点,并针对雷达引导方式的局限性,建立了利用航天器返回段的数据进行外推的数学模型,实现了雷达的自引导,有效地解决了飞船出“黑障区”目标丢失后的再次快速捕获问题。

浅层风也是影响飞船安全着陆的重要因素。为确保航天员的安全,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部要求在飞船着陆时,浅层风必须作出定量预报。

这是一个极为苛刻的要求。着陆场站的科技人员迎难而上,经过3年多摸索,通过对上万组气象数据进行缜密分析,研究出不同层结条件下浅层风速的垂直分布规律,推导出浅层风垂直廓线方程,建立了利用数值预报产品预报100米以下浅层风的数学模型,浅层风预报取得突破性进展。

神舟五号飞船返回前两天,主着陆场区天气骤变,狂风大起,飞沙走石,能见度不到100米。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部不时急切询问天气情况,着陆场站每次都自信地回答:“请首长放心,着陆窗口时段,天气不会有问题。”

2003年10月16日凌晨,飞船返回之时,内蒙古草原果然风清云淡,实测浅层风风速为5米/秒,完全满足飞船着陆要求。

流动的“铁军”

着陆场站是一支流动的“铁军”。为了我国的航天事业,他们两下东南边陲,三攀云贵高原,七上内蒙草原,十赴西北戈壁,21次深入蜀中盆地,转战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行程达135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34圈。

这支“铁军”能征善战。在这支部队里,有许多战士技术能手。士官李占山,地面搜救队员,他对1000多套搜救工具“一口清”,对着陆场区搜救路线熟记于心,被称为“红管家”、“活地图”;士官李涛,飞船开舱手,从“神舟”一号起,7艘飞船的舱门都由他打开,被誉为“神舟开舱第一人”……

这支“铁军”在艰苦环境中,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无畏的精神。神舟四号成功着陆后,着陆场站官兵赴现场进行处置。当时气温接近零下40摄氏度,草原上哈气成冰。操作手陈连波负责用场强仪测量飞船返回舱的信标信号,场强仪显示屏被冻得无法正常工作,情急之下,陈连波猛地解开衣服,一把将冰冷的场强仪塞进自己怀里,用体温为其加热,冻得嘴唇青紫,全身颤栗,他依然坚持着,直到场强仪“苏醒”过来。

这支“铁军”召之即来,来之能战。2001年3月初,参加完神舟二号回收任务后不久,多数官兵们正在休假。俄罗斯有关部门发布公告,称其超期服役的“和平号”空间站将陨落地球,但没有公布陨落地点。

举世震惊,许多国家纷纷采取应急对策。3月6日,着陆场站接到紧急命令,赶赴内蒙古着陆场区跟踪“和平号”空间站。第二天,休假官兵即从全国各地赶回阵地。

此时的内蒙古草原,连降大雪,气温降至零下25摄氏度。着陆场站官兵不惧严寒,沉着应战,将相关软件进行修改,使设备可跟踪距离增加300公里,迅速捕获目标。经过18个昼夜奋战,为准确预报“和平号”陨落地点作出了重要贡献。3月23日,“和平号”空间站如他们所料陨落在太平洋海域。事实证明,我国测控网的预报准确率居各国前列。

图为部队在进行搜救演练秦宪安摄

报国之志与开拓创新

从回收一颗卫星一般需要3天,还要动员人民群众参加寻找,到他们目视飞船降落全过程,零距离回收神舟七号,总装某基地活动测控回收部着陆场站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搜救之路,创出回收22颗卫星、7艘神舟飞船,成功率达100%的佳绩。是什么使他们屡创佳绩,使我国返回式航天器搜救速度和返回控制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强烈的报国之志、强国之心和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精神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中国知识军人素有强烈的报国之志、强国之心。强烈的报国之志、强国之心使得着陆场站官兵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迎接挑战。从着陆场站组建之始,官兵们就勇敢面对与发达国家的“时代差”,知难而上,靠自力更生起步,在摸索中干,实践中学,几经奋斗,终于建设成世界一流着陆场,创造出中国特色搜救模式。

知识军人通过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实现报国之志。永不停歇地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是着陆场站成功的重要因素。他们通过技术创新,使我国卫星回收实现由定向测量到定点测量的跨越。他们反复试验,攻克“黑障区”测量通信难关。浅层风预报是一项难题,他们经过3年多摸索,终于在浅层风预报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不断探索与创新使他们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挑战极限,不断取得突破。

改革创新,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大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和平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着陆场站官兵强烈的报国之志、强国之心和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大家汲取;他们的先进事迹,映照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巨大作用,值得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上的广大读者,必将从他们的成功实践中,得到有益的启迪和激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