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景德镇市缩小城乡教育“贫富”差距

2009-07-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通讯员 谢文彦 我有话说
本报讯(通讯员谢文彦)江西省景德镇市教育局近日在热闹非凡的人民广场面对面“零距离”向群众宣传中招制度,并就“上好学”“大班额”等问题广泛征求意见,问计于民。景德镇市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中把“办好每一所学校,关爱每一个孩子”,改造提升薄弱学校,降低“择校热”,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
教育公平的根本举措。连续多年“改造薄弱学校、改革招生办法、城市学校对口帮扶农村学校、市区强弱学校结对共建”四管齐下,全市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不断缩小。

近三年,景德镇市教育部门直属学校维修校舍2.2万平方米、新建校舍4.3万平方米;县、市、区新建校舍20.1万平方米,维修校舍24.9万平方米。全市中小学危房比例下降至0.4%,为全省设区市最低,在农村真正呈现了“最美的环境是校园、最好的建筑是教室”的动人景象。景德镇市还大力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辐射作用,提高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大大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

景德镇市中招制度改革中采取“提前招生、对口直升、划片填报志愿、电脑派位和指定招生”五项举措,电脑派位工作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监察、家长代表等到现场监督,请公证处予以全程公证,结果当场公布,确保公平公正。每年从省重点高中招生计划中拿出一定比例向薄弱学校倾斜,并逐年加大。2006年以前省重点中学拿出7%招生计划,向薄弱学校倾斜招生,2007年开始城市重点中学拿出35%、县区重点中学拿出20%统招计划,实行均衡招生,2008县区又增加了五个百分点。城区热点高中坚持不向县市区选拔考生,不搞垄断性招生。

景德镇市改造薄弱学校不仅重视硬件上的提升,更加注重师资、管理等软件上的升华,采取有力措施统筹全市师资。近三年内,从市区热点中学到薄弱学校和农村支教、交流互派的骨干教师达320人次。对下乡支教教师实行浮动一级工资、聘评职称优先和评先评模优先等激励措施,对支教教师年限、课时等都有明确细致的要求,绝不流于形式。景德镇市田家炳外国语学校地处城区西郊,招生很困难,教育部门组织生源比较充裕的市一中分校、二中、五中、七中在本校招生区域内各招收一个实验班,派出骨干教师在外国语学校办班,同时加大投入,改善外国语学校的办学条件,学校教学质量大幅攀升,在校学生由原来的700余人增加到1300多人,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景德镇市还大力推进“城乡学校对口帮扶、城区学校结对共建”工程,组织了28所城区中小学对口帮扶28所农村中小学,选定了城区12所优质中学和薄弱中学结对共建,大力改善城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市五中、市实验小学帮扶浮梁县江村乡中、小学,不仅老师与贫困家庭学生结对帮扶,而且组织了骨干老师下乡上示范课,开展优质课观摩活动,分学科共同备课,向农村教师赠送了精心制作的课件,同时还组织城市学生到农村开展社会实践。

去年以来,景德镇市加大学校布局规划调整,在新区、小区新规划建设了一批标准化义务教育示范校,有效地化解了“择校热”,通过新建、扩建、改建全市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12000余个,大班额得到很好的遏制,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形势喜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