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河南农大:三篇论文抒写“厚生丰民”精神

2009-07-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先琴 通讯员 王宾齐 张朝阳 我有话说

河南农业大学

“690.6公斤!小麦万亩平均亩产全国最高产量新纪录!”“751.9公斤!百亩攻关田平均亩产新纪录!”

“在国内率先实现小麦

、夏玉米万亩连片一年两熟平均亩产超吨半粮!”

日前,在河南农业大学主持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丰产高效试验区小麦实打验收现场,随着河南省科技厅邀请的验收组专家报出的数字,在场的所有人都激动地跳了起来,掌声和欢呼声响成一片。

消息传回学校,校长张琼教授欣慰地对同事们说:“不久前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视察我校,要求我们坚持‘厚生丰民’精神,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粮食丰产上。这次我校为大旱之年夺取丰收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我们可以放心地向贾主席、向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农民兄弟汇报了!”

创始于1912年的河南农业大学,在近百年的风雨历程中形成了“厚生丰民”的办学理念和精神,在这种精神薪火的光耀下,农大人立志把教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结合起来,把论文大写在祖国的土地上。

河南农业大学主持国家粮丰工程河南课题,连年夺取小麦、夏玉米超高产纪录。

把论文写在粮食丰产上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河南农业大学自成立伊始就将研究和传播农业科技、实现中原岁岁丰收作为自己的光荣信念,传承不息,硕果累累。

建校之初,时世艰难,烽火连年,离乱不休,但是师生们的信念却毫未动摇,也从没有中断过科技薪火的传承。校长郭须静从巴黎学成归国后,把从法国带回的珍贵名产香蕉苹果、玫瑰香葡萄接穗引种到学校,使之在中原大地生根,并逐步推广到大江南北。彭谦教授主持建设了当时全国最大的土壤馆。毕业留校的讲师刘葆庆育成的小麦品系产量比当地其它品种高出8%至22%,他还在抗战流亡办学期间培育出“河南大学H-1、H-2、H-3”等小麦优良品种,使豫西南68县的小麦普遍增产15%左右,缓解了连延多年的饥荒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农大人更加意气风发,矢志用人才和科技构建新中国粮仓。

吴绍?教授1949年在全国农业会议上提出“以发展玉米品种间杂交种作为我国杂种优势利用先导”的思想,对规范和指导我国玉米杂交种选育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1952年,他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玉米综合品种“洛阳混选1号”,比当时的品种增产30%~80%,最高亩产达550公斤。国内一些育种单位以“洛阳混选1号”作为选育自交系的基本材料,开辟了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

吴绍?最杰出的贡献当属“异地培育”理论。1956年,他第一次提出了玉米品种异地培育的观点,随后主持了“异地培育玉米自交系”研究课题,在冬季将北方的玉米育种材料送到温暖的南方进行选育,一年成功种植两代,大大缩短育种周期,开创了我国南北穿梭育种的先河。这一理论很快被学术界、育种界所认可接受。1965年前后,全国各省市均开始南繁育种,并很快扩大到小麦、水稻、高粱、大豆、棉花、瓜果蔬菜等数十种作物,成为一种自觉的育种方法,收到无法用数字估量的社会经济效益。我国玉米界泰斗李竞雄院士一生尊崇吴绍?,他赞誉吴绍?异地培育理论为:“世界无双,中国独创!”

20世纪60年代,刘葆庆教授带领一批中青年教师开始从事小麦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等研究,他带领张振宏、崔金梅等师生到全国著名的小麦高产区――偃师县岳滩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总结完善了岳滩小麦丰产经验,创办了小麦高产样板田。岳滩小麦丰产经验在河南推广后,第一次把小麦亩产从100-200斤提高到300-400斤。

20世纪70年代,胡廷积教授等承担了全省小麦高产稳产低成本的重大攻关项目。在吴绍?教授的带领下,学校还开始了玉米高稳低的研究。小麦、玉米高稳低这两项研究首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以及研究、示范、推广三结合的成功经验,其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的多项研究成果经推广普及,促进了小麦、玉米的大面积增产,对解决全国特别是人口大省河南的粮食问题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时间进入20世纪90年代,河南农业大学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科学研究风气也更加浓厚。学校先后主持完成了小麦、玉米、烟草、能源、泡桐、畜牧、农业科技开发等重大科研项目,推出一大批适应经济建设急需的重大科技成果,其中有20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获奖数量连年居全省高校前列,为河南乃至全国农业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

学校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连续主持承担了十五、十一五“国家粮丰工程”河南课题,该课题组在超高产攻关田创造了1733.66公斤的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15亩连片平均亩产全国最高纪录,小麦15亩连片平均亩产735.08公斤的全国最高纪录,以及同面积夏玉米1064.3公斤的世界最高产量纪录。2009年,在河南遭遇大旱的形势下,该课题组以小麦万亩核心区亩产690.6公斤的成绩再次刷新全国纪录,小麦百亩攻关田亩产751.9公斤,创造了河南历史上的最好成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万亩核心区,一年两熟平均亩产高达1524.74公斤,在国内率先实现同一块地上万亩连片一年两熟亩产超吨半粮(1500公斤)的高产典型。这对河南粮食总产量连创新高、对全国粮食实现恢复性增长也起到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评价说:“‘粮丰工程’形成了具有河南区域特色的粮食增产技术体系和超高产攻关研究,为支撑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突破800亿斤、900亿斤和1000亿斤大关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引进的尹钧教授是国内小麦界的拔尖人才,目前担任省级特聘教授、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粮丰工程”河南课题第一主持人。他运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解决了成熟小麦遇连阴雨天发芽这一世界性灾害的技术难题,培育出了抗穗发芽的转基因小麦新品系,实现了理论与技术创新。该项研究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并经农业部批准中试、释放。原美国植物生理学会主席、美国三院院士布坎南教授称赞道:“尹钧教授有一个很好的学术团队,他们利用反义基因技术和过表达技术在小麦和大麦改良上做出了突出成就”,他表示将与尹钧教授在一些前沿领域开展合作研究。

在小麦科研取得成功的同时,玉米科研也加快了步伐。陈伟程教授在玉米雄性不育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尤其在应用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主持的“玉米杂交种豫玉22的选育与雄性不育利用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主持选育的豫玉22号被农业部列为全国重点推广和保护品种,在20个省区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增产28.28亿公斤,实现经济效益23.64亿元。育成豫玉22号之后,他率先在全国采用“有偿使用、选择授权”的方式授权种子企业生产销售,3家授权种子企业获直接经济效益5.56亿元,学校也获得品种有偿使用费累计达523万元,在国内首创了良种产业化开发新模式。

粮食安全的实现除了增产,还要靠降耗。河南农业大学在动物低耗耐粗饲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杰出的成绩。牧医工程学院康相涛教授潜心科研,在畜牧站简陋的房子里一住就是16个年头,和成群的鸡、牛做了16年的邻居。在不懈的努力下,他主持的“中国地方鸡种质资源优异性状发掘创新与应用”项目培养出了耐粗饲、耗粮低的优质特种鸡,获得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实现了国内家禽学科该奖项零的突破,被评为河南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十项重大科技成果之一。

把论文写在培育栋梁上

河南农业大学的前身是1912年创建的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筹建之时,学校就被赋予了为“中州农业之发达”而振兴教育、培育栋梁的重任。

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历经14个春秋,毕业学生397人。他们大都在农、林、蚕桑试验机构从事科研生产,或在农林院校任教,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河南现代农业的发轫者和奠基人。1927年,冯玉祥主政河南,将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中州大学、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合并为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后改为河南大学。学校进入河南大学农学院,持续到1952年河南农学院独立建院。27年间,虽然饱受烽火战乱的扰攘,但是仍然有上千名农业专门人才走出校门,躬身陇亩,为离乱动荡中的河南农业缝伤痕、补天裂。1952年独立建院后,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时期,学校积极挖掘潜力,广开办学门路,以多种形式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人才。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形势的变化,党中央相继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等一系列战略目标和任务。培养现代农业创新创业人才成为时代赋予河南农业大学的新使命,着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现代农业创新创业人才成为学校新时期的办学特色。

围绕这种办学特色,学校坚持把田野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课堂。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五个一”社会实践教育体系,即一个科技点播台、一条科技“110”服务热线、一张科技服务网、一批科技副村长以及送科技下乡。在此基础上,学校又启动了博士、硕士、学士“三士”下乡活动。与此同时,以农科杰出毕业生典范教学法、知名校友报告会、企业家课堂等生动鲜活的形式,加强服务“三农”的思想教育和典型引导,为毕业生面向基层服务、创业和就业树立榜样、增强信心。大学生们对“三农”的深厚感情就这样一点一滴滋生起来,久而久之,逐渐弥漫心田。

围绕这种办学特色,“基地+基金+基层”的“三基模式”成为学校新时期人才培养工作的鲜明特色。以校院两级创业中心和校外创业平台为基地,设立资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专项基金,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身怀创业本领走向基层,学校构建了引导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三基模式”。

学校于2002年在全省高校率先成立第一家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其后又在各学院建立大学生创业分中心,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平台和基地。学校还把这些基地向校外拓展,建立稳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三圈”实践服务基地:校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和各级科研平台是“第一圈”基地,近年来先后接纳3000多名学生参加了300多个项目的规划、研究、开发和市场运作,在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国家级组织奖和单项奖23项,省级奖83项;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将国家和省校各级科研平台的分中心、试验站建在各地市,组成“第二圈”基地,使大学生的教学科研实习、创业就业实践紧紧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合作建立“第三圈”基地,引入科技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科技推广项目,与“大学生实验创新”、“携手农合”等实践活动捆绑投放在这些基地,构建了校地互通、校院贯通、院地直通的新型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依托“三圈”基地和创新创业体系,学生们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锻炼,打造了创新创业的真本领。

“阳光式空中菜园”、“无污染生态养猪”、“TT战士拓展培训”、“花卉家政服务”……这些富有创新思维和科技含量的创业项目,得到学校专门设立的大学生创业基金的大力支持。该基金的设立是学校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九大措施之一,目的是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毕业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牧医工程学院学生秦志远创办了郑州首家宠物美容文化公司,在创业基金的支持下,他准备发挥专业优势,在全省18个地市开设连锁店,带动本校同专业学生共同创业。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视察该校时,对秦志远结合专业搞创业从而带动同学就业的做法大加赞扬。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鲜明而突出的办学特色,成为2002年、2008年学校两次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的权重砝码。

有了“三农”情结,有了过硬本领,有了强大后援,到基层创业就业在河南农业大学蔚然成风。近些年来,该校面向基层创业就业的毕业生占总数的60%以上。学校每年参加选调生考试、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项目的毕业生数量一直居于河南高校前列。他们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广阔天地中放飞着青春的希望和七彩的梦想。

畜牧专业毕业生秦英林放弃政府机关工作,创办了牧原养殖有限公司,艰苦创业,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集约化生猪饲养基地,带动乡邻就业致富,成为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今年,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基层群众座谈会,秦英林作为13名基层代表的一员,参加了座谈会,成为第一个向温总理建言献策的基层“猪倌”。

经济学专业毕业生柳波2006年任开封市兰考县城关乡老韩陵村村党支部书记。为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柳波引导群众干事创业,修路打井,组织专业运输队,成立苗木花卉产业合作社,办起板材加工厂。2008年,他被评选为中国首届十佳大学生村官。同年,通过公开选拔,他破格获任共青团兰考县委书记。

园艺专业毕业生岳海斌参加了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分配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师部机关的他,主动要求到地处巴楚县境内的农三师48团林业站工作。林业站的田间枣园成为他科技创新的乐土,其科研课题荣获“2005年度农三师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48团成立了“新疆四木王果业有限公司”,岳海斌成了公司销售部经理,西部大舞台使他的创业梦想开始找到了海阔天空般的感觉。

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各条战线上,活跃着6万多名像秦英林、柳波、岳海斌这样河南农业大学毕业生,他们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为母校赢得了广泛的声誉。他们仿佛广阔的原野上那一排排、一行行的参天林木,正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栋梁和希望。

河南农业大学设立专项基金,扶持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植根于中原大地的河南农业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担当起泽被黎庶、厚生丰民的历史使命。近百年来,一代又一代智慧、质朴的农大人以脚为尺,量遍中原青山绿水;以汗为墨,将“厚生丰民”这四个大字写进了阡陌大地,写进了农民心里。在军阀混战的动荡年代,在八年流亡办学的艰难岁月,在和平建设的各个时期,农大人心中的这种精神从来没有熄灭过。在将科技星火遍洒祖国大地的百年历程中,这种精神在农大人心中深深扎根,形成传统,一以贯之,穿越光阴。

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从1984年学校从许昌迁回郑州、更名河南农业大学之后,奔波无定的农大人终于得到休养生息,并开始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春天的到来。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和学校自身不断提升的办学实力,架起了学校服务“三农”的金色桥梁,逐步形成了“校地合作大战略、校企合作谋双赢、科技推广入村户”的全幅面、高层次、大纵深的服务模式。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学校就拉开了在全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帷幕,涉及到新县、南召、民权、汤阴等30多个县区,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范濂教授是我国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主持育成小麦优良品种豫麦一号、三号、九号,在黄河以南大面积推广。蒋建平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泡桐研究,为新中国推广优质泡桐2.1亿株,占全国泡桐总数量的1/5。张百良教授研究成功“Bjk-1节能烤房”,在云南、河南、四川、辽宁等省区推广了46万余座,打破了长期在国内流行的土烤房建造模式。刘国顺教授主持的“优质高香气烤烟生产综合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转化效益达1.52亿元。学校承担产业结构调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节能型日光温室”后,很快将这种温室推广到全省各地,使温室蔬菜花卉种植成了不少县乡的支柱产业。学校机电中心研制的“YN型集成式土壤养分快速测定仪”被农业部确定为“首先推荐产品”,通过企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市场运作,远销到全国20多个省区……

1990年,学校和方城县就校地合作达成共识,选派专家教授挂职担任方城科技副县长。20年间,学校先后有8名专家教授以副县长身份长期工作在方城县,探索形成了校地合作的“方城效应”。目前,该校扶助的裕丹参原产与加工成为富民强县的阳光产业;小辣椒产业产值达到15亿元左右,名列全国辣椒生产十强县之首;烟草产业也上档升级,成为全国36家重点大型卷烟企业的原料基地……方城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教兴村计划试点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方城模式”的成功鼓舞着学校不断加大服务“三农”的步伐。2005年,学校与南阳市政府合作启动“科教富民行动”,选择该市的3县9乡开展试点工作。本着与地方特色农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选择县乡,选派专业对口的优秀教师担任当地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镇)长,选派专业对口的应届毕业生志愿者到乡镇担任负责农技推广的乡(镇)长助理,形成了“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镇)长-大学生志愿者”的科教富民服务体系。“科教富民行动”解决了政策和管理瓶颈,探索出了校地合作、基层就业、农业技术推广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

之后,学校又与信阳市、济源市等地方政府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就许昌校区功能布局、发展思路等与许昌市商讨合作事宜。学校还派专家进驻河南省和台湾大叶大学共建的“豫台现代(特色)农业园区”。

河南农业大学的“校地合作模式”引起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的关注,目前已经与25个市、县政府建立了合作关系,建成300多个合作基地,直接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力地带动了河南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与涉农企业合作、扶助企业带动农民致富也是河南农业大学服务“三农”模式的创新之举。学校与信阳固始三高集团联合建立了“河南家禽工程中心科研工作站”,共同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省科技攻关计划等,使固始鸡的研究开发步入了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生产的轨道,并形成了“育种中心+基地+公司+核心户+农户”的产业化开发模式,使企业新增产值16.86亿,新增利润8098万元,带动6477家农户获利1.71亿元,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新路子,三高集团也因此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地方优质鸡繁育供种企业。

河南农业大学在新时期服务“三农”过程中,把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当成战略任务推进的同时,更加注重科技推广的“到村入户”、“入耳入心”,针对农民科技知识薄弱的实际情况,坚持开展“面对面、手把手、一对一”服务。

“送金,送银,不如帮助培养好的带头人”。学校大力推进“绿色证书”培训计划,先后为郑州、南阳、洛阳、许昌、固始、汤阴等市县培养村级科技带头人近万人,此外还为全省农村培养了20000多名青年技术型农业实用人才。这些人才一方面延长了学校的触角和视野,另一方面为实现农村技术员本土化、固定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学校每年组织10余支博士服务团、近千支学生志愿服务小分队,利用寒暑假奔赴农村,走家串户宣传相关政策法规,到田间问诊土地、测试养分,到牛圈、猪圈为牲畜治病防疫……在去年年底延续至今年年初的特大干旱灾害中,学校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派出最精干的专家教授,由校领导带队持续深入粮食主产区指导抗旱和小麦春管工作,为全省抗旱春管保丰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河南农业大学在服务“三农”上昼夜兼程,求实力行的农大人为此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1991年9月,郑祥义教授受省科委和学校的委派,来到素有“苹果之乡”的民权县人和乡承担“星火科技开发”项目。6年中,郑祥义把人和乡当成了自己的家,把全乡5万多农民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一年365天,有300多天在人和。郑祥义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人和的苹果产业,为农民脱贫致富耗尽了最后一丝心力,而他自己却因此积劳成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魏克循教授从60年代末就开始在驻马店、南阳等地从事农业综合开发,先后主持伏南山区鸭河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遂平县和兴乡万亩试区农综开发配套技术研究、方城县券桥乡农综开发万亩示范区、方城县博望镇砂姜黑土万亩试区综合治理与生态模式研究等项目。即使在退休后的20来年间,他也坚持奔走在乡野间,一直服务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如今重访他奋斗过的地方,举目所及尽是沟相通、渠相连、林成网、路畅通的喜人景象,每当向当地村民问及“魏克循”这三个字时,敬重和怀念之情就会立刻写在村民脸上。

张绍文教授50余年全身心扑到蔬菜研究上,成果斐然,被誉为“河南省蔬菜之父”。新郑市地处黄河故道轩辕故里,是黄淮海地区典型的沙薄地区,土地贫瘠,生产技术水平低下,村民生活贫困。2001年,学校受省财政厅邀请,派出了由11名教授、科技人员组成的科技服务团,将八千村作为“科教兴村”的试验基地,64岁的张绍文随队进驻八千。其后至今的8年间,张绍文吃住在八千,为发展该村蔬菜产业费尽心血。在菜农眼里,张绍文这位省城来的大专家,“比农民还农民,随叫随到,有问必答,是咱自己人”!如今,八千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奔上了小康道路。

登封市君召乡大滹沱村和范堂村位于嵩山南麓,常年干旱少雨。王吉庆博士将自己培育的优良麦茬番茄品种送到这两个村庄,指导农民悉心种植,每种植1亩增收5000元左右。为感谢王吉庆的无私奉献,村民们协商决定将这批番茄命名为“嵩山吉庆番茄”,这也是河南省首次以专家名字命名的蔬菜。

郑祥义、魏克循、张绍文、王吉庆……像这样默默奉献的农大人不胜枚举,他们的身影成为中原乃至祖国大地上动人的风景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为知识分子的农大人没有用笔记录自己的功绩,但是百姓们却早已经把这些铭记在心,传颂于口。学校于近期确立了创建全国一流农业大学的奋斗目标,相信在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黄钟大吕里,仍然会有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兴农、厚生丰民的动人篇章。“河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程伟兴教授如是说。

河南农业大学师生深入农村测定土壤肥力,服务农业生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